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北石家庄市第36中有一位高级教师,他以自己的“为人师表”而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有人曾这样表述:他曾是一位有报负、有理想的莘莘学子/他曾是一位让人尊崇的高级园丁/退休后他曾把爱的信息传递/20年义务报告500余场/他曾立下誓言/生命不息/义务报告不止。  相似文献   

2.
随缘断想     
去年秋天,与妻润子小住衡岳。信步过南台寺,想去看看老友宝昙师。彼此都是80岁的人了,不妨翻叙一番旧缘。不期刚近山门,就见林间走出两位长老,笑着说我一副福相,能广结善缘,寿高百岁。我不相面,自然不想听他多说,就问:“宝昙师还住这里吗?”长老见问,忙说:...  相似文献   

3.
嘘!严肃点     
我也同样一天,作家萧伯纳收到一位颇有社会地位且又非常狂妄的贵夫人的请柬。请柬是这么样写的:“本星期四下午4时至6时,我将在家。”萧伯纳退回请帖,并在旁边添加了一行字:“我也同样。萧伯纳。”大风沙过后一场大风沙过后,有人见地上有顶牛仔帽,拾起来一看,发现下边是一位让风沙埋住了的牛仔,仅仅只露出来一个脑袋瓜,“你要挺住.”这个人说,‘’我会尽快去找把铁锹来c”“先生,还是请您开辆卡车来吧:”牛仔央求道,“因为我现在还骑在马背上呢!”实在喝不下去了维克多头一次上游泳课。过了一小时之后,他对教练说:“教练…  相似文献   

4.
徒手夺枪     
《老年人》1995,(10)
徒手夺枪我哥彭孝忠,曾跟我说起他徒手夺枪打日本鬼子的故事,他说:19小1年,日本鬼于侵占了湘乡县,经常下乡骚扰,一天,我在地里做事,一个鬼子兵一把抓住我,要我带路。他右手抓住我的左臂,左手提着一条三八式步枪,腰间还插有一支手枪。在不远的地方,还有另外...  相似文献   

5.
谢涛 《当代老年》2006,(12):28-28
邻居中有位70多岁的老妈妈,前不久老伴去世了。 她现在住的房子是已成家多年的三个儿子凑钱给买的。刚刚成家不久的小儿子找到她说:“妈妈,爸爸已经走了,你一个人很孤单,不如把房子卖掉.我也把我们住的旧房子卖掉,这样我们的钱合在一起买新房子,您住到我们家里,我来养着您。”老妈妈同意了,很快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把钱交给小儿子,住到了小儿子家里。小儿子找三位哥哥开家庭会议,三位哥哥同意了小儿子的意见,老人由他来瞻养,他们一起把给老人—年的生活费交到这位小儿子手里。小儿子还从他妈手中要走了政府给老人每月领取生活费的存折。这位老妈妈才住进去—个多月,新房子还没买,老妈妈就无法忍受小儿子及儿媳对她的无理态度,跑出来住到大儿子家里。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6,(7):51-51
问:5年前我与退休工人陈某再婚,住在他的房子里。该房子是陈某与我结婚前购买的。不久前,陈某因病去世,他的儿女认为我没有资格再住在陈某的房子里,要求我搬出去。请问:我对陈某房屋享有所有权吗?陈某去世后,我是否还可以住在他的房子里?  相似文献   

7.
余华在微博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遇到一位87岁退休教授,看上去不到70岁,思维敏捷。我赞扬他,他说当年在美国爱默里大学工作时,认识一位70岁水暖工,看上去只有40岁。他问水暖工是如何保持年轻的,水暖工回答:“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老。”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易竹贤一位名人曾说:故乡不止一个,凡“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这话自然也有道理,大丈夫当以四海为家。我住过的地方不算多。现在的武昌珞珈山,座落东湖之滨,水光山色,掩映着宫殿式的琉璃瓦建筑群,是国内有名的大学校园。我学于斯,教于斯,悲喜苦乐于斯,...  相似文献   

9.
廖钧 《老人世界》2011,(2):30-30
爷爷70岁了,一个人在乡下很孤单,爸爸就把他接来城里住。可是,没过多久,爷爷就闹着要回去。 爷爷想回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在这里住不惯,白天爸妈去上班,我去上学,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什么事也没有,想找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闲得慌,闷得慌。二是怕给我们家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歌非 《当代老年》2009,(10):14-15
赛丝特是我的一位德国朋友。前不久得到消息说,赛丝特的公公得了癌症,手术后隋况虽比较稳定,如何生活却成了全家忧虑的问题。老人今年九十有三,夫人已先他离世,这些年来独自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自己料理日常生活。老人与儿子儿媳住同一条街,因为住得近,常得儿媳关照,彼此关系很融洽。  相似文献   

11.
扑朔迷离的一段情宽夫这还是1986年开始的事。我搀扶着老伴走出医院,上公共汽车,一位临窗而坐的中年女士见老伴行动艰难,跳下车来帮我搀扶老伴上车,坐在她的座位上。我歉意地说:“她住了一年多医院,刚出院,太感谢您了!”女士礼貌地回应了一句:“应该的,不必...  相似文献   

12.
袁仕友 《老年人》2008,(1):51-51
问:丈夫病逝后,在县城工作的儿子接我与他一起住了一段时间。因不习惯城市生活,后我又独自回到农村居住。回来后,我很想念儿子一家人,便要求他们每月回来看我一次。但儿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就以事情多、忙不开为由很少回来看望我了。请问:我要求儿子回家看我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3.
老人的秘密     
古保祥 《老年世界》2014,(11):25-25
我是一家保健中心的资深按摩师。一天,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来应聘按摩师,我问他:“您有几年经验?”他摇摇头说:“从零开始。”我又问:“您要求薪水多少?”他说不要薪水,就是想来学习,我想了想没答应。3天后,大堂经理带着老人找到我:“大爷交给你了,认真点教。”我只好点点头。  相似文献   

14.
丁宁 《老人天地》2013,(1):39-39
丁老师:你好!我这几天很着急,儿子在网上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比较投缘。儿子说他的女朋友想搬到他那里住,问我是否同意。他现在一个人住在城里我家过去的老宅子里。我心里非常矛盾,这姑娘条件很好,不但长得漂亮,  相似文献   

15.
年轻漂亮的女护士爱上了“车老板儿”若说起雷献禾与其夫人马玉丽的幸福婚姻,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一句话:千里姻缘一线牵。那是1975年雷献禾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的事,有一天,他正在小白楼的摄影棚紧张地忙碌着,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年轻姑娘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里,顿时他的眼前一亮,一种异样的感觉令他精神为之一振,但他马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视线从姑娘的身上移开。事后他才知道,因剧组的一位工作人员患病仍坚持工作,那位姑娘作为厂卫生所的护士,是特意上门送药来的。当时,他头脑中突然闪出这样一个特别的念头:不知自己将来是…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礼物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两位重度角膜炎患者重见光明、两位尿毒症患者有了新的肾脏、一位肝硬化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些幸运,都来自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仅22岁的湖北武汉大学生。他的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儿子就还活着……” 从北京到达武汉,我试图找到逝者的父母。  相似文献   

17.
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曼妙的大学故事:一位娟秀的姑娘收到了一位挺出色的年轻人的求受信。但她对他只是一般的好感.并不爱他,怎么回复他又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呢?她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几位同学凑在一起闲聊爱憎、婚姻,他也坐在不远处,于是她趁机大声说:“人们说‘一见钟情’,我看以一见赌一生的幸福,未免大孤注一掷!不过,如果将来有人向我求爱,我喜欢的,我会在王天之内答复他,超过三天,就是不同意……”后来,他放弃了对她的追求,可是他增添了对她的敬重。雨果有句话:“爱人者不被人爱是不幸的。”话虽如此,但…  相似文献   

18.
偶翻杂书,看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时说:“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他的父母说:“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儿子继续说:“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相似文献   

19.
朋友     
一位年纪不大的熟人,把他的友人带到了我这里,并对我说:“师父,这是我朋友,他说想来听听您的教诲,就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赵海刚刚在这个社区里买了房子。他买下来的是一套169平方米的平层,因此显得很大很宽敞,他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进行装修。刚刚装修完毕,他的妻子梁红欢喜地说:“房子装好了,就让我的爸爸妈妈先来住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