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严重的"权力寻租"现象,造成这种权力寻租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的有限性,政府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控制,制度和规则的不完善造成寻租空间过大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在道德方面的失败和部门利益的争夺.权力寻租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制度和规则对我国的森林和林业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依法治理林业行政执法中的"权力寻租",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从政治社会学角度来看,秘书腐败本质上是公共权力寻租,它与我国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转轨体制"是分不开的.由于转轨体制一方面赋予政府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资源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寻租关系网络使这种资源优势为其秘书所分享.因此依托寻租市场,通过"关系优势"获取"资源优势"便成了秘书腐败的内在逻辑和机制.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去杜绝,为此我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峰 《社会科学论坛》2005,(18):118-120
分析近年来逾演逾烈的"新闻寻租"事件,笔者认为媒体在转型进入市场后其内部运作制度的缺陷是其发生的土壤,而媒体体制的扭曲和功能障碍则是新闻寻租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权力腐败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寻租、权力经商和权力换食换特色.权力腐败的产生有外部诱因,更有内部原因.根除腐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消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二是构建完善的反权力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5.
权力寻租,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是经济人趋利动机与权力滥用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双重体制的并存及制度的不完善,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并滋生了大量的腐败现象,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针对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转型经济中治理权力寻租的相应对策主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租金消散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软权力"的消长及当代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标(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以下简称"郑"):"软权力"概念最早由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J r.)于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一般认为,国家"软权力"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硬权力"而言的.国家"硬权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国家"软权力"是指一个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向心力.一个国家的硬权力和软权力同等重要,将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只有在"软权力"和硬实力同等强大的情况下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  相似文献   

7.
证券监管机构运用其具有垄断性质的监管权力决定着哪些管制政策施加于证券市场以及证券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创造了大量的租金,使之成为各利益集团寻租的猎物,被受监管者俘虏,导致大量的寻租行为以及创租行为.解决寻租及创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规范监管行为,建立对证券监管者的治理机制,一是对证券监管机构的权力建立制衡机制;二是对监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8.
侯勇  孙君 《河南社会科学》2021,29(12):27-36
西方权力运行制约策略主要是以西方分权制衡理论为指导,围绕"权力"中心建构制衡体制机制,而对权力运行中的权力主体、文化生态等方面关注不够.建构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需要关注中国的社会关系、权力运行、行动逻辑、文化传统等因素,从中国社会文化生态视野中,运用人情、社会资本与权力异化三个变量对权力腐败发生研机析理,寻找阻断权力寻租的人情、人性、人伦因素,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权力寻租是指利用某种垄断权力取得非生产性利润。亚当·斯密把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规律叫“看不见的手”,针对这种理论,有学者把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形容为“看不见的脚”。权力寻租实际是“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 一、我国当前权力寻租的主要表现 经济学认为,经济人是自私的,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机关工作人员除了是政治人外。同时也是经济人。而且是拥有发租权的经济人。在我国目前特定  相似文献   

10.
"迷惘的一代"文学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欧内司特·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主义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微关系.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包蕴着深刻的叔本华哲学思想,而海明威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尼采哲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大量进入市场,是当今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政治根源。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是一种“寻租现象”,用公式来表达:腐败即寻租活动=垄断经济的权力+由垄断而产:生的租金(差价)。权力……  相似文献   

12.
“权力寻租”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权力寻租”与腐败“权力寻租”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政治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它的倡导者是卜布坎南G·缨尔达尔和A·克鲁格等人。在传统的李嘉图学派的经济租金概念中,租金是永远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是诱使这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所必需最小值的额外收益。这里说的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是指无论商品价格如何上涨,供给都无法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如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它不是一般商品,是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那么凭借对土地的垄断,就能够得到因涨价而造成的那部分差价收人,即地租。在现代经济学的寻…  相似文献   

13.
对令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考察,可以总结出一道关于令状、程序与权力的方程式:令状 程序=权力.这一方程式又可以进一步提炼为:程序=权力.在一定意义上,"普通法注重程序"这一论断是后来者对"程序=权力"这一方程式进行持续努力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夏路 《东南学术》2006,(1):65-71
学术界对区域治理的研究多从"制度"角度出发,忽视了"权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权力概念在理解区域治理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巴尼特与杜瓦尔的"多重权力概念"出发,对权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通过"社会关系类别"和"社会关系特性"两个分析维度,将权力分为强制性、制度性、构造性、产生性四种类型,并分析这四种权力形态在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不同表现及作用,由此论证"权力"才是理解东亚区域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史所极少关注的公共权力和国家权力的区分,较深地揭示了"权贵资本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学基础.本文认为,重新认识政府职能的本质和进行监督环节的制度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权力寻租的本质是一种舞弊行为。舞弊三角理论认为舞弊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压力或动机、机会、合理化三个方面,最重要原因是合理化。诚信水平的下降或诚信缺失,使人更易于将权力寻租的舞弊行为合理化。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进步的最大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防范和治理权力寻租,必须首先建立诚信政府,改革政府官员与工作人员的任免、奖惩、考核机制,全面公开政务信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严格执法,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接受来自人大、媒体、公众等各个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最后一部完整作品<维莱特>被很多人认为是不亚于<简·爱>的杰作,其中凝聚了作者主要的人生体验和复杂微妙的心理之旅.小说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看":露西·斯诺隐形人般的旁观,贝克夫人无处不在的窥视,保罗理直气壮的监视,以及随故事高潮时露西充满挑战的对视和勇敢的正视.本文试从"凝视"理论入手,通过对露西与约翰、贝克夫人和保罗三人"看"所折射的关系分析,解读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性格发展,探索作者对同性、异性以及权力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采购中的寻租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勃 《学术探索》2004,(2):30-33
作者认为,政府采购中存在着大量的寻租现象,它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政府采购的采购方一般是以公有产权代理人身份来行使职权的,他们的权力范围十分广泛但却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因此导致了寻租的泛滥。我们应该通过权力制衡、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建立监督机制以及国际合作等措施来控制寻租。  相似文献   

19.
解决国家治理最为棘手的"本质两难",是"穷人经济学"中国化的最大意义和现实难题.对于"穷人经济学"的健康权的深度解读表明基于权力与权利扭曲关系的矫正和"健康权是一种基本人权"的严肃命题,强化穷人的能力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寻租是中国土地腐败的重灾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土地寻租现象日益严重.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因为"经济人"存在逐利动机,政府公职人员从事土地寻租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同时公众从事反土地寻租活动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要减少甚至杜绝土地寻租现象,就必须加大土地寻租的成本和反土地寻祖的收益,同时减少土地寻租的收益和反土地寻租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