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演唱是一门听觉艺术,它是靠人的心灵去感悟和体味的。良好的内心听觉可以使声乐演唱者提高声音的辨别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提高演唱者自身的歌唱水平,因此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对声乐演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育良好的内心听觉需在听、背、想三方面进行有效的训练,多听是培养良好内心听觉的前提;多背是其形成的关键;多想则是其发展的动力所在,三者相辅相成。演唱者如果具备了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将会更加完美的表现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检验声乐教学的唯一标准和途径.学习声乐技巧,接受严格的声乐训练,最终目的是完美的演唱好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演唱,把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丰富的感情有创造性的展现给观众.用声音技巧来充分体现声乐作品丰富的内涵,感染观众,在观众面前展现一幅美好的音乐画卷.  相似文献   

3.
歌唱表演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很深的文化修养、音乐素质及演唱技巧.文化是音乐作品的诠释底蕴,音乐素质是表现声乐作品完整性的基本保证,而声乐技术只是声乐作品的展示工具.良好的声乐艺术表现取决于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声乐演唱中,心理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一个歌唱者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素质的好坏取决于个人文学修养、音乐素质、技能技巧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音技巧的运用、风格韵味的表现,老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这是我们全社会和全民族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演唱者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基础,是演唱不出高水平的声音来。声乐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的高低以及他生活的涉猎是否广泛,关系到他的悟性和理解力。如果底蕴欠缺,表现起作品来也不可能达到好的境界。歌唱演员只有好的嗓音和乐感是不够的,除了有良好的声乐方面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准。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声乐演唱与艺术修养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顾晓晖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85-87,90
本文介绍了歌唱的二度创作与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处理。在歌曲的表演艺术上有两个创作过程;它的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作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由歌唱者在原作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对歌曲作品的深刻理解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将声乐技巧同歌曲的艺术表现密切结合而演唱出来的过程,称为歌唱者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其表现在歌唱的最高层次,最终目标是要将确定静止的声乐作品包含的声乐形象,通过科学的发生方法和技巧,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再创造出具有原作和歌唱者本人所应有风格的音乐形象,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实例加以具体分析。从而对声乐作品本身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歌词内容和音乐形式有其独特的"形象"。即对作品情感表现及艺术处理上,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与布局。通过举例对声乐专业技能的学习及体会,使其真正的把声音,呼吸,吐字,感情带进歌曲中,达到艺术歌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通过歌唱的表现形式束展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使歌者能准确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本文以声乐作品《枫桥夜泊》为例,针对演唱时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十三辙在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吐词的方法和规律。力争使歌者演唱作品时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歌唱艺术的高层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方法、美好纯正的声音、良好的音乐感觉和文化艺术修养之上的,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歌唱是"声、情、字、气"融为一体的声乐艺术美的总体体现.通过深入分析,指出歌唱者在演唱时应运用嗓音的各种表现手段,从声乐艺术美的高度,对作品进行深层次、高水准的艺术诠释与表现,从而揭示和展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涵,达到鼓舞人、感化人、教育人的艺术目的.  相似文献   

8.
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困难之处在于声乐技术的抽象性,因此,想象心理在歌曲演唱中的运用与建构对于从事声乐职业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演唱中,歌唱者从歌词入手,积极发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把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的表象,做到对乐曲情绪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根据旋律、歌词所表现的情感信息加以构思和想象,通过创作性想象的体验和自己内心的主观情绪体验结合歌词旋律来表现艺术。声乐教学中,师生双方应积极建构想象心理,把无意识想象引到有意识想象上来,使声乐技巧和歌曲演喝能形成“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9.
高师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教学方法以及具有良好的歌唱审美情趣;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课外声乐辅导的工作能力。其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与综合音乐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以音为材料,由人声或乐器直接传达人类内心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则是声乐艺术存在和传播的活化机制。声乐表演艺术教学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训练人的发声器官和表演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并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水平,用丰富动听的声音技巧和引人入胜的表演技能,去展现人的思想感情。内心情感与外在表演的完美结合才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嗓音为乐器,通过科学、系统的发声技巧而使其演唱出最佳音色的音乐艺术类型.优美、丰富的音色是传达声乐作品内容、情感以及风格的桥梁,也是沟通歌唱者与听众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音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宽泛的外延,不同的音色能形成歌唱艺术中不同的审美特征.声乐艺术中音色美与呼吸、共鸣、语言、情感等因素产生密切的关联,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准确地运用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风格,凸显艺术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是随着人类诞生而产生的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拥有着巨大的魅力并以编织出优美的旋律,来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来歌唱生活,是人人都为之倾心的一门艺术。音乐的学习有很多方面,其中声乐的学习又是很多面性的。简单的来说,对于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的高低和自身的文化功底的深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有人说声乐就是把文学作品变成音乐符号,而这中间,需要我们演唱者有足够的文化素养与音乐专业技能。只有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在声乐演唱的时候,才会声情并茂,才会恰如其分的表达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唱处理过程中,它要求演唱者应该拥有足够体力、脑力,以及表现力和想象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文化蕴含有比较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表演者的艺术表达,将作品的文化底蕴给予相应的提高、注入新的生机与美感。近年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和文化生活的逐渐,一批古典声乐作品也逐渐成为声乐演唱领域的热点作品,尤其是全国诸多高校音乐院系教学中的常选曲目,声乐作品《断桥遗梦》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思想内容方面,该作品主要演绎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娘子的爱恨情仇,歌颂白素贞与许仙的凄美爱情。有鉴于此,本文以声乐作品《断桥遗梦》的文化蕴涵分析及其演唱实践中的艺术处理,阐释其中所蕴涵的音乐情感和演唱技巧的处理方式,以及演员处理声乐作品时的一些特定声乐技巧,以此分析总结出一定的与声乐演唱教学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定的与该领域教学有关的理论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艺术领域内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艺术形象创造的。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基本特性。音乐,既是时间的艺术,也是音响的艺术。它的基本特性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音响使人们从听觉上感受艺术形象发展的全过程并引起内心感情的共鸣,从而获得一种美感,在精神上和意识上达到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音乐的表现功能既有抒情的一面,也有造型性和描写性的一面,换言之,音乐既有抒情的功能(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以抒情见长),也有造型描写的功能。这种表现,有由于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所具有的不同表现性能而产生的。这些要素共…  相似文献   

16.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畴中惟一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词与发音 ,创造出各种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个人的艺术趣味、美学观点、文化修养、歌唱习惯不尽相同 ,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也必然存在差异。但艺术成就总是通过演唱声乐作品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歌唱绝不仅仅是展现美妙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如何才能唱好一首歌呢 ?一、量体裁衣 ,循序渐进选择你自己所喜欢的歌曲时 ,应想到听者的要求和希望。歌…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艺术活动中,通过气息运动三步曲,可以在人体内形成气息能量的循环圈,并据此进行演唱活动。演唱者一旦掌握了气息能量的运用技巧,就能把难度很大的声乐作品,转化成随心所欲、轻松自如的情感倾诉,刻画出优美流畅、饱满有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只有当伴奏和歌声融为一体 ,共同作用于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才能使作曲家的构思和作品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声乐演唱才称得上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声乐演唱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唱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引起不健康的演唱心理,歌唱艺术是人声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艺术,歌唱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那么,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就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声乐演唱方法。在声乐学习中,心理因素就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意念引导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本文对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明了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歌唱者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歌曲是以音乐艺术 (曲调 )的表现手法与文学艺术 (诗歌 )的表现手法相互配合 ,来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任务的。因此在歌曲创作过程中 ,作曲家首先要吃透歌词 ,明确歌词所表现的主题内容 ,深入研究歌词的结构特点 ,挖掘歌词的音乐内涵、韵律和节奏特色 ,从而选择合适的音乐主题 ,创作优美而感人的与词意相吻合的旋律 ,塑造完美的音乐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