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吕海滨 《决策探索》2007,(13):78-79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话题.所谓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一个社会关系和谐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社会.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绝非易事,其实关于社会和谐的问题,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本文试图通过对墨子"兼爱"思想的历史分析来对其"兼爱"思想在当今社会价值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墨学虽是春秋战国时代之产物,却与现代组织管理思想有相通之处,兼爱、尚同、尚贤是墨子学术思想中最具组织管理内涵的部分。墨子的组织管理思想有一定的历史智慧与当代价值:兼爱首重同理心的实践,使领导增添人性化;提倡共生,营造出组织内相互依存、互利互信的组织气氛;视人之身若视己身,重视每个人的存在价值,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辩乎言谈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重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沟通表达的能力。但受时空、地域变化的限制,墨子的组织管理思想也有不够完美之处:一视同仁原则在实际领导作为上知易行难,兼爱思想在实际组织应用上难以完全实践,德、言、才用人三大标准因时空转换今昔有所不同,尚同所强调的思想统一靠强制力量难以达成。其当代价值应当弘扬,其不足则应设法加以修正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了兼爱、节用等十大纲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墨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伟民 《经理人》2010,(5):119-123
后危机时代的关注点,已经从批评发达国家金融家的贪婪,转移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相争。就这一全球经济变局,在美国固铂轮胎橡胶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辜思历看来,这个世界缺乏“兼爱”。辜思历认为,也许这一次发达国家试图对发展中国家挑起的金融战,  相似文献   

5.
爱是无尽的等候,爱是博大的宽容,爱是默默的奉献,爱是沉沉的责任,爱是深深的信任……古代的孔子主张"爱人",墨子提倡"兼爱"。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爱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组织了墨者集团。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尚贤;志功统一;节用"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对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当今政府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墨子思想中的精髓,在改善政府行政管理绩效工作上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启合  余霞 《经营管理者》2012,(6X):360-361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其心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墨家的"兼爱"、"非攻"以及科技等思想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学习、继承墨家的思想对于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战国中期,成王败寇,诸侯间征战不停,墨翟和杨朱学说,连亚圣先生孟轲都感慨,自认不如。 墨子强调兼爱,祈求以爱止战,以爱止杀,组织民众反对战争,以宗教热情,鼓吹国际和平。虽然孟子极力反对墨子学说,但“爱”是很难加以反驳的,  相似文献   

9.
爱是无尽的等候,爱是博大的宽容,爱是默默的奉献,爱是沉沉的责任,爱是深深的信任……古代的孔子主张"爱人",墨子提倡"兼爱".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社会文明的"催化剂",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诸子百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渊源,而作为中国文化一翼的墨家思想具有鲜活的平民性格,是把兼爱为民思想作为其核心和精髓的一种草根文化。以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社会哲学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墨家思想,把握墨家思想的时代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军 《经营管理者》2013,(1X):375-375
<正>一、人与人的和谐思想1."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墨子深刻认识到混沌社会状况造成了人们畸形心理,长期的战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反目成仇。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意思是说,一切祸乱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不相爱"归根结底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观",为解  相似文献   

12.
两千多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儒家"三位一体"、道家"自然主义"、墨家"兼爱"无别、法家"行公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公正观。我国古代公正观在概念内涵、管理伦理、公正原则、实现途径等方面,对当代管理公正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极强的思想史价值。在现代价值转换方面,受我国古代公正观启发,提出现代管理"草商""智商""儒商""灵商"四境界,可为管理公正的实现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訾其伦 《领导科学》2012,(23):53-54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十分重视人才,他把人才视为"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墨子·尚贤上》,下引《墨子》只注篇名),认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把推崇、任用贤能之人视为为政之本,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主张"尚贤事能为政"(《尚贤上》).墨子在《尚贤》篇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人才选拔、使用及管理的策略和举措,在当时的人才思想中可谓独树一帜,对历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治理国家有很大的启示,对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的选人标准和原则 1.崇德尚才的选人标准 墨子在选人上坚持崇德尚才相统一的标准.墨子认为,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即包括德行、能力和学问三个方面.三者中,墨子把德行视为首要的、根本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建议统治者"列德而尚贤"(《尚贤上》).在墨子看来,其一,人才应该德行敦厚,怀兼爱之心,行仁义之事,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  相似文献   

14.
王微 《决策与信息》2011,(12):95-96
墨子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作为小生产者阶层的代言人,墨子反对儒家提出的“厚葬久丧”的理论,转而复古,采用夏朝政策,提出节葬简丧的思想。墨子劝说王公贵族对复杂的丧礼仪式尽量简化,陪葬品尽量节省,避免对生者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负担。“节葬”与“兼爱”、“尚贤”、“节用”、“非攻”、“非乐”等共同构成了墨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体现出墨子代表的整个阶层对于和平与幸福生活的追求。“节葬”思想具有独树一帜的进步性和现代意义,同时也有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最终流于空想,难以施行。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时下的一个高频词.几乎人人都在谈它。其实,它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政治大人物发明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表述很多,比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法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平等思想,还有近代由西方传人中国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杂糅了中外文化精髓的词。但老实讲,“以人为本”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倒是与民本位思想背道而驰的“官本位”与“钱本位”思想(诸如“朝里有人好做官”、“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明证)一直在大行其道,也有广大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6.
骂,指口出恶言和忿詈之语,是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和暴烈态度的表达.骂人既失态,也容易失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对立甚至心理仇恨.因此,一般而言,领导不宜骂人. 但是,某种程度上,骂也是爱憎分明和激浊扬清的集中体现,是坚持正确立场和导向所必需的一种鲜明态度,运用得当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特殊的管理手段.即使是一贯主张温良恭俭让、崇尚文质彬彬君子之风的儒家,也不一概否定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不仅很善骂,而且骂得狠.《孟子·梁惠王上》介绍说,孔子对于殉葬哪怕是以俑殉葬的恶俗深恶痛绝,曾恶狠狠地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弟子宰予学习不用功,白天打瞌睡,孔子斥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对于不长进的朋友原壤,孔子骂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孟子骂人也很凶,他对不同政见者杨朱和墨翟就骂得很粗野:"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国家和城市的长期封闭状态,打开了国门和城门,实现了城市的全方位开放,加强了城市与国际的联系,同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推  相似文献   

18.
风气在变:到基层检查工作吃自助餐了,回家时不敢开公车接孩子放学了,借"红色学习"之由逛旅游景点被问责了;风气在变:减少了连轴转的应酬,陪伴家人的时间多了,减少了长篇大论的套话,直奔主题的会议时间短了,减少了行政审批的流程,企业和群众等待的时间短了;风气在变:高档白酒降价了,天价月饼消失了,白岩松下馆子敢点螃蟹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细节,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就是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千千万万家民营企业。 这一场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工业化运动,不仅使亿万农民走出田头,变成了工人、技术员、销售员、管理者、企业家,也让全体中国人都感受到:农民富裕了,经济繁荣了.社会安定了,中国的国力强了,国际地位高了,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罗煜 《决策探索》2008,(20):40-41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国家和城市的长期封闭状态,打开了国门和城门,实现了城市的全方位开放,加强了城市与国际的联系,同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推进了国家的现代化.城市化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既定方针、重要内容、基本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