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理论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争论较大,为了准确、全面、正确理解这个规律,有必要追根求源。本文就黑格尔如何系统论述这个规律、恩格斯又如何批判继承并发展这个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有利于统一认识。一、黑格尔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述(一)“具体概念”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最后认识和把握“具体概念”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不同规定之统一”,而且又是“对立面的统一”。从“具体概念”的“正”方面到“反”方面,再从“正”、“反”两者到具体统一即“合”的过程中,如果“正”、“反”两方面彼此不相干、彼止孤立、隔绝,“正”方面没有“潜藏”者,“正”是不能推演出“反”来的,“抽象的同一性”中也是推演不出“差异”来的。因此,黑格尔反对抽象的同一性,而主张具体的同一性。黑格尔  相似文献   

2.
一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说过:“假使说,有时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符合于‘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黑格尔公式,那是毫不奇怪的,因为这在自然界中全不是稀有的现象。于是恩格斯就引证自然历史方面(麦粒的发展)和社会方面的例子,例如起初是原始共产主义,接着是私有制度,然后是资本主义的劳动社会化;又如起初是原始唯物主义,然后是唯心主义,最后是科学唯物主义等等。谁都明白,恩格斯立论的重心在于断定唯物主义者的任务是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真实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在这场争论中,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理论与“黑格尔主义的遗迹”的关系,是其中争论的问题之一。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一书中说,恩格斯“坚持辩证法,挑选一些例子来证明三段式的正确,不过是科学社会主义由以长成的那个黑格尔主义的遗迹,是黑格尔主义表达方式的遗迹。”对列宁这句话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从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产生歧义。如有的从这里进一步推论出:否定之否定就是“黑格尔主义的遗迹”,是“黑格尔的思想残余”,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公式”;有的说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在19世纪初出版的《逻辑学》(1812)《小逻辑》(1813)全书分为三论:《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分别讲述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本文讲的是黑格尔在论述第三条规律中的贡献与缺陷,以及如何从东方哲学智慧,并通过二百年来世界革命实践的经验去纠正黑格尔的错误,从而充实发展这一规律。一,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内容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制度之否定之否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法庭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以其蕴涵和体现的司法公正价值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由于立法的演变、司法制度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其功能并未真正发挥,而且在适用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致使学界对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诸多争议.陪审制出现的"陪而不审"既不能孤立看待,也不能一概判定陪审案件都是"陪而不审";陪审制度其功能和价值就在于追求与体现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它既是我国宪法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审判独立、司法廉洁和降低司法成本的保障.因此,对人民陪审制的科学态度应是坚持、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否定、废除.  相似文献   

6.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否定成分的条件复句不是双重否定。  相似文献   

7.
肯定、否定之我见尤丽洛现行哲学教科书,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作了简洁的定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它破坏事物的稳定性,促成事物的变动。大部分教材在定义之后,为了使这两个概念更通俗...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最先开始研究的是哲学,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他的哲学著作集中在前期,青年马克思曾经有过一个哲学时期.曾有过一个站在唯心主义哲学立场上看问题的时期,而后出现过“否定哲学”,否定思辨哲学提倡实证科学转向,是什么促使马克思的思想发生转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德国唯心思辨哲学和它们与现实角度来说明。本文认为马克思否定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是一致的,而否定思辨哲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结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从古代哲学的存在论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再到现代哲学的实践论,体现了哲学发展的脉络,表明了哲学思维层次的深入和哲学思维水平的提高,代表人类哲学最高水平的现代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是对古代存在论和近代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又是一种新的存在论和认识论统一。实践论是哲学以存在论为起点经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逻辑学》中,黑格尔以假象概念作为存在逻辑与本质逻辑之间的过渡概念。在本质逻辑部分的开篇,通过构造假象概念的直接性这一悖谬,黑格尔成功地将否定性概念引入了对本质概念的分析之中,并在此基础上以行动性的方式确立了本质概念的否定性自我关联。本文将在黑格尔与费希特的理论哲学背景下,通过对这两个论证步骤的分析,说明无论是费希特还是黑格尔都将自由的行动性奠基于绝对否定性概念之上。绝对否定性概念克服了所予的直接性,并直接指向了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其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比较难以理解,人们往往把它和肯定、否定的哲学范畴视为一个东西,认为对有些现实问题不能解释,便怀疑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甚至用对立统一规律来代替它,从而造成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错误。今天,我们提出正确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正确对待当前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否定之否定仅仅是对立面变化的规律。对立分为潜在对立与实在对立:前者是一方实在一方潜在的对立;后者是双方共同实际存在的对立。实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产生新的对方,然后又必由新对方产生出新自身。潜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向对方变化,然后又必由向对方变化而变向新的自身。否定之否定:对立双方在变化过程中,一方必经同对方斗争,然后又必由同对方的斗争而回复新的自身。互相反对又互相依赖的对立本性,是否定之否定的原因根据。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矛盾统一和否定的否定以及质量互变是怎样的关系?恩格斯把它们概括为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三个基本规律。黑格尔认为,这三个规律有着內在联系,它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上显示逻辑体系的全貌。矛盾统一规律是其逻辑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它就谈不上其它两个规律的作用。其它两个规律则是这个中心的侧面和重要补充,它们说明事物概念矛盾进展其它方面的一般特性。它们却又各“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 (马克思语),是对立统一所不能代替的。但反过来,以否定的否定而论,也不能取代矛盾规律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学术界一些论著论述毛泽东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看法所存在的简单化倾向,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毛泽东从30年代到60年代的有关论述,认为总体上他不仅没有摈弃这一规律,而且对它作了不少深刻的阐发和生动的运用,指出他有三个方面的独特贡献。文章对用“肯定否定规律”代替“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具体分析,不赞成对这一表述作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认为,教育在主观精神经由客观精神向绝对精神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人的精神发展的绝对环节,是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灌输,是对人的精神培养。他强调教育“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向现实妥协和调和,不要对现实作斗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原理出发,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评析,认为黑格尔的教育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唯心主义的保守性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熟知非真知”,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圆圈式思想,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人们所熟悉、却并不真正了解的黑格尔哲学思想。一在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是明确而系统地阐发圆圈式思想的第一人。《精神现象学》——这部使黑格尔成为黑格尔的重要著作,同样也是其圆圈式思想的源头。黑格尔把《精神现象学》规定为关于意识发展史的科学,即绝对精神从最低级意识现象,到“科学的概念”的发展过程的科学。在《精神现象学》正文中,直接论及发展的圆圈式的地方有近十处之多,其中最精采的一段如下:“内容——而内容就是精神——自在地就是实体,因而也就是意识的对象。但是,这个本身即是精神的实体,就是它变成它自在地是那个东西的过程;而且只有作为自己回复到自己的变化过程,精神自身才真正是精神。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东方社会、希腊社会、罗马社会以及日耳曼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以及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着力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研究。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对“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于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的客观现实,逐渐把重点由理论上的研究转向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挥。突出地反映列宁哲学思想的这种发展轨迹的,首先表现在运用和发挥辨证否定的思想,从多方面论述了对待历史的批判继承的辨证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普遍性,是一个长期争论迄今仍未解决的理论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这一规律的内涵探讨得不够深入,没有作出真正科学的表述有关。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中,往往把否定之否定表述为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道路与趋势的规律。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而认为否定之否定是关于事物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若干偏差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若干偏差,认为肯定、否定具有作为事实概念和作为价值概念两种不同的内涵不宜把所谓的他物否定、外在否定和自我否定、内在否定相提并论;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倒退的环节的提法不妥;两度否定三个环节不是数量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