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兴长 《社科纵横》2009,24(8):25-27,34
目前,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十一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内一些省区与大中城市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化水平较低,急需通过综合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推动西部文化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力提升,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吸引力独具魅力,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其跨越发展,产业集群化是其必然选择,以文化产业空间集群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发现当前面临文化产业集群特征和集群效应均不明显、园区区域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这就需要依赖资源特色优势、创新激励机制、培育核心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及提高关联度、加快人才聚集等路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晓洋 《学术交流》2023,(1):108-121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生态属性、社会属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相契合,体现出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具体来看,文化产业以“创意+融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外引+内培”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以“创造+创新”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以“保护+发展”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以“党建+共治”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为此,建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利用数字化技术深挖乡村文化价值、营造产城人文融合的文化生态、打造“1+1+N”的新型基层组织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使文化产业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相似文献   

4.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优质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安全问题,而且也带来文化安全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的威胁和挑战,必须克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战略;二、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三、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另际文化市场;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文化产业集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化发展已成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路径.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名”与“实”相悖离,名实不符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文化产业园区企业构成比例不协调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全球化不仅带来经济安全问题 ,而且也带来文化安全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的威胁和挑战 ,必须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产业战略 ;二、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 ;三、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 ,主动出击国际文化市场 ;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前,西部各省区市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在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西部影视文化产业是西部文化产业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西部影视文化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研究指导西部影视文化产业实践,使西部影视文化能充分发挥以文化促经济、用经济促文化的互动式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区域政府应加强组织保障和科学规划,与社会各界勠力同心,落实引才、聚才和育才方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积极性,提高群众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强化产业与生态融合,加深西部地区民族特色和美丽“底色”。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为各族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与“回得去”“留得住”的精神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范玉刚 《学习与探索》2012,(12):102-105
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中国,文化越来越从边缘走向国家政策的中心,文化产业大发展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正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文化产业后发国家,一定要基于全球视野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顶层设计发展思路,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以社会合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比较优势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唐都学刊》2007,23(2):61-65
当前依靠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西部区域经济在实践上尚存在很大难度,而西部地区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优势并不必然等于区域比较优势,更不等于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西部区域经济的出路不是走传统工业化道路,而是要积极加强制度创新、文化思想创新以及人力资本战略,依靠西部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走“高新科技产业 生态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2.
西部贫困地区:慎重发展乡镇工业和小城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发展战略研究中 ,有一种观点主张 ,苏南地区发展乡镇工业和小城镇的经验(即所谓“苏南模式”) ,可以成为振兴西部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的一些决策部门和领导因脱贫心切 ,急于求成 ,也对此深信不疑。我们认为 ,西部地区 ,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 ,千万不可盲目大办乡镇企业和小城镇 ,以免决策失误而大起大落 ,重犯“大炼钢铁”式的错误。制约因素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多特定因素的制约 ,这些不利因素正是“苏南模式”难于简单西移的主要原因。1.自然环境恶劣 ,发展乡镇工业的经济条件欠缺。西部贫困地区大多山…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11):154-157
探讨川西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国际化战略建设,着力推进川西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川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升级,实现文化经济大跨越大发展。该研究以"走出去"战略为基础,促进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体系及国际化推广,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强化民族民间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推广还能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引起了 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与兴趣,一时间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说可谓潮起云涌 。但据笔者观察,种种新思维、新思路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维度 ,而关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尤其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注与论说却相当匮乏。固然, 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所需解决的问题,但“西部大开发”所要 达成的目标并不止于此,而是西部地区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实现。众所周知,中国问题实质上 是农民问题。我国13亿人口,农民占三分之二,约为世界农民…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作为文化大省,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一个发展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十项产业,构建三大格局。黑龙江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还存在观念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产业还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资源市场有待挖掘和资源整合,缺乏富有实力的现代文化企业。应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注意协调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然而,由于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在具体实施中陷入了诸多“囚徒的困境”。经济学正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在“囚徒的困境”中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全球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地研究这种重大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背景,制定新的战略思路和发展举措,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乘势而上的重要条件.要利用信息服务的平台,打破传统文化产业门类之间的界限,促进文化内容的流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要利用信息服务业的优势,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形态,打造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8.
衣保中  张立伟 《创新》2014,(4):44-48,90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文章运用ROXY模型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数字出版产业空间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出版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发展态势;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版业向扩张态势发展;西部地区则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西部地区数字出版产业空间衰退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西部地区数字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对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为此,日本不仅出台了诸多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律,而且还提出了诸多有关文化立国的战略构想,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对策,为日本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新才 《社科纵横》2010,25(10):11-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有余,西部地区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定的扭曲。在新的平台上,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新的特征。本文分析了过去西部发展战略所导致的扭曲,指出未来西部发展战略应该强调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西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