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更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是人类文明冲破物欲藩篱、以人类智慧呵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觉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生物本能驱使人类为自身利益攫取生态资源,自然选择也使得人类不具有为生态系统整体利益而放弃人类个体利益的可能,但这并非人的全部,人是有理性物种,人的主观意识使他超越了其他物种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超越自身物质局限性,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保护自然,从而最终保护人类自身的文明阶段。人类站在生态文明的思想高度,实现生态整体利益对人类中心利益的超越,生态整体利益本质上仍然是以人类根本利益为目标的,这种人类根本利益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农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欲望,工业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享受的物质欲望,而生态文明是为了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的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存保障和物质极大丰富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光辉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造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论抽象思维的创新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象思维是在经验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它的超越性和非确定性反映了它的创新特质。逻辑抽象思维是用抽象思维方法建构起来的思维形式,它的目的性、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对立面的互补性、整体综合性都反映了创新的基本性质。创造性直觉是理性抽象与感性形象的统一,在创造性直觉中,抽象思维表现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积极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赫尔德的形而上学以及他对“存在”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批判中。赫尔德和康德都批判启蒙哲学推崇的纯粹理性,但与康德肯定纯粹理性并为其运用划定边界不同,赫尔德从根本上否认理性的纯粹性,强调理性实际上是人类心灵整体运作的有机性,因而是人类心灵中各种力量共同运作的机能,最终体现为人类语言。语言是人类心灵在具体历史经验中生成的证明,在本质上揭示出“存在”与人的感性关联。以语言为切入点,赫尔德分析了人与“存在”的关系,认为语言是“存在”对人的感性给予,是人和“存在”关联的体现和表达。以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为基础,赫尔德在批判康德先验哲学的同时,阐明了自己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和观念。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科学奉行科学主义原则建构的推理模型是"纯粹理性"模型,这类模型以理性标准来衡量认识的合理性。但是人们实际面对的是一个无序的世界,人的实际推理活动具有模糊性、开放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人们实际的推理情境也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情境,因此认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的合理性。基于这种认识,生态理性模型充分考虑了自然情境结构的多样性和人类的时间、知识经验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具体情境下认识形式的结构与环境信息结构的适配性或对应性作为认识合理性的标准。与理性标准相比这是一个很低的标准,但在自然推理中这样的标准就足够了。生态理性模型从观念上为认知的整合研究确立了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对马克思"类本质"问题的再反思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自觉和基本前提。人的"类本质"是基于人的"类能力"而次第扩展的超越于人的"种"特征的本质,它具体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各种文明状态。基于人类整体性文明之上的生态价值观构成了人类整体性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核,而这一价值观的真正确定尚需人类生态文化运动的启蒙,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6.
席勒从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体出发,将人的感性和理性都视为人的天性,特别强调感性是认识和理解人的基础和前提。人的双重天性即感性和理性在和谐的统一中可以塑造无限可规定的审美的人,并可以弥补现实中人性的分裂。而这种统一必须以人的思维、想象力为中介,在审美游戏中达此目的。席勒从人的生存论和存在论的视域下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自由观,体现了"人是目的"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面对当今以生态危机为突出表现的生存困限必然建构的文明形式。它与人类历史发展维度的人类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综合社会特征的文明形态同一个层面,是当今条件下人类必然选择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其突出特征是生态性。它以人类的持续生存为终极价值目标,依赖的是强调人的"类本位"、强调自然的自在性对人的"边界约束"、强调未来意识的新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
思维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与直观、形象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与形象思维不同,它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理智、抽象、意志、知性等构成人的理性生命;情感、直觉、形象、想象、灵性等构成人的感性生命。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9.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环境的动荡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注入的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现代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所爆发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远远超出了人类的预见能力和应对能力,笔者研究和分析了这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在时间、信息、状态、方案、程序和后果方面所具有的本真特征和由于环境多变性、过程复杂性、资源稀缺性、组织刚性、决策步骤非程序化、事件的紧迫性、对策方案生成条件所产生的一系列约束特征,指出惟有根据具体的危机情景,以变应变,临机应景地生成恰当的权变策略方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汾河流域为例,通过对晚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人类活动以适应环境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物质基础,它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早期人类应对自然界的能动手段。期间,流域作为一种自然区域,一方面具有适宜早期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又孕育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人类群体,推进着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是一门以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工具性科学。它来自人类的思维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石、获得新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各门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创新是科学发展与昌盛的基础。在科学之林,科学促进着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的发展又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在呼唤知识创新的同时,必然呼唤逻辑学的更大发展、呼唤逻辑教育的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12.
一在我们看来,决定和支配20世纪人类精神文化主导流向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尤其是东方不少国家历史的进程,而且还在于它通过马克思主义这个中介延续和扩展了风行欧洲几个世纪的理性精神,从而使东方各趋向共产主义的国家相继在自己的精神文化母体中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鲜血液,光大了在西欧日渐“式微”的理性传统。在近代文明摇篮中诞生,以实证科学为背景发展起来的西方近代理性传统,在其精神故里的逐步失落,有着诸种内外原因。中外许多治思想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把主要原因之一归结为  相似文献   

13.
超自然观念集中体现于灵验奇迹的传闻与记载,它由灵魂不灭、神灵存在等四要素构成。原始宗教阶段的人类为满足理性的需要,已由间接推理而推出此四要素。与原始人的理性发展程度相应,其推理具有或然性推理超过必然性推理、非有效式较多、结论的逻辑可靠性程度低或无逻辑必然性等特点。在其后的人为宗教阶段,人类则在向理性所要求的必然性和确定性的进发中,继续对此四要素加以推论。  相似文献   

14.
幽默的理性品格是幽默中蕴含的人的精神内涵、人格价值、机敏智慧和理智感以及领悟幽默所需要的理性过程,是人对自身理性品质的审美观照;幽默的理性是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艺术理性,不同于感性喜剧形态的单一的艺术感受;幽默是审美的而非审丑的。总之,幽默的理性品格和审美特征使它拥有优于一般喜剧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把电视公共领域与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结合进行研究,提出电视公共领域包含着3个方面的要素:电视公众、电视信息交往场域、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对电视公众的涵义进行了分析,认为电视公众应该具有社会性联结意义、具有反思能力、通过信息交往而互动等三方面的特征,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应该满足哈贝马斯提出的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可理解性这四个有效性声言,才可能在主体间共同遵守理性交往规范的前提下使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构建理想的电视信息交往场域,需要在信息交往所涉及的相应的客观世界、社会世脊和主观世界的交往中,部以交往理性为标:往来要求,才能不断地促进交往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思维趋向平衡。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仍然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另一方面他们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形式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个学段的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都有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社会是人们活动的产物,但社会的发展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仅仅从社会客体的角度探讨社会发展动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主体的活动,通过对生命个体活动目的性和客观性的逻辑分析,揭示出社会主体活动的规律性,科学地说明社会发展动力的实在内容。一、社会主体。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不同,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相互作用的过程。目的性和客观性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基本因素,从而也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矛盾。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它是活动主体的思维性和肉体感性的矛盾外在化的表现;其二,它是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结构。这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先形成主体的感性需要,然后经过理性的选择,使这一感性需要升华为活动的价值目标,形成活动主体企图克服自然外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身体性”为口号的审美现代性 ,秉承了克服理性主义之片面性的传统 ,是现代文化中审美主义的逻辑发展。但其哲学前提仍是理性与感性二元分立的人格模式 ,不外是对主体的“理性—感性”二重组合中审美感性因素的强化和夸大 ,并变本加厉地将后者推向了感官和肉体。相反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他者、人与世界都处在融汇一体的联系中 ,艺术审美是大型的对话 ,以此吁求社会性的行动与变革。这样 ,就有可能成功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建设和人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方面 ,而且要特别注意感觉能力的发展方面。对感性文化的规律和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是应当特别注意和强化的环节。这一环节中 ,艺术是最突出和最有特征的部分 ,音乐艺术又最能代表艺术的这种特征。它紧扣“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使生命具有应有的生动。音乐又是以音乐的方式实施感染———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 ,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精神。直接具体和感性是音乐的基本 ,它直接对应了人文的根本和核心 ,并体现人类感性文化创造的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20.
从作家形象学的角度看,鲁迅形象是社会公众以鲁迅某些个性特征为核心,通过对其思想方面的某些要素加以概括,在公共话语空间建构起来的具有独特精神面貌的定型化形象;它由理性评判系统和感性印象系统有机构成;它的特征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动态性与稳定性、集体性与寓言性等。鲁迅形象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形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