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抓起.作者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公德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公德素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目前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进行了思考.认为社会要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要为大学生的公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场所;学校作为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发挥更积极、更直接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公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和实践者,位积极参与到公德实践中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努力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抓起。作者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公德素质现状的基础上 ,对影响大学生公德素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对目前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进行了思考。认为社会要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 ,要为大学生的公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场所 ;学校作为大学生的公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应发挥更积极、更直接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公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和实践者 ,应积极参与到公德实践中去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并努力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3.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他律、自律和实践,是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基本技能培训.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有:将文献检索课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将信息素质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学科中;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两课"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本质角度考察了"两课"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强调要从人的本质来把握素质和素质教育;要确定"两课"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处理好"两课"教育同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建设中的关系.创造性地阐述了将"两课"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拓展大学生本质力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谈面向21世纪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对大学生的诸多素质要求中,应"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更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时,应突出重点,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和教育方法、手段以及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为了使他们在社会上承担起更大的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的责任,更充分地发挥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辐射作用,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领导素质.通过实证调查得出了"大学生的强烈的领导欲望与高校忽略领导素质教育的矛盾",并从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入手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优秀代表,担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但现实社会中,不少大学生公德意识缺乏,公德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新一代大学生公德素养的现状作出了主客观的分析,并对培育的重点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施散见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总结分析。,笔者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公民的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参与素质等三个方面的一般状况进行调查。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公民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学校公民教育的缺位、社会环境的影响、参与公民生活的机会不足等,并提出了以课程教育、校园环境和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