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经济、金融形势 ,认为我国中长期应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而今年宜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 ,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同时对降低利率背景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入手,通过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传导机制,在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以来,我国就一直出现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我国政府对此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并未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因果分析与协整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并未失效。应针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不佳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公开清新气息  津上俊哉在《向信息公开化迈进的中国货币政策———新生代的登场以经济增长为其背景》一文中指出 :中国的变化当然不仅仅是领导人的换代所带来的 ,到今年为止已经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开放” ,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 ,但实际上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和行政。在中国人民银行 2月份公布的“货币政策 2 0 0 2年度执行报告”中 ,可以窥见中国的变化。从 2 0 0 1年开始每一季度及每年均定期发表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是中央银行公开在此期间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一个尝试。从这个报告中还可以了解到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  相似文献   

5.
2月24日,央行正式发布“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不仅详细分析了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理由,更提出,2004年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高度重视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各国管理当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两大重要政策。本文对两大政策进行了论述及对比,并结合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调控 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以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为其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情势的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在于金融体制的不断改进所创造出的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环境作一归纳,试图从中得到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所裨益的启示。一、适宜的金融环境西方完整的一套货币政策体系生长的金融环境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发达的商品经济。货币政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的主体——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逐步地对各个层次的政策客体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开始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分析了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稳定和刺激美国经济的效果,探讨美国继续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这一系列量化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在反危机政策方面也存在区别。通过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比较发现:在危机爆发阶段,美国采取了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东亚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出台政策较少考虑外部均衡和汇率问题,而东亚国家则将稳定汇率作为重要目标,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美国政府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救助,而东亚国家较少救助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实施的储蓄存款利息征税,是针对目前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所采取的兼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功能的措施.与降息这一单纯的货币政策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投资与消费,缩小贫富差距,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