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致力于对传统机械论时间观的批判,反对用空间概念描述时间,认为时间是一种纯粹的、不可分割和不能测量的绵延。胡塞尔时间分析的重点不再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切割,而是对内时间意识进行描述,认为时间是一个由原印象、滞留和前摄组成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正是柏格森和胡塞尔在时间问题上所做的铺垫,时间才成为海德格尔存在论分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是对当代西方哲学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思想潮流,本文力图在西方哲学传统的背景之下,综合考察其在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发展”的特点。在科学的历史发生这一问题上,比较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这两位现象学的代表人物科学观思想的异同,借此显示出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与古典哲学既有继承和坚持,又有重大超越和发展的复杂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意图从认识论、反科学思潮及与此二者相结合的人道主义思潮上,阐明从胡塞尔(德1859~1988)的现象学的人道主义到海德格尔(德1899—1976)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演变。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也有更新。一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演变为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认识论,其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彻底反理性主义化,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彻底的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第一,海德格尔把现象学的本质论的认识论演变为存在主义的存在论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杜松石 《北方论丛》2011,(2):144-147
作为源始时间性的未来,是生存论本体论的时间视野。这一时间观念是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经典时间观念的超越。海德格尔把作为源始时间性的未来作为存在得以显现的时间视野,并通过这一时间观革命完成了基础存在论的建构。作为源始时间性的未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时间内状态的过去、当下和将来皆统一于"未来";2.先天感性直观形式的时间能力奠基于"未来";3.世界秩序从"未来"中到时。  相似文献   

5.
在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发展为存在现象学的同时,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没有能够进一步去追问“存在”,而是始终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上。这也成为现象学研究中的一件公案。本文试图追溯和解释,为什么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虽然已经接触到了“本真的存在”,却没有进一步去发掘它。分析的结果表明,胡塞尔始终坚持,在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之间存在着奠基关系,或者说,在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存在着奠基关系。这个立场阻碍了他在存在问题上做出突破性的变革。此外,胡塞尔在逻辑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意向分析系统也使他无法顺利地突入到非客体化的意识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6.
刘云鹏 《理论界》2012,(7):88-91
本文旨在说明早期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超越论特征,即《存在与时间》中的现象学突破仍然是在胡塞尔所创立的超越论现象学框架内实现的。为此,我们依据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史导论》中的专门论述,阐明早期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现象学理念的共识和分歧,进而借助前者的独特问题意识表明《存在与时间》中的现象学堪称超越论现象学的彻底化。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眼中有三条时间河流:自然时间、主观时间和内在时间,并澄清了现象学意义上的内在时间概念:意识的时间性是产生内在时间的先天条件;对事物延续或变化的感知所形成的原印象是这个时间的源头;当下的原印象被意识把握为现在;诸多现在意识的相继产生和滞留构造起一个内在时间;这个时间因为其意识构成而被称作主客同体的内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8.
赵长伟 《理论界》2014,(7):111-113
人类的时间概念是多样而不定的。海德格尔区分了传统的、流俗的时间概念和此在的时间概念,本真的时间和非本真的时间,具体考察、反思了哲学史上的各种时间观。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时间本身即为存在的视野,重在考察从源始时间到存在的意义可循之路。此在整体性的生存论存在论建构根据于时间性。我们应该依据此在的时间性所制定的方向探讨分析真正的时间概念。海德格尔所实现的从流俗的传统时间观到此在的源始时间观的转换使得我们能够更明确地在哲学层次上增强对人生时间意识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许敏 《学术论坛》2005,(3):32-34
价值资源的稀缺是我国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有待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  相似文献   

10.
11.
12.
海德格尔思想史研究中的一批重要文献是他亲自完成的简历、生平和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性文本。海德格尔在文本中说海德格尔,也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构境层面说自己:一是面对特定机构和需要所做的说明性交代,这通常是概述人们看得见的海德格尔的基本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自述;二是海德格尔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这又分为公开的文本和私下完成的秘密文本。这是一个双层自指性思想构境。  相似文献   

13.
在时间感知的分析中,迈农认为对一个运动的感知不是由连续的瞬间现在感知所组成,客体对于感知来说在终点完成.通过对迈农观点的回应,对时间意识中的立义与延展感知的现象学描述,以及对意识流中纵意向性与横意向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胡塞尔指明一个延续的对象的感知在一个延续的感知行为中出现,一个当下的行为能够觉察到一个逾越现时当下的时间的延展,一个对象延续的感知在感知的延续中是如何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王晋生 《东岳论丛》2000,21(3):106-109
海德格尔十分重视对真理问题的研究,因为真理问题与他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问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他关于真理的基本思想是:真理即解蔽-无蔽。海氏的真理观与西方传统真理观迥然相异。其深邃思想对人们思考真理问题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出自形而上学的人道主义以对象化的方式对待人,这种做法并不是对人的本真关怀。由于海德格尔坚持存在论的真理观,因此他的人道主义不同于出自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人道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人道主义认为人之人性是绽出之生存,人只有进入存在之澄明中才能使人之本质得到根本绽现。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反思并不是主张非人道主义,而是开启了人道主义的其他眼界,他把存在之真理作为人绽出之生存原初要素的思想称为源始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郑争文 《理论界》2007,(2):181-182
体验的普遍特性就是“现象学时间”,现象学时间是内在的,它属于体验本身。客观时间因其超验性而被悬置起来。现象学时间的结构表明:现在的原印象被“滞留”的边缘和“前摄”的边缘包围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重意向的“瞬间”都是知觉。我们对内在时间视域进行反思,发现了先验主体的存在方式,也因此明白:对象和世界是在先验主体和内在时间意识中——也即是在“活的当下”中——自身构成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将"存在"言说为永恒的在场,它本身排斥生灭变化的现象,"存在"与"时间"现象无关。海德格尔敏锐地觉察到,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背后有着未经言明的时间观念,正如他的《存在与时间》所标识的那样,若想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必须重新审视"存在"与"时间"的意义。着眼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剖析传统形而上学因二者的晦暗关系而造成的困境,可以展示海德格尔探讨存在问题的新视角即"时间性"。  相似文献   

18.
哲学史的发展始终隐含着人类思维发展的一对矛盾,即感性与理性,或者说个别与一般、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对矛盾,产生了哲学史上物本论与理念论、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执。德国古典哲学为解决人类思维的这一对矛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的新的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吉芬 《北方论丛》2011,(1):125-128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19世纪后半叶,实证科学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崇拜,遗失了作为科学世界之基础的生活世界,人类精神找不到栖息的家园。现象学的继任者海德格尔则以为,人们将共在的世界误认为家园,孤独个体构建的独在的世界才是人们所要寻找的精神家园。阿伦特开启了世界的政治生存向度,赋予行动以世界性,明确指出,人们生活的家园是政治世界,行动是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方式,从而丰富了现象学世界与家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时间的探讨与现代物理学时空观念比照,试图揭示时间空间化在使存在之为存在中的作用,以及现代物理学时空观念所蕴涵的当代意义,并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作为遮蔽的解蔽,本身孕育着拯救的升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