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学生的个体权利为主要视角,着力从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及救济性权利等方面分析高校学生权利的个体性,进一步揭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学生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及制度、权利救济等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方位多渠道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视野下的学生权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高校所面临的管理问题日趋复杂,教育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增多,其在管理过程中侵害学生教育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起诉高校案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文中分析了高校学生教育权利救济的现有机制及其缺陷,并提出完善高校学生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损害是环境权利受到侵害的一种形态,环境侵权不能涵盖环境损害。通过私法和环境公益诉讼无法实现环境权利损害的充分救济。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权利基础。在宪法和法律未对环境权利及其可诉性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权利主体缺乏可以直接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要求性。对环境权利的可诉性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观点。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转变可诉性问题的思维模式,改变环境权利可诉性的研究视角,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任务。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法治的进步,高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的呼声已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首次对学生的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学生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提出和论述了学生申诉的范围、申诉的受理机构、申诉的审理程序,这三方面的内容构建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一个独特、崭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随着教育法制的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权利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加强,但仍存在学生权利内容模糊、司法审查介入限度不清、救济机制欠缺等问题。因此,应从强化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意识,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促进法律法规的适用和执行,明确司法审查地位和作用,完善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法治原则下 ,救济与权利是相附随的 ,任何权利在受到侵犯时都必须有救济。教育权利的实现也需要救济机制。教育权利救济是教育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框架是以宪法救济为根本 ,诉讼救济为主导 ,诉讼外救济为补充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法学意义上的损害,是对自然资源损害法学内涵进行解读的基本前提。自然资源损害,是指民事主体的自然资源权益遭受到的不利益影响。对自然资源损害法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应立足于三个基本要素:民事主体、自然资源权益、不利益影响。在法学领域针对自然条件和自然因素受到破坏的同类研究中,以权利为前提理性解读自然资源损害的法学内涵,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同类研究既有思维定势的影响,有助于构建"权利-损害-救济"的法律逻辑,并有利于丰富损害责任的理论构成及推进损害救济机制多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育权利指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所享有的受益资格、行为及意志的自由支配以及权益受侵害时获得法律保障的可能,是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作为保障学生健康的体育权利研究虽有较大进步,但作为保障学生体育权利最后防线一法律救济制度却甚少研究。文章试图对学生体育权利法律救济制度进行法学层面的剖析,以指出我国学生体育权利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学生体育权利法律救济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学生权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普通公民,其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受教育者,其享有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定权利;而根据高校学生与学校所建立的教育契约关系,学生享有教育契约上的权利。从实体与程序角度界分,这些权利分为实体性权利与救济性权利两大类。实体性权利有学籍权、获得良好教育权、民主管理权等,救济性权利有契约上的请求权与抗辩权、行政申诉权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首次对学生的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作了明确规定。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其中着重强调的一种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既能全面保护学生的权利又能保障高校能够依法行使职权,既能实现高校法治又能维持高校自治,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与纠纷,减轻学校的应诉压力,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如果说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则是维系学校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阀。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权利意识不断高涨的年代,高校处分学生引发大量纠纷,正当程序的缺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高校处分学生过程中引入正当程序,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高等教育与法律的关系中,大学教育和学生的宪法权利保障是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教师和学生宪法权利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联邦法院通过对一些涉及宪法问题的教育案件的审理对全国高等教育政策产生了影响,维护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联邦宪法是适用于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法源,也是美国大学教师和学生权利保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权利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即土地权利直接或间接衍生而来的权利需求和权益保障冲突等问题:公法和私法制度冲突,农民要求发展与土地制度安排的冲突,土地增值实际收益人与权利人冲突……这些冲突长期客观存在且是引起社会不安和隐患的重要因素,冲突实质是农民、农村土地权、农村经济三大主体要求发展,而现有制度安排不能满足或者适应这些发展的需求,基于有限土地资源之上的发展权的发展成了各方问题解决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和法理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理性法律环境制度的对策,即明确农村土地权利的主体和客体,实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强化使用权,淡化所有权;明确土地增值收益群体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全国土地资源价值标准,针对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不同价值标准和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相对公平地权机制;确定农村土地发展权产权机制、程序及管理模式。土地发展权制度理性构建是土地权利相关问题解决的一条新的途径,不但能实现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控制,而且有利于对土地所有权人和经营权人的权益保护,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管理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高校近几年和学生之间纠纷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各种合法权益,坚持民主管理、法制管理,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建设,使学生管理实现民主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可以任意处分学生,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使学生原本被限制和剥夺的一些法定基本权利得到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围绕学校和学生纠纷争议的逃课和作弊两大热点问题,就学校制定的一些不利于学生权利维护的校纪校规进行剖析,提出大学生权利维护的教育申诉制度和教育行政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社会中对个人信息侵犯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使得个人信息权的设立成为必然.个人信息权被视为一种私权利已无争议,但在其属性的界定上,仍难以达成共识.占主流地位的是人格权说,即将个人信息权视为一种人格权.表面上看,该说着重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似乎有助于维护信息主体的利益,但实质而言,人格权说不仅会导致传统理论的崩溃,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对个人信息权的私权属性再界定.从现有的权利体系和个人信息体现的利益来看,将个人信息权视为一种财产权不失为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17.
真实人物形象商品化权以人格标识要素为客体,但又以保护主体的财产利益为己任,导致在其性质及法律保护模式问题上,一直存在人格权与财产权之争。然而,以人格权制度保护此种权利面临着许多立法难以解决的障碍,究其原因,人格权保护模式以权利客体为标准划分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做法并不足取。真实人物形象商品化权在本质上属于无形财产权,只有在财产权体系中建立统一的商品化权保护制度,才能充分保护主体的相关利益,同时维护私权体系的完整。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地侵犯,两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结合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分析两者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与辩护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保障被追诉人的两项基本权利.在刑事诉讼模式转换过程中,我国仍存在着辩护方诉讼地位较低,辩护职能较弱的问题.因此,实施沉默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护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参考域外司法保护模式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语境,我国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护路径应为:依照宪法制定一部人权基本法,实现宪法权利向法律权利的转变,然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在个案中通过对该部人权基本法中的“未列举权利条款”和相关条款的解释,实现对宪法未列举权利的间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