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昌市西陵区环城北路社区地处宜昌市中心城区,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社区,有土家族、回族、维吾尔族等9个少数民族的居民177人。2011年以来,该区结合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按照"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和全程化服务"的总要求,以"社区民族大团结、少数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环城北路社区, 共有居民1947户、5441人,其中有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177人, 占社区总人口的3%.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市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散居城市,56个民族俱全,常住少数民族人口8.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9%,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每年在10万人以上。近年来,武汉市针对城市民族工作新形势和社会管理新格局,把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争创"五新"示范社区,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构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2012年9月,在国家民委召开的  相似文献   

4.
张兵 《民族论坛》2013,(2):54-59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基于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大沐浴花腰傣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对这一问题所研究和探讨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张兵 《民族论坛》2013,(4):54-59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基于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大沐浴花腰傣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对这一问题所研究和探讨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20昌16年9月8日,宜市西陵区学院街道环城北路社区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古尔邦节、中秋节联谊活动,辖区内维吾尔、藏、回、开心,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社区居民刘德荣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7.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南角的健园社区,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老小区,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相对居住集中的社区。目前,该社区已有11个少数民族,共160多户,400多人,民族特色浓郁成为该社区的一大亮点。多年来,该社区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连其他社区常出现的邻里纠纷在这里也被基本杜绝。11个民族相处和谐,亲如一家。健园社区在民族工作方面到底有什么"法宝"?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健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周晓红。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看望北京市牛街回族群众、慰问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居民时强调,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下大力气解决各族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真心实意地帮他们办好事、解难事,实实在在地造福各族群众。 2006年3月15日贾庆林出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换届大会时再次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把残疾人事业纳人“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刨造良好的条件。 现在,全社会关心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生活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办事处为本街道辖区的部分少数民族残疾人办理了价值50元的“爱心卡”。2006年11月29日。本刊实习记者马明辉为此在朝外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刘子静和社区居委会有关同志的引领下,到朝外街道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三丰里社区和雅宝里社区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近郊的村庄因"撤村改制"、"撤村建居"和"撤村并镇"等,农民变成居民,回迁新建社区既为"村改居"社区.回迁新建社区涉及一个社区及其居民多层面转变,如:身份制"农民"到"居民"的转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转变等方面.本文拟就呼和浩特市回迁新建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状况予以探讨,以期为"回迁新建"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族旅游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可是许多少数民族社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消极后果,甚至威胁到社区本身的存在.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被经济发展破坏了,有人批判少数民族的商品化实际上是"出卖"了自己的文化.本文从Cudeman 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这一问题,将社区和市场看作经济的两方面,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只是侧重点不同,并且市场依赖于社区.对少数民族来说,社区根基是它们能够存在的基石,也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根本资源,因而其根本问题就是要维护和扩大社区的根基.最后,借鉴Gudeman书中的两个案例为民族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闸北区的少数民族志愿者活动,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临汾路街道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区民宗办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市第一支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1997年11月18日,上海市第一次社区民族工作会议在临汾路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北京少数民族乡村社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民族经济,缩小与首都郊区汉族乡村的经济差距,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摆在农村工作者、民族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力求在北京少数民族乡村发展思路上寻求突破口,提出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在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经济投入的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将助人自助以及提升社区居民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理念融人民族工作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民族村寨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补偿创新机制不足、参与主体权责不清导致社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利益落空,从而出现参与积极性较低、难以支撑特色村寨的持续发展及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问题.研究表明,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补偿参与主体关系中,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开发商、村委会、社区村民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参与者各自的权责.  相似文献   

15.
牛街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巷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闻名遐迩的牛街礼拜寺就座落在这条街道上。以“牛街”冠名的牛街街道 ,是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回民聚居区。这里居住着5万多各族居民 ,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回族人口有12000多人。民族团结在牛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曾先后7次来到牛街 ,他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在牛街广为传颂贾庆林书记第一次来牛街是1997年1月22日 ,当时他刚刚调来北京工作 ,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春节前夕 ,贾庆林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牛街孤寡老人任惠茹家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论述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缺失,分析了社区支持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与心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支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保护与发展是青南高原藏区面临的困境.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这是基于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居民对发展的强烈意愿.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区最突出的特点是社区居民全民信教(藏传佛教),宗教对社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社区居民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信任基础,也是社区和谐或冲突的主要因素.问卷调研显示,研究区大部分社区社会资本比较高,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较融洽、居民之间信任度较高,社区内比较和谐.进一步完善社区信任体系和规范体系,强化社区内外的参与和合作,培育社区网络是推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频繁,十堰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流动务工人员的可选之地。近年来,十堰市结合实际,将103个社区划分为650个网格,严格落实民族宗教事务网格化管理,真情服务,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实现了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创建目标。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20岁起就跟随父亲来到十堰务工。  相似文献   

19.
银川市兴泾镇的人民调解工作是在一个回族群众占人口比例95%的纯回族社区中进行的,而这个社区是由国家移民搬迁建立的新兴社区。其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工作的繁重与种种困难,在回族或一般少数民族社区法治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该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考察,展示了这一回族社区调解工作的一般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回族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这一社区的调解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荣 《西北民族研究》2012,(3):57-61,39
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身份认识存在偏差;社区居委会工作庞杂,工作难度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多为动员式(或被动式)参与,社区事务参与内容简单,结构失调,总体参与度不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职能(性质)认识不足,社区居委会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模糊,导致在日常工作中疲于应付上级政府。对于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研究,应注重从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出发,挖掘民族地区内部的社会潜力,这样才能有助于社区居委会真正发挥社区管理的推动者与执行者的职能,提升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社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