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湖北恩施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两溪河村,位于著名的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七姊妹山核心区,因山羊溪和辽叶溪相汇于此而得名。全村684人,其中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0%,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该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张兴红,是一名朴实的侗族汉子,个头不高,却显精干。2011年竞选当上"村官"以来,他用务实、奉献、苦干的精神,为两溪河村开拓出了脱贫致富的路子,点燃了村民们追求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晓关侗族乡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南部,是湖北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近年来,晓关侗族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特色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乡呈现出各民族团结和谐、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年以来,该乡先  相似文献   

3.
侗乡福桥     
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这里完整保存有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侗族传统建筑更是异彩纷呈。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星罗棋布的侗族鼓楼、横跨溪河的福桥,无处不证明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古老民族。福桥建筑形式与浙江廊桥近似,当地人将这样的桥梁称为“福桥”、“花桥”、“风雨桥”。侗乡福桥@吴景文  相似文献   

4.
201由5年7月中旬,笔者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生态保护联合会、巴文化研究会及宣恩县部分文化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宣恩县高罗镇古珍州、埃山土司城遗址等土司文化及李白流放地相关传说,巴盐古道“板寮老街”等土家族、苗族民俗旅游资源,麻阳寨、马家寨及清水塘自然山水资源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走访,并就高罗镇政府围绕“高罗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命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环保在侗乡     
黔、桂、湘、鄂四省(区)的侗族地区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百鸟禽兽栖息的乐园。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侗家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美德。 护寨树 侗旅有句俗话:“大树保村,长老保寨。”在侗乡,不论你走到哪村哪寨,环境都普遍优雅,寨中有竹林,寨后龙山栽树,那些高大挺拔的树郁郁葱葱。四季沉静,时常听到鸟的叫声。为啥侗族环境保护得这样好呢?侗家人早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侗族原始民间法律“侗款”中严格规定:禁止砍伐村寨龙山上的树木,不准捣树上的鸟窝等,违者会受到谴责和惩罚。树木在侗家人眼里是幸福美好的象征。长期以来,人人栽树、管树、爱树,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有趣的是一些人还把大树当“神”,拜大树为保爷,视其为镇邪保平安的“吉祥树”。 护寨桥 在侗乡,“逢山必有路,过水必有桥”。当你来到侗乡时,到处可以见到横跨于河溪之上的木结构楼阁式桥梁,有的称为风雨桥。侗家人建房立寨很讲究地势风水,当村  相似文献   

6.
侗乡茶文化     
<正>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文化现象,虽历经曲折,仍一直保持下来。以礼貌、文明为特征的侗家茶,便是侗族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侗家茶别具情趣、美不胜言。每到侗寨主人让客人洗尘后,便连续端来三杯茶,第一杯茶谓之“生姜茶”,即用腌制的酸辣姜下茶,表示给客人清心;第二杯茶谓之“糖茶”,即用  相似文献   

7.
侗乡好风俗     
到过侗乡的人,都有“天好地好,山好水好,人更好”的感觉。的确,与其说这里的自然风光迷人,倒不如说这里的侗族风尚感人。侗乡,是文朋礼貌之乡;侗族,是文明礼貌的民族。这个祖国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雅、优良的传统习俗。宴酒待客侗家的热情好客,早已传为佳话。如果你去侗寨作客,一进屋,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老大爷递烟烟,老大娘端出香喷喷的油茶。用油茶待客是侗家一种好客的习惯。这种油茶是用糯米、茶叶、玉米、爆花等与油块煮成的,味道很好。在吃饭前,主人还会端出甜酒请你喝。“酸宴苦酒”是侗家待客的特点。家里来了贵宾,他们拿出用糯米酿制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鱼、  相似文献   

8.
高乐山镇官坝村地处咸丰县东大门,与宣恩县晓关侗族乡接壤。距咸丰县城2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28个村民小组,1446户,5278人,耕地面积12378亩。土家、苗、汉、侗、彝五个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占69.74%,其中,土家族占38.92%、苗族占24.17%、侗族占6.56%。官坝村是恩施州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06年,被确定为湖北  相似文献   

9.
在湘、桂、黔交界的侗族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妙趣横生的侗乡独特风俗,它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歌传情的“坐妹”侗族青年男女有一种独特的谈情说爱风俗———“坐妹”(俗称“行歌坐夜”),是小伙姑娘们相互寻找对象,围坐火塘边倾诉衷情的恋爱方式。它奇特的方式,曾引得无数墨客骚人倾倒喝彩。“坐妹”,即是侗家“勒汉”(小伙子)到“勒棉”(姑娘)家一起谈情说爱的意思。侗家男女恋爱约会的方式有多种:大雾梁歌会、赶墟场、赛芦笙踩花堂、互相帮工、“坐妹”等,于来来往往中增进了解,建立感情,“坐妹”是其中最具风情也是最…  相似文献   

10.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汉子山村,是集山区、老区、库区、边区于一体的贫困村。该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事业建设滞后,水利设施陈旧,村级集体经济“零收入”,债务达30万元。全村现有贫困户15户49人。自2015年11月以来,武汉市民宗委工作队进驻汉子山村开展扶贫攻坚,实地了解村情民意,与村“两委”协商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帮扶计划,全力助推汉子山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1.
秋高气爽,果稻飘香。金秋十月,我和林业工程师老梁,来到位于湘、黔两省交界,海拔1200多米、野生蜂资源极其丰富的“四方坡”。顶着西下斜阳,在靠养蜂致富的侗族向导吴鸣“阿胞”(阿胞:侗语指大哥)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往“四方坡”湖南一侧的山路。 薄暮时分,我们来到“吴阿胞”家。好客的阿胞全家异常热情,斟上蜂蜜柿饼茶,端上早已备齐的饭菜。当然,作为侗家人款待远客的名肴──“油炸野蜂蛹”,自然是少不了的。席间,品着陈香的蜂蜜糯米酒,吃着黄白鲜香、外焦里嫩的蜂蛹,听着“阿胞”讲述夜里野外燎黄蜂…  相似文献   

12.
“我们踏歌而来,在这个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世代繁衍的殿堂里,我们将放逐心灵的轻舟,迎接侗族文化轻柔的沐浴。”4月17日上午10时,一年一度的中国(湖南)侗族文化节——大戊梁歌会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龙门山隆重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3.
<正>顺溪铺村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部,全村总面积1.05万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1 98户、1006人,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1%,土家族占22%,昔日贫困的侗寨顺溪铺村,如今修通了水泥路,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和节柴灶,看上了电视,村民们用手机打电话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就是这个村,固定资产达160多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400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正> 芦笙是我国苗、侗等民族所喜爱的吹管乐器,在苗岭侗乡广泛流传,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芦笙由六支竹管组成,大的长至一、二丈、小的只有八、九寸。各地的芦竹在构造和调音上有显著差异,但都声音悠扬悦耳。其伴奏的莽筒,大有八、九寸直径,用树干挖空而成,内安一支有簧塞的竹管,用时两人抬一人吹,声音低沉而雄浑。侗族的传说认为:是苗族和侗族的祖先共同吹响了芦笙,使两个民族世代友好相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苗岭侗乡的村村寨寨都有芦笙队,每年农闲时便举行“跳  相似文献   

15.
李先胜  杨秀涛 《民族论坛》2003,(8):54-54,59
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东邻绥宁、城步,北接靖州,南毗广西三江、龙胜,西连贵州黎平。全县辖21个乡镇。243个行政村,总人口2202万人,境内居住着侗、汉、苗、瑶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1.6%,侗族占78&#183;3%。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  相似文献   

16.
南方三月的天本是多雨的,可三月初三这天,融江河畔的富禄乡却晴空万里,来自三省(区)五县的6万多各族同胞汇集在这里,喜气洋洋地庆贺侗族花炮节。花炮节源于一则美丽的传说侗族地区关于花炮节起源的传说很多,各地版本各有其宗。来到富禄乡,便有人说这花炮节与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有关。他们拉我到葛亮村,陪我观看村里的一些古迹。葛亮村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较浓,到处都有元明清各代修建的祠堂、会馆和古碑。与孔明有关的是孔明祠,只可惜这一古祠已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被“破”掉了,只留下遗址。从遗址看来,这古祠规模很大。如今…  相似文献   

17.
地处湘西南大山深处的通道县,是一个以侗族聚居为主的较为偏远的山区县。近年来,这里的奇石收藏正悄然形成,奇石收藏者的藏石也不乏精品,它们正以石文化形式折射出侗族文化的璀璨光芒。 通道侗族自治县东部为雪峰山余脉,西部为云贵高原东缘,广西十万大山横陈县境南部、珠江水系融江支流与长江水系支流渠水在此分源。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特殊的丹霞地貌,硅石资源丰富。渠水河床卵石千姿百态,图纹纷呈,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境内山多林茂、沟壑纵横,主要有石灰岩、锰铜金属矿、河卵石、水晶石等。 石头本是无生命、无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丙山,初中毕业的侗族农家子弟,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投入10多万元,搞了9项发明创造:“碾米机瓦筛保护罩”、“兴农牌谷草分离自动装袋脱粒机”、“科农牌软盘抛秧对孔推盘式播种器”、“陶瓷、塘瓷、顽渍擦洗粉”、“合页玻璃窗自动防风锁”、“多功能切石机”、“中草药保健枕”、“防水、防屑水果包装箱”以及“有机玻璃防盗电话盒”。王丙山因发明创造成绩显著,贡献突出,1999年先后被评为芷江侗族自治县“十大杰出青年”和怀化市“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被推选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五届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9.
小茅坡营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乡的西南部。全村5个村民小组,共140户483人,其中苗族40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4.3%。小茅坡营村是湖北省惟一的苗族语言保留地,在省内外皆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发展旅游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新开发的民俗生态旅游圣地,发展旅游是通道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侗乡富民强县之路。最近,本刊记者就发展民族旅游业的有关问题对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钱德喜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通道是侗族聚居区,具有丰厚的侗民族文化底蕴,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打好“民族牌”,提升侗民族文化品位?钱德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提炼、开发侗文化资源,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到通道侗乡来探奇、求新、观光、游玩?我们必须根据当代游客的需求,推陈出新,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