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通过"暗访"等多种方式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究其根源,就在于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对立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与偏差。因此,为实现新闻侵害隐私权现象的消解,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当先行就隐私权侵权行为的免责原则进行厘定。  相似文献   

2.
在种种信息流通迅速的现代社会中,部分新闻活动会在有意或无意间不可避免地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导致新闻自由和公民隐私保护权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本文着重分析两者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办法。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自由理论最先起源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但同时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也带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并对后来西方新闻自由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新闻报》所曝出的“窃听门”事件让人们重新认识与反思西方新闻自由.媒体如何在尊重公众隐私权的基础上更好地报道新闻,赢得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够赢得社会效益,同时公众应去追求那些积极向上的信息,摒弃那些不良的嗜好.  相似文献   

4.
陈璐 《现代交际》2014,(5):199-200
在高校的资助工作中,存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权与资助工作的知情间存在现实性的矛盾与冲突。因而,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在保障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助的同时,切实保护其隐私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5.
电子警察俗称"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在维护交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各种"直播事件"的曝光却引起了人们对自己隐私权保护的担忧。本文对我国电子警察与公民公共隐私权进行分析,系统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公民隐私权公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丹尼尔·珀尔新闻勇气正直奖"今年颁给了《查理周刊》,目的是表彰在《查理周刊》事件中死去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表达该奖项对于新闻自由的捍卫。《查理周刊》事件发生后,对其命运的评价褒贬不一,关于新闻自由的讨论也甚嚣尘上。而《查理周刊》所追求的新闻自由,与法国"自由、平等、博爱"国家精神所产生的冲突,也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新闻报道侵犯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特点,如何应对和防范等等。方法:通过探讨新闻报道侵犯报道对象名誉权和隐私权的新闻案件。结果:在对前人的研究作出论述和总结的同时,我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保护"二字上。结论:分析为什么要限制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是非常重要的;探讨如何保护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隐私权保护迫切需要得到健全和完善,而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因其在大学期间业已成年,又因其学生身份,需与其他同学同住一间宿舍,并受到学校的管理.学校管理职能与大学生个人隐私权如何协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西新闻自由观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渗透的文明类型、受众群体以及对于新闻自由的认识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的新闻自由,应当从多个方面作独立思考:其一,新闻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的新闻自由也不外如是,包括自由和制约两个方面;其二,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闻自由,又要以动态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新闻自由;其三,准确定位当前中国实行新闻自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四,冷静对待西方对中国新闻自由的质疑并予以有理有据的回击。中西新闻自由观的差异与冲突,实质上就是中西文化、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相似文献   

10.
情权与隐私权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与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的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般使用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理论、权利协调理论、人格尊严理论三种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新闻世界报》的窃听丑闻,突破了新闻法理和道德的界限,对民主制度、新闻独立精神、新闻自由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这些教训应成为世界媒体从业人员的镜鉴。从古至今,西方新闻自由理论虽然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权却被不良记者任意滥用,公信力成为政府与媒体之间利益博弈的最大牺牲品,本文试图从《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出发,分析西方传媒虚假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2.
杨卫华 《职业》2014,(11):156-158
当下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电子商务如何安全运行,以及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怎样得到妥善保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消费者信息保护和公民隐私受到侵害的几种情况,并提出政府、行业、消费者自己和最新的技术都应该发挥作用来保护个人信息.政府应该通过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行业应该自律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消费者自己应该提高保护隐私的意识;技术工具,包括电子商务中所使用的各种网络安全协议和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技术等等,应该保障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消费者隐私应当受到这些措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互联网而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个人信息资料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在网络时代,侵害隐私权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其网络隐私权保护十分必要和迫切。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实践各有特色,为我国提供了经验。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存在体系不完整、层次不高等问题.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法律保护、行业自律、技术支持和自我保护等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强大的触角日益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使得对隐私权的窥探日益容易而对其保护愈加困难。因此,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隐私权成为关系个人尊严及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审审 《现代妇女》2014,(12):64-64
由于立法不完善、技术不成熟以及监管的缺失,致使互联网环境下公民的隐私权频频遭到侵害。其表现形式主有:非法收集个人数据、贩卖公民信息、侵入和攻击私人电脑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在法律框架、公民个人意识、技术创新完善等方面不断努力,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肉搜索"作为后起的新兴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很大,尽管"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强化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社会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张庆 《现代妇女》2014,(4):106-106
侵害公民隐私权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为私权。由于民事法律中没有条款保护隐私权,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非常普遍,侵害隐私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文中结合我国对隐私权的含义和范围,隐私权的立法缺陷,隐私权的认定及法律保护与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法律思考,而强化隐私权的保护是现代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许永  刘媛 《现代交际》2016,(4):28-29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带来了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严重侵害了个人的隐私权。受此影响,人们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意识不断提高,隐私权作为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制度等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才有有关隐私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我国法律对其保护还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要求从多方面去完善,以便更好地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如今网络的普及,人们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形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传统隐私保护方式已经远远不足以保护现今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形,比如网络个人数据泄露、各种不雅"门"等。网络环境下的隐私利益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并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相比之下,我国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却几乎为空白,这使得许多侵犯网络环境下隐私的行为都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因此,对我国网络隐私的保护进行研究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开放不断提高,人民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我国新闻自由向前迈步不小,但随之而来的新闻异化现象也越演越烈。如何通过公众舆论、社会压力维护、规范新闻自由成为一个呼之欲出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