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父张楚林,少年时期蒙总兵刘原基、知府蔡北槐赏识,弃武从文,考中进士,以知县分发山东。为报答知遇之恩,张楚林在家中设立刘、蔡二人牌位,令子孙后代不绝祭祀。这种知恩图报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张季鸾。他后来曾自述其基本人生观为:“报恩主义: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  相似文献   

2.
土味人生     
与一位老友闲聊,他说常喜欢用两个字概括某些熟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例如“正直”“实在”“利索”“窝囊”等等。我对这种画龙点睛般的说法颇感兴趣,就十分认真地指着自己说:“那送我两字如何?”老友稍有迟疑,似有所思,我未等回答就自我解嘲地认了“土气”二字。  相似文献   

3.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阉”: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  相似文献   

4.
方字浅谈     
一、“方”字本义探求 我们知道,越是常见的字,它的用法可能就越多.作为一个古今习见的字,“方”也不例外。关于“方”的义项,新《辞源》列在fang音下面的义项有18个,新《辞海》列有25个,《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都列有36个,那么,在这众多的义项中,“方”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许慎《说文解字》:“方,饼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  相似文献   

5.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听说许鞍华要在单向街办“黄金沙龙”。身为港片粉的很多人,怀着近乎追星的心态跑去看“偶像”。结果,理所当然地希望扑空。当时主持人问许鞍华:“你认为一无所有是什么状态?”她答:“没钱了。”“有过吗?”“有。”“那会儿追求什么呢?”她抛出两个字:“有钱。”直愣愣的,不带一丝犹豫,台下哄笑。  相似文献   

7.
快活林     
《老年人》2002,(9)
连环谜语老王和老马来到双拱桥下垂钓,老王见整座桥成一大弧形,两拱恰似两个半月形,顺口吟道:“大月分两半,两月共隔间。三月阳春时,川水田中灌。”让老马猜一字。老马沉思片刻,说:“还是你先猜我的谜———三山紧相连,连成一方田。田中虽无水,田下水成川。”老王一听,笑着对老马说:“佩服,你的连珠格诗谜比我的强。”这时,桥上一位老者插话:“三山倒着连,两月共一边。一刀横切断,分成川和田。”请您猜猜是啥字。(马伯安)你先回家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男乘客对售票员说:“你别关门,我妻子和孩子还没上来!”“没关…  相似文献   

8.
《上海科学生活》2001,(9):30-43
每次给他打电话,只要我一说出“张老”两个字,他就会马上接口,亲切地呼出我的名字,哈哈笑道:“我已经听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舒同是创立“舒体”的一代大家,但这远不是这位革命家兼书法家的全部。 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相似文献   

10.
回家     
《安家》2012,(12)
寒风凛冽的季节,再也没有比“回家”这两个字更能让人安下心来。不管你是习惯“在午夜的烛光下……把沉思细细陈述”的作家,还是“从来没有拥有过一个可以被称作自己的家的地方的”的天涯游子,“回家”这两个字背后,藏着太多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久病难成医,自疗有误区。“久病成医”是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何以能成医?答案只有两个字:经验。有许多慢性病人,就是凭着自己多年来看病吃药得来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给自己开处方,这样做隐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赢”     
汉字想必是世界上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从其组合结构就可见一斑。
  比如,“舒”:“舍”得给“予”才能“舒”心;“值”:一个“人”站得“直”才有价“值”;“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靠自“己”“走”出来。此类比较浅显。又如“朋”字这类,就含蓄一些了。两个“月”组合,“月”可指时间,路遥知马力,时久见朋友。“月”也可指肉,看世间,酒肉朋友也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单个的字,词的结构意味深长的也多见,如“和谐”一词--“和”为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能说话,衣食无忧、言论自由便和谐。  相似文献   

13.
《炎黄世界》2009,(5):1-1
《炎黄世界》1994年1月份创刊时,两位文学世纪老人都题了词。巴金老人题词是:“讲真话!”,一针见血,十分尖锐;冰心老人题词是:“心之桥”,语短心长,寄意甚深。而这两句话六个字却实实在在地勾画出了《炎黄世界》的编刊指导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走过这风风雨雨的十多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外古今的学者对“史”一字的解释颇多,形成了诸多流派。“史”字从手持,这基本无异议,其中讨论的关键往往集中于“史”一字“中”的解释。作者在对现今流行的几个主要观点流派就行简要评述,并综合各主流观点。提出作者的观点:“史”字应为“口”与“|”的结合,“口”意为君王的言行,“|”为“刀笔”之意,是手执笔记录君王言行。  相似文献   

15.
送“令尊”     
送“令尊”从前有个庄稼人,没有读书,不懂文诌诌的客套话。一天,他向一位正在路边树下阅书诵诗的秀才请教:“相公,‘令尊’二字是何意?”秀才抬头一看,原来是个没有学问的农夫,竟连“令尊”是对人家父亲的尊称都不知道。子是就耍笑地说:“这‘令尊’二字嘛,就是...  相似文献   

16.
有个年轻人忍受不了父辈们平庸而清贫的生活,决定远离故乡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本族的老族长知道了,特意写下“不要怕”三个字送给他:“这是人生六字真言的前三个字,已足够你半生享用。”年轻人顿时信心十足,从此便凭借着非凡的勇气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06,(20):29-29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日:“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18.
十大元帅回故里,既有与常人相似的思乡之情,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难言之情;他们甚至怕回家乡……十大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日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字:官至元帅,即使想轻车简从,也断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  相似文献   

19.
时常有人问我现在的情况如何,有关心的也有想取经的(在患者看来还活着的都有经验可取)。我通常回答是:“还行”。我知道,对于关心的人,这两个字让他们很放心,但是对于想取经的人,这两个字的回答让他们无法继续问下去,可是我又不能用几句话就说清楚呀。  相似文献   

20.
小文 《当代老年》2007,(10):50-50
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江南,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对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问他:“这是什么人?”张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问:“农夫的‘夫’字怎样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