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天人关系与天命观结合的视角考察儒家天命观结构的建立,并且以《尚书》为导源,可见儒家天命观的演变。《尚书》中《商书》《周书》家天下的政治,商周汤武革命促使天命观念的形成,成为儒家天命观的发端。孔子通过对周人天命观的继承与发展,承认周以来天的权能将之视为最终依据;突破周人天命观念的结构,建立以个体遭遇为内涵的时命观;以人人禀赋为内容的性命观;以天人互通为归宿的知命观。先秦儒家天命观的结构摆脱周人天命限于统治者阶层,发展为人人赋有的禀性,即天命由君权神授转向人性天赋;冲破周人天命神意的束缚,将焦点投注于人,即由天命的宗教性转向人的道德塑造。由此,儒家建构起其思想的核心基础,成为儒家缘起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贵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主导精神.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儒家贵和思想取消斗争与矛盾,缺乏发展观念,是封闭、消极和保守的调和主义与折中主义,在整体上是落后与腐朽的.这些评价都是失之偏颇的.在哲学的视野下,从本体论、辩证法、价值现、方法论等多维视角来深度解读儒家贵和思想,就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积极、合理的因素仍值得挖掘与发扬,我们应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并赋予其时代新义,创建新时代的和谐现.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时期的儒家不反对求财致富,但强调获得财富应遵守"道义"原则。指出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基本制度设计违反"道义",造成"重税、兼并",从而使特权、垄断盛行,侵蚀人们的劳动所得,应根据"道义"原则建立相应的财富约束与调整机制,从基本制度设计上竭力防止和避免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4.
家伦理学说的核心是“修身” ,围绕这个纲总共有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和方法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归宿和目的 ,而以修身为本。修身立己 ,由己及人 ,以德治国 ,这是儒家修身观的精髓和主旨  相似文献   

5.
汉初陆贾为了向以刘邦为首的草莽英雄式的统治者们推行儒家仁政主张,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从儒家立场出发,对儒家的“仁义”“道德”等治国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儒家身心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身心合一的身心观,知、仁、勇统一的全面发展观,身心性命双修的修养观。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自我身心和谐。这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自我身心和谐,才能安顿生命、培育精神;自我身心和谐,才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儒家人道思想现代化,即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统摄的前提下对儒家人道思想的疏释。现代化诠释的过程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对儒家传统人道思想进行疏释、批判、会通和创造,从而明晰儒家人道思想之涵义及其逻辑架构。儒家人道思想涵括丰富的意蕴,具体表征在人之本质、群己关系和天人关系等不同层面。同时,儒家人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思想有共同之处,但亦有其特殊化内涵并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儒家人道思想的现代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理论对其进行创新发展,以期促进儒家人道思想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现行哲学教科书中,说不可知论宣传世界无法认识是荒谬的。笔者查考原著认为:休谟提出,一般人顺从自然本能误认为自己对某物的感觉即是某物,实际上感知本身并非某物;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是说离开认识主体,客体不可知。认识主体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近代哲学不可知论首先发现研究的。它与可知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针对其带来的种种弊病,提出借助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中的博学思想,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简要介绍了几种大学校园中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此外,还讨论了在儒家思想学说基础上形成的梅贻琦先生的“通才教育”及欧美诸国的通识教育,及其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面临着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己经成为基本国策,但是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机制和观念转变的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古今中外各个思想体系的理论精华来为我国行政改革服务.当今世界的开放性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闭关自守,在多元文化不断冲突交融的复杂环境下,各种政治思想也在互相吸收借鉴并朝着"和合"的方向发展.儒家仁政思想中的价值理性资源非常丰富,在注重工具理性的官僚制发生政治管理危机的时代,实现转变后的儒家仁政思想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同时,儒家的仁政思想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因此,儒家仁政思想的现代转型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是觉解人生意义和道路的学问。其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和以人为终极意义目的。其研究的普遍性问题包括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既是对人的生存根据的无穷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历史性反思,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批判。其基于自然人性、人心对于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的伦理觉解,并由此产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因天主教来华而产生的“儒家天主教徒”这一独特群体,是当时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下耶儒融合的结果.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在救心、救世、救人的不同主题下,“儒家天主教徒”始终坚持儒家本位.  相似文献   

13.
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思想精华对现代化建设仍有着启迪作用。但从秦汉以来墨学就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文化流派存传于世。本文从时代背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与各学说特别是儒学的内在联系等方面探讨墨学衰落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决定着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效。哲学思维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规范和引领。只有善于运用包括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等在内的哲学思维来看待、分析和解决社会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化解矛盾、管理社会、服务人民,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协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儒学文明与其他文明一样,并非封闭独立、自生自长、具有明确边界的独特实体,而应把它视为在政治、商业以及文化诸领域与其它文明相互往来、彼此交迭的体系。西方近代文明中蕴含着儒学文明。儒学文明在近代的“失语”并不等于它已经是消失了的文明,它在与各种文明的冲突、融合与对话中一直存活着,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核;儒学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曾经和正在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在全球化语境下检视儒学传统,其实有许多现实的政治问题,儒学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仅能提供道德、教育、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人文价值,还能为未来中国社会和世界文明发展提供社会制度方面的框架启迪和人学理念等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东汉后期儒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官方经学的式微;二是儒学思想的精华,渗入到士人的心灵意识中去,成为批判现实的重要推动力。儒家固有的艺术精神的复苏为东汉后期文学的新变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人是关系性存在,人的关系性活动构成了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本文试图从"人的生活世界"视角出发,揭示心理健康的历史时代性前提;以"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重新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挖掘人生活世界中四种和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的互动、人与自身的同一、人与"神"的共融对人心理健康的意义,真实把握心理健康的哲学性内涵,用"人的方式"关注人现实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创立性善论,并提出"仁义礼智"为仁政之"四端",从内在性上深化、超越了孔子的仁学,并将其扩展到政治、经济领域.他将孔子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并由此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提出"民贵君轻",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从而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追溯仁及仁政的由来,说明仁政学说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儒家之善被称为"人道",在于它生成意义。善的意义并非单向的解读,而是解读者彼此之间的感通与共识。从感通而言,善的意义包涵生生之仁与修身实践于一体,但在现实的挤压中却走上狭窄的路。  相似文献   

20.
论儒学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自创立儒家学说以来 ,儒学即以其仁、礼互补的人文精神传播华夏。儒学之所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开放性的学术品格 ,兼收并蓄 ,从而得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