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的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年鉴类型不同,其框架结构也不仅相同。但同一类型的年鉴,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个性创新,特色鲜明。规范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的本质要求,是第一位的;创新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化基础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年鉴的框架是年鉴内容的总体设计。年鉴类型不同,其框架结构也不仅相同。但同一类型的年鉴,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设计,应当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个性创新,特色鲜  相似文献   

3.
一、精益求精。努力提高编撰质量 要全面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就要在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 1.适时调整框架结构。年鉴的框架结构既要体现地方特色、时代特点,又要符合其权威性工具书的要求即科学和规范。近年我们不断改进框架结构,以提高年鉴的资料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一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充实有关内容。在相应栏目内增设了“外商投资企  相似文献   

4.
创新已成为年鉴界的共识,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年鉴如何创新?大家的看法还不尽一致。年鉴的创新究竟是完全抛弃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立的框架结构、重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设立新的框架结构,还是在现有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不断拓展年鉴内容的的深度和社会覆盖面;是完全抛弃年鉴现有政府出版物的性质,把年鉴办成依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年鉴》执行副主编张兆安《增强创新意识打造"精品"年鉴》一文,介绍了年鉴编辑部在建立严密的责任制度、构建有特色的框架结构、采用科学的组稿方式和保持超前的发展意识等4个方面,打造"精品"年鉴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结合《盐城年鉴》的编纂工作实践,认为要推动地方综合年鉴的创新,必须要更新观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要在年鉴的框架结构方面推陈出新,增强年鉴的实用性,加强年鉴的宣传、发行和利用,加强年鉴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山东年鉴社《潍坊年鉴》编辑部温书义、李长山《地方综合年鉴突出地方特色六要》一文,论述了编辑部如何通过把握本地独有的特点、全面反映本地的新情况,记述反映时代本质的内容、不断优化年鉴框架结构、加强图片彩页编排工作、拓宽稿源征集渠道,以更好地突出潍坊市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
年鉴的框架结构,即年鉴总体布局,对于年鉴编纂质量至关重要。虽然说年鉴的质量保证,首先要在编纂内容上下功夫,但是如何对编纂内容进行布局,这是框架结构必须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为了突破、为了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年鉴的质量:近期目标是打破千鉴一面的格局;远期目标则是打造一批过硬的品牌年鉴,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由于许多年鉴编纂人员都是方志出身,年鉴深深打上了方志的烙印。要实现创新的目标,就必须变革年鉴“方志型”的框架结构,“领导功劳簿,部门记事本”的官样文章,“只报喜,不报忧”的惟上主义等现状。年鉴创新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几乎涉及年鉴编纂的各个领域。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年鉴编纂的经历,从年鉴的采编与创新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一、在采编的手段上要具有创新精神由于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题目,首先是两任会长的提倡,老会长尚丁提出我国年鉴要编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现任会长许家康提出要创建年鉴学学科体系;第二是中国年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年鉴研究会高举创新的旗帜下,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是提出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这个历史任务的时候了。年鉴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铸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  相似文献   

11.
《云南经济年鉴》执行总编许太琴《与时俱进 铸造精品——对<云南经济年鉴>创新发展的思考》一文,从对框架结构、篇目内容和编撰方法的调整,更加注重年鉴的专业特色和装帧版式设计等方面,介绍了2002年卷《云南经济年鉴》在改革创新上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的历史时期,各级综合年鉴要继续生存与发展,创新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创新,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这些基本的东西不仅不能丢,而且应进一步强化。特色性、信息量、时效性是各级综合年鉴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一、凸显特色性是综合年鉴实现个性化的必由之路 地方综合年鉴是一地的地情书,反映的是过去一年内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试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特色的认识误区》一文认为,特色并不是年鉴框架表现形式的基本要求,目前创新年鉴框架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尚未实现突破,强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应是地方综合年鉴框架创新的规范轨道。简言之,年鉴框架的创新要从资料检索途径和框架分类的科学性上寻找突破口,使年鉴框架设计更加人性化,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年鉴贵有特色,特色贵在创新,创新源于生活、源于编纂者的精品意识。《临安年鉴》在连续编撰出版7部后,在第8部中尝试搞“特事特编”,效果颇佳。一、“特事特编”要抓要事,与政府工作接轨地方性综合年鉴是政府主办的,因此,要  相似文献   

15.
把握时代脉搏 体现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以“创新”为号召,努力促进年鉴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成为每个年鉴界同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年鉴的创新不仅是通过框架、内容、个性、特色上的创新,还有彩版征集方面思路、方向上的创新,更要通过出版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达到促进年鉴的生存和发展,拓展年  相似文献   

16.
专业年鉴作为记述部门文化年度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专业年鉴的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又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在创新中,要围绕"新"字(新情况、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坚持做到"四特",即体现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特征、记述专业特点、表现年鉴特性。通过创新,使专业年鉴在部门文化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陈仁礼《城市年鉴要走在开拓创新的前列》一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从找准定位、显示特色和在突出强项和优势的前提下,适当充实内容两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大城市年鉴的创新力度,分析论证了机制创新是城市年鉴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正在出版的县(市)综合年鉴约500余家,其中不少县(市)级年鉴办得有声有色、颇具个性和特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县(市)年鉴必须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惟本本,不抄模式,不循陈规,敢闯敢试,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1.框架结构的个性化问题。县(市)年鉴首先要突破地方志的框框,真正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从当地的实  相似文献   

19.
一、年鉴条目创新的主体 要实现年鉴条目的创新,需要从编辑部和撰稿人两方面入手。编辑部要研究读者需求,研究市场变化,使自己成为市情地情的资料库,年鉴编辑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特别对当地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和当年度的工  相似文献   

20.
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年鉴》常务副主编刘瑜《年鉴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年鉴的生命所在》一文,紧密结合《南京年鉴》编纂工作的实战,介绍了通过不断调整框架结构,不断增加实用性内容,不断缩短出版周期,不断提高年鉴队伍的素养,在打造精品年鉴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