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是研究人性与社会过程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实验室".R.帕克的这句话反映了第二代芝加哥学派对待城市的基本态度.芝加哥大学成立于1892年,当时芝加哥正迅速地变成一个"黑暗的开放、堕落的城市".城市发展初期的社会问题成了芝加哥学派社会学不可缺少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教材.在芝加哥大学成立后的第二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查尔斯·W.斯宾塞就曾说过,芝加哥对于城市研究来说是个理想的实验室,对芝加哥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美国文明.1902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有关社会学的教研大纲中明确写道:芝加哥市在世界上也是最完整的社会实  相似文献   

2.
E·拉兹洛其人及其著述E·拉兹洛(Ervin Laszlo)是研究系统论的美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系统思想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继L.冯·贝塔朗菲之后在美国推动“系统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E.拉兹洛是美籍匈牙利人,1932年生。1947年在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63年在瑞士弗赖堡大学任哲学副研究员。1968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获文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3.
1—a,关于文化学说评价之价值观问题,我要从一篇权威性的论文的观点谈起。 N·E·Bowie提交给以“哲学与现代科学世界观”为中心议题的第十六届世界哲学大会的论文,题名为《价值在科学中的地位》。作者自称“这是一篇极为复杂的论文。”是的,作者想从现代科学意义上,去阐述有关价值哲学的几乎所有实质性问题,如此,它自当是“极为复杂”的了。因此该文涉及到价值本质、价值判断的实质和意义、价值判断的根据、目标和价值判断的关系、科学在价值判断中的地位,等等问题。但是,很可惜,N·E·Bowie这篇文章却充满着既非现代又不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西方军事哲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军事理论家和军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研究和评价克劳塞维茨的军事哲学思想,而是从多方面对核时代的战争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将亨利·E·埃克尔斯的《军事概念与哲学》一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军事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范畴体系.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研  相似文献   

5.
1979年2月8日美国《纽约评论》刊载的这篇书评,评介德国学者沃纳·松巴特的《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一书.这本书作于本世纪初,后来由帕特里夏·M·霍金和C·T·赫斯本兹译成英文.全书共187页,由M·E·夏普出版社出版.书评除介绍松巴特对于为什么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主义的力量却十分弱小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并进一步分析和评论美国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历史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据法国《世界报》1982年4月29日报道:美国小说家W·R·伯内特于4月25日在美国逝世,终年82岁。W·R·伯内特1899年生。他写的两部小说《小独裁者》和《当城市沉睡的时候》使他一举成名。这两部小说都是由法国加利玛出版社出版的,发表在《祸不单行》丛书中。他是一名写侦探小说的“古典作家”,同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写的其他小说还有:《铁人》、《伶俐棕色的狐狸》、《广阔世界》和《有来才有往》等等。伯内特在去世前完成的第35部小说《再见,芝加哥》,最近在美国出版,并迅即为《祸不单行》丛书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学的由来及其传统科学社会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从知识社会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社会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创始阶段。19世纪30年代,当孔德(AugusteComte)创立社会学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知识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19世纪未,迪尔凯姆(E·Durkheim)通过探讨知识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范畴的起源及其与原始社会结构的关系,开始建立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到20世纪20年代,舍勒(M·Scheler)和曼海姆(K·Manheim)正式提出“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它才作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8.
边缘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边缘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第三世界内部的贫困化,它是60年代期间在拉丁美洲学术界产生的。“边缘化”(Marginality)一词首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于2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通婚或移民,那些处于两种文化边缘上的人常经受着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他们在种族或文化团体中的成员关系模糊不清,因为他们既不能被这个种族或文化团体接受,也得不到另一个种族或文化团体的欢迎。后来,这一边缘化概念被进一  相似文献   

9.
李三虎  李燕 《探求》2013,(2):27-35
洛杉矶学派以边缘拉动中心(洛杉矶模式)发展挑战芝加哥学派较早提出的中心带动边缘理论(芝加哥模式),表明前者代表新经济的分散空间形式,后者代表旧经济的集中空间形式,但后芝加哥学派从当代芝加哥的空间发展情形出发,将芝加哥模式和洛杉矶模式还原为集聚和扩散两种更具普遍意义的空间组织形式,认为洛杉矶在都会区的整体分散中包含局部的空间集聚,当代芝加哥则是从整体集聚走向整体分散和局部集聚相统一,因此与洛杉矶学派单纯主张分散或扩散的城市形式不同,强调空间集聚在当代全球城市意义上仍然有着更加独特的优势.如果将芝加哥模式和洛杉矶模式分别看作传统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典型例证,那么洛杉矶—芝加哥之争对广州的启发式叙事就在于,在战略上需要将所辖区域理解为大都会区,既要在全球化中追求中心再造和以边缘带动中心发展,又要在本土意义上追求传统呈现和内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历史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全都不再偏爱有历史规律这种想法。E·费尔斯提出,似乎不可能有这样的规律(1980年)。遗憾的是,他没有明确地具体说明,我们通常把什么当作历史规律,这就削弱了他的论证。费尔斯又不明智地把包含在历史阐述中的任何普遍性都看成是历史规律,而他又没有提供通常用来区分历史规律和非历史(譬如说社会学和经济学)规律的标准。然而,不仅G·伯格曼早已提出了这种标准(1957年),而且正如我想表明的那样,L.劳丹已经推荐了一条够标准的历史规律(1977年),它不仅满足伯格曼的条件,而且原则上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山 《求是学刊》2008,35(1):133-137
罗伯特·E.帕克是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创建人之一和领军人物.20世纪初帕克深入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对当时城市外来移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提出了种族关系周期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距离"和"边缘人"理论.帕克的研究由此开创了城市社会学之先河.他非常关心外来移民同化问题,通过调查认为.族群社区和外文报刊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融合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定量管理阶段企业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做为一门科学,也有着它自己的发展过程。按其阶段分为:个人管理,中心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超目标管理,按其方法分为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管理科学,现代管理;按其发展年代分为始于十八世纪末叶的传统管理,1930年至1930年间泰勒(Frederick W·Tayor)吉尔勃斯夫妇(Franek E·and Lillian M·Gilbreth),易默生(Harrington Emerson)甘第(Henry L·Gant)倡导的科学管理,1930年至1940年的组织管理,1940年至1950年的目标管理,1950年以后的管理科学,近年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在管理的思想理论方面,麦克班卡(Douglas Mc Gregor)在其《企业人性面》中,将传统管理概念称之为X理论。X理论,  相似文献   

13.
直至最近,城市社会学在大多数英国大专院校中地位并不重要。尽管鲁思·格拉斯、彼得·威尔莫特和诺曼·丹尼斯等少数研究人员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城市社会学家们似乎能在这个学科的边缘上占据一席就心满意足了。他们致力于对不同地区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这门学科首次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克伦理学》中独立成型、而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才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性。以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为标志,元伦理学思潮兴起。元伦理学家们通过对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对伦理学的性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首先,他们都反对传统规范伦理学,认为传统规范伦理学无法逃脱“自然主义的谬误”;其次,在关于伦理学是否一门科学的问题上,直觉主义持肯定态度,而情感主义则反之。黑尔分析了道德判断中的祈使部分和陈述部分,提出了他的普遍规定主义主张,预示着元伦理学在反省自身之逻辑基础之后向规范伦理学回归的倾向。维特根斯坦则严守语言所能言说的界限,而将伦理学的问题归于神秘领域。  相似文献   

15.
张品 《社会工作》2011,(4):78-81
跨学科研究是城市社会学学科建构的重要途径.由于城市社会的多系统性,学科划分的局限性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取向,城市社会学自诞生起,经历了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学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的政治经济学思考,以及当下多学科综合的微观研究.城市社会学依据跨学科研究特定的方法和路径,知识存量不断丰富,交叉学科得到发展,学科结构日趋完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为那些行将就木的人们工作已经两年了,可一想到自己的死,我还是怕得要命。对于这一自相矛盾心理的解释或许可以归结为我的潜意识:那就是我希望通过从事临终关怀工作,使自己对死亡能够淡然处之。 当我的朋友埃达·阿丁顿拉我参加她在芝加哥开办的临终关怀医院时,恐惧与决心的冲突达到了极点,使我迟迟下不了决心。  相似文献   

17.
芝加哥舞女、中国洗衣工与北平囚犯:都市中的陌生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虹 《社会》2005,33(4):1-25
本文指出,受齐美尔“陌生人”命题启发的“边缘人”概念,体现了形式社会学与美国实用主义在芝加哥学派理论中的交融,并催生了以考察个体生命史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二十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学者运用生命史的视角对三类都市陌生人(芝加哥舞女、中国洗衣工与北平囚犯)的研究,本文考察不同人群的新旧历程及其进入都市新生活的不同状态。研究发现,无论是身处异国的中国洗衣工,还是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生活并沦为罪犯的中国农民,都不能以“边缘人”抛弃乡土与家族的个体化方式进入都市生活。文章最后尝试以帕克对“文明”的讨论来解释现代个体进入都市生活时呈现的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84年,G. 阿尔塔博分析和探讨了都市人种学研究的三大趋势:重点研究不同国家的移民聚居现象的都市人种学;继承芝加哥学派传统,主要通过对比乡村或传统社会的群居性,研究城市中的人际关系准则的都市人种学;侧重研究城市居民想像出来的事物的都市人种学。这篇研究论文的发表先于其他持不同观点的人,如C. 佩托纳探  相似文献   

19.
张品 《社会工作》2011,(8):78-81
跨学科研究是城市社会学学科建构的重要途径。由于城市社会的多系统性,学科划分的局限性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取向,城市社会学自诞生起,经历了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学研究,新城市社会学的政治经济学思考,以及当下多学科综合的微观研究。城市社会学依据跨学科研究特定的方法和路径,知识存量不断丰富,交叉学科得到发展,学科结构日趋完善。展望城市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学科被整合进来,城市社会学的学科框架会更加丰富和复杂。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城市的产业转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重组正在改变着不同国家的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不同区域的城市功能更多地受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的影响,一些区位优越、聚集效应显著的大城市率先成长为全球城市网络中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城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城市体系的演变以及功能重构。本文以全球性城市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型理论为出发点,以纽约、芝加哥和东京等典型全球性城市为案例,对比分析其产业结构从传统到现代意义的转型,并对我国全球性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