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梧槐  楚扬 《劳动者》2004,(8):12-13
一个被判了7年的罪犯,服刑3年后越狱脱逃,在躲过了警方12年的追捕后,却于2004年6月18日回监狱投案自首,是什么让他幡然悔悟?互联网,一个神奇的网络让他良心发现?  相似文献   

2.
12年前,重庆男子贺晓冬与女友孙仲兰正处于再婚恋爱观察期,孙仲兰的前夫张大龙却突然患病致瘫。贺晓冬不仅没有反对孙仲兰回去照顾前夫和孩子,还义无返顾地与女友结了婚,一起承担起了照顾妻子前夫的重担。12年来,他先是冒着各种流言蜚语和阻止,举家搬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张大龙家里;刚拿到拆迁的新房后,他又将卧床不起的张大龙接到自己的新家,精心照顾、共同生活。12年来,原本下岗的他因为一次次请假送病危的张大龙去医院抢救,不得不一次次面临重复失业……  相似文献   

3.
陈某是四川一建筑公司工人。2003年4月他在施工中负伤。公司把他送往医院救治,医院在他体内固定了钢针。要一年后取出。一个月后陈某出院休养。2004年5月陈某再次住院做手术取出钢针,两次住院期间的医药费均由单位借支。陈某在2004年第二次出院后。通过向劳动保障咨询,得知自己工伤认定已过时效。他申请伤残鉴定,2004年9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为伤残七级。  相似文献   

4.
幸福     
向军 《新劳动》2002,(18):34-35
长水在某局只是一个小职员。一天下班后,他在县城的公园里游玩,无意中发现局长也在公园游玩。他想过去跟局长打扫呼。局长向他笑笑,摆摆手,意思是各玩各的.互不影响。长水就不好意思走近局长。可他心里总像装着什么.不时拿眼角朝局长这边瞟。  相似文献   

5.
<正>问:张某是一家私营小型碎石厂的工人,患有"尘肺病"多年,一直坚持边治疗边工作。前不久,劳动中突然病情加重,昏倒在工地。送医院连续抢救四天四夜后死亡。事后,用人单位以张某是突发疾病,抢救四天四夜  相似文献   

6.
平时就爱开玩笑的李某在上班时间“突发奇想”.将一枚吹型沙用气管(即气泵)插进工友王某的肛门。顿时,王某的肚子一下就肿胀起来,脸色也变得苍白,接下来整个人失去知觉。这一插,导致王某肠穿孔并伴有腹膜炎,经抢救,王某脱离危险。因是上班时间发生的“意外”,王某认为自己的受伤属于工伤.当劳动保障部门作出不认定工伤决定后.王某将劳动保障部门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7.
在没有见到傅兴海以前,觉得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到家乡后开办了一家健身房,年收入还算不错的创业青年。近两个小时的交谈后,才发现他的经历甚至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资深设计师,开朗豪爽阳光上进,别看儿子都快三岁了,还依然童心未泯,喜欢玩具,尤其是遥控玩具。
  他从小就爱捣鼓玩具,经常把玩具拆了装,装了拆,父母说破嘴皮愣是改不了他这个“坏毛病”。有一次,父亲给他买了一个带跑道的火车,他一回到家就坐在地板上,愣是把火车拆得七零八落,好在父亲懂得七八岁的孩子也逆反,就忍着没发火,躲在书房里静观其变,他就想看看这孩子究竟能倒腾出个啥模样。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他竟然把火车装好了,父亲一激动,带着他就去了附近商场,让他在玩具区随便挑选。  相似文献   

9.
天堂行板     
宋朝 《新劳动》2002,(20):37-38
我想应该有天堂。因为人离开这个活生生的世界后,什么都没有了实在是残酷得让人难以接受。应该有天堂,让人的灵魂在那里安息,在那里延续,在那里继续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接受子女对他的感激和孝顺。  相似文献   

10.
刘辉 《劳动者》2004,(7):30-30
据一位赴美访问学者介绍,美国人做生意时为顾客着想的态度着实令人惊讶。他在蒙大拿州一个小城波兹曼(Bozman)的一家文具店看中了一架打印机,当他正准备付钱买下来带回中国时,那位售货的小伙计得知他是从中国来的以后,就马上对他说:“我建议你不要买,因为这些都是中国生产的,你回国后买肯定比这里便宜。”为了使他相信,伙计还特地把那架打印机翻了个身,让他看出产地牌号。他确实感到很惊讶,售货的小伙计为什么那么为他考虑?做成这样一笔生意,对他和公司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11.
梅先生上班三年,用人单位第一年没给他买社保。现在,梅先生被单位辞退后,他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他第一年的社保费用,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输了;到法院起诉,也输了。成都市中级法院终审认为,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只有一年,梅先生在3年之后才申请仲裁,是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对此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5月13日傍晚,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员工李渊(化名)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前段时间他就有些不舒服,但还在连续加班,甚至在他死后很久,他的工作QQ还挂在线上。15日,搜狐公司17173网站一位年轻员工,也因为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年轻白领的突然死亡,网上很多人将其归因为"过劳死"。但我国目前劳动法规中,并没有"过劳死"概念,员工的死亡、伤害,应由企业承担责任的只有工伤(包括视同工伤)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人们都习惯在早餐或下午茶的面点上抹上果酱,所以果酱是家家户户的必备食品。有一个14岁的英国男孩,他只知道外婆做的果酱好吃极了,到底是怎么做的他不清楚。一天下午,他看见外婆准备做果酱,于是在一边用心地观察外婆的一举一动。整整一个下午,他终于学会了外婆的“秘方”。后来家里每逢做果酱他都主动请缨。一段时间后,男孩觉得自制果酱的口味应该改进。于是他去超市选购了更多的水果,他要做出与众不同的果酱!男孩很聪明,做出的果酱五颜六色,口味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江油市在“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江油市劳动保障局干部职工在局党组的带领下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一面抢救群众、服务灾民,一面竭力恢复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帮助受灾基层平台重建。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某化工公司职工陈某一直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6月,陈某上夜班时不慎掉入槽钢罐中吸入大量氮气后昏迷不醒。公司将其送医院抢救,用去医药费4万多元,但陈某未能苏醒,公司并不再为其支付抢救费用。陈某家人要求公司继续抢救,但公司称陈某是该公司临时工,除非陈某家属与公司签下"化工公司一次性付陈某家属25000元,无论陈某能否苏醒,均不再与公司有任何关系"的书面协议。因救人要紧,急需巨额医药费,陈某家属在协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90后大学生不一样的是,罗孟奇周一至周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上课,在周五至周日,他则会在重庆当老板。
  他在泰语专业读大一时,就先师哥师姐们一步开了网店,利用自己熟悉泰语的特长,帮人制定泰国游攻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90后开始进入社会,如同当年80后创业一样,他们开始受到更多来自资本市场的关注,作为近年来在90后创业圈声名鹊起的创投团队成员,IDG资本合伙人李丰与年轻创业者打交道最多,同时也是他主导了很多起针对90后创业者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橘子 《劳动者》2005,(12):40-41
律师简介:姚子奇,陕西九州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原籍北京,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三岁时随父母来到西安。1975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陕西电影机械厂,做了四年零九个月的机械工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姚子奇幸运地考入陕西经贸学院法律专业,成为文革后首届法律专业毕业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八年间,他在陕西省警官学校任教并担任法律教研室主任. 自1985年起,姚子奇在西安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任兼职律师。1991年起在西安市涉外经济律师事务所(现陕西九州同律师事务所)任专职律师至今.期间,姚律师曾于1990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脱产学习英语并于1991年赴新加坡在当地律师事务所和法院进行长达数月的交流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刘燕 《劳动世界》2016,(10):40-40
他是一个“流浪汉”,一个冒险家,一个商界赌徒,但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杰出的管理者,一位叱咤风云的石油大亨。
  他从小就具有冒险和开拓的精神。11岁那年,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用平常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下了明尼荷马公司的100股股份,成为了父亲的合伙人。精明的他认为,零花钱只会越用越少,最后一无所有,要想得到用不完的零花钱,那就只能钱生钱,而投资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自从父亲的明尼荷马公司进入石油领域后,股票价格直线攀升,他从中赚到了不少零花钱,也体验到了冒险带来的巨大好处。  相似文献   

20.
王丽 《劳动世界》2016,(22):50-51
于起为是一家外资银行的副总裁,年薪百万,平时住豪华公寓,出入名车代步。自打太太怀孕后,他便开始了寻找干净无污染蔬菜的征程。女儿的一次中毒,让他痛下决心,辞职去创建生态农场。他用“自然农法”,还原着蔬菜最本真的味道,给千万家庭带去绿色健康的食材,同时也还原着他最初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