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0月上旬,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全国《资本论》第五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资本论》与当代”为中心议题,组织与会者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前夕,1983年2月24日至3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五十名代表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全国第二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代表们以《资本论》为主线,联系国内外重大经济问题开展讨论。会议收到论文及资料约四百篇。现将主要学术观点介绍如下: 1、关于社会再生产问题。会议主要讨论了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划分标准和生产资料生产是否优先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6—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资本论》与当代。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事《资本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研究论文、论文集和资料等共117篇。省委副书记顾金池、经济学界老前辈彭迪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代表们本着百家争鸣、各抒已见的精神,围绕着《资本论》与当代这个中心议题,对国际国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已于4月8日在南京成立。出席会议的第一批会员共32人。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通过了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会,建立了组织机构。同时也交流了学术论文20多篇。会议首先由南京大学经济系王心恒同志报告了这次会议的筹备经过。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是从去年5月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筹备会议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教学会议的推动和影响下开始酝酿。由南京大学经济系、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南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召开的《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8日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广东省理论界的2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劳动价值论及其在当代的运用。卓炯认为,在《资本论》体系中,劳动价值学说贯彻始终,必须高度重视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商品货币范畴,首先要把它当作劳动范畴而不是所有制范畴来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生产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私有制产生和灭亡都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经济主体和物质利益都应该包含在社会分工概念之内。经济范畴和经济概念都有一般和特殊二重性。梁钊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论,发达商品经济的共同点是:在劳动价值论基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南京举行了第四次讨论会。出席会议的共有六十多人,这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传达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的精神;二是就《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展开学术讨论;三是进行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杜闻贞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指出了中心议题和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资本论》研究会于12月6日至10日,在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党校举行1983年学术讨论会。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郑广智作了题为《贯彻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清除精神污染》的报告。 会议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创作史,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等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现把讨论中的主要学术观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不仅是我们观察、分析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有其现实指导意义,下面仅就《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问题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南开大学经济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天津市社联和天津市《资本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批判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转形理论(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的攻击”专题讨论会于1984年2月10日至16日在南开大学举行。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第一次就马克思的“转形理论”进行专题讨论。来自全国12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和后起之秀,以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31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 0多年来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西方国家的学者对作为《资本论》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更多地持否定态度 ,而维护劳动价值论者对反对者也给予了针锋相对的批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 3 0年代 ,西方学者大肆攻击、篡改、歪曲和诽谤《资本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凯恩斯、伯恩斯坦等 ;第二阶段 ,从 2 0世纪 40年代到 60年代中期 ,西方学者开始对《资本论》进行解说 ,总体上承认其科学性 ,但在具体问题上往往否定之 ,并企图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来解释马克思的基本理论 ,代表人物有…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一部开创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伟大经典著作。《资本论》内容浩繁,理论精深,方法辩证,令人体味无穷。就其主要研究对象来说,《资本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用以毕生精力而论著的代表著作,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叙述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点的基础”。所以,列宁曾经也把《资本论》称之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见,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给我们启迪和教诲,而且在许多基本理论方面,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导。正如斯大林所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而且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资本论》创作史组第二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和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草稿)》。 会议认为,这部《手稿》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手稿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重要的准备著作。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批判,写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史”。这就是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的《手稿》部分;《手稿》的其余部分编入《马克  相似文献   

13.
<正> 山东省《资本论》研究会1983年年会于去年12月1日至3日在济南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75人,提交论文23篇.会议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同志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刘炳瑛同志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这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会上不少同志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和设想,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并探讨了二者的相互关系.2.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不少同志认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与德阳市《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不久前在德阳市联合举行。会议围绕《资本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重点研讨了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四川社科界》2004,(1):32-32
2003年11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与中共绵阳市委党校联合,在绵阳召开了以“《资本论》与‘三个转变’”为主题的年会暨理论研讨会。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省委党校和四川各市州党校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17名代表提供了学  相似文献   

16.
陈征教授的《<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一书已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1996年6月出版的《陈征选集》的续编,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的论文52篇。该书是陈征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对《资本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反映了这位年逾古稀的《资本论》研究专家的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马克思《资本论》最重要的结论,就是要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理解。近年来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重又引起讨论,意见亦颇分岐,因此,我以为,弄清《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对我们进一步讨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以其完备而科学的知识体系与完美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在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然性。《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它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它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结合的典范,它不仅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而且也在论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同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以其所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影响,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周可 《学术论坛》2022,(4):50-58
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导读割裂了《资本论》的政治维度与理论维度,在实践中容易导致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在理论上也站不住脚。马克思本人的提示和当代学者的政治式解读,都揭示出《资本论》商品篇与阶级斗争的紧密关联。虽然《资本论》商品篇没有直接讨论现代社会的阶级斗争,但其中的阶级叙事表现为:一方面,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暗含着现代社会阶级理论的前提预设,勾勒出作为商品占有者的个人所具有的独立、自由、平等和所有权等特征;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商品交换关系的人格化、社会分工体系的作用,以及商品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揭示了商品占有者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关系。内含于价值理论的阶级叙事构成了《资本论》阶级理论的逻辑起点,划清了与资产阶级理论家的现代阶级理论的界限,因而具有理论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第四卷是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的详细的批判史。在《资本论》第四卷中,马克思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在《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中研究的许多问题。但是,限于理论部分体系的需要,第四卷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理论部分三卷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部分三卷分析的角度有点差异。《资本论》第四卷关于生产劳动、精神生产等重要观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