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确实提高 “为交际而应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者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形式外, 还应该注意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该文从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来阐述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其导入的方式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思维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既教语言又教文化的过程。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因文化思维差异往往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受阻。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审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关系。结论是英语教学应加强文化因素教学,排除母语干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语境与社会文化语境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初步确定其构成要素。文章还分析了社会文化语境各要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提出学习时兼顾语篇内语境、学习者的认知语境,设计和评价时充分结合语篇的情境语境和交际的生态语境,将学习者置身与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特定的语言学习语境中。  相似文献   

4.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侧重语言本身的教学,往往无暇顾及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造成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误解,甚至冲突.为了让语言学习者把握完整的跨文化体系,本文着重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交际的不同内涵以及如何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末 ,在教学与文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 ,社会语言能力与文化紧密相关 ,外语教学必须教授文化。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讨文化教学既能提高外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 ,又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提升国家传播能力、建构国家文化形象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闻媒体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窗口”和“中国故事”的“诉说者”,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China Daily文化报道的话语模式的研究为外语学习提供了启示。基于China Daily文化报道的话语模式所提出的“文化—概念—语言”三维习得互动指出了语言习得、概念习得和文化习得的缠绕关系,旨在提升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化导入”这一概念是在80年代末提出的。文化导入的基本含义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语言结构的规律外,还适宜地、有计划地导入与所学语言密切相关的、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知识或文化内容,使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构造和使用中所潜藏的文化内涵,以及目的语的使用所必须遵循的文化规约,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逐渐转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可以顺利地与目的语人们交流沟通。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文化导入的意义1文化与语言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和交际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语言的功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双语教学"并非"文化入侵",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环境下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文化教学是外语界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跨文化交际理论、“三点”模式理论和激进教育思想是构建多元文化环境下语言文化教学新策略的理论基础。在语言文化教学实践中,语言文化教学工作者先后尝试和实施了第五维面和话语分析,文化多面性与文化学习图式论、语言文化教学四部曲模式和多元文化互动等教学方案与策略,从而发展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儿童时期能够轻松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态度与动机、焦虑状态、年龄因素等方面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语言交际中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由于与母语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因而对语言学习者产生干扰作用。学习者的语言及语用能力不过关,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均是造成负向迁移的主要原因。同时,多年来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和心理学的影响,许多外语教师把语言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而忽视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学生语言交际中的负向迁移现象。因此,外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加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处理好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也要加强文化教学,弄清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尽量减少和避免负向迁移。  相似文献   

12.
从学习者视角探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基于网络英语写作教学个案中的"社会学习"经历。数据表明,学习者从该课程的社会学习中不仅通过交互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实现了课程设计者的设计初衷,取得了一些非语言方面的成果。该课程设计中的社会学习过程具有实证意义,社会文化理论在语言教学一线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习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而如何使用学习策略又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处境和语言能力等。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和交际的关系,并指出了学习策略的使用应该是学习者的有意行为,以及对学习者进行策略使用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家Bialystok曾指出显性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层中,隐性语言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中[1].语音知识在语言学习者潜意识中不断内化,转变为隐性的语音意识,它受学习者语言学习环境、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语言是最直接、最准确、最全面、最具体的传播文化的手段,是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直观体现.语音是语言的基础,也是研究文化的要素[2].罗常培在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曾指出"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文化的变迁有时也会影响语音和语形.[3]"作为语言的物理和生理基础,语音与文化同样有着密切联系,体现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轨迹.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外语学习者具有使用所学外语与其本族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文化知识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听与读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及交流能力。因此,文化教学在外语语言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知识的教授不仅限于外语文化知识,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国文化知识的灌输,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外语学习者才能够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与外国人进行得体交流。所以,文化教学在外语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文章提出了一些文化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化与思维定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阐述语言、文化与思维的辩证关系,指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又受到语言的影响,形成某种思维定势。文章还探讨了母语思维定势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负效应,并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英汉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从时代性、民族性和语境性三个方面比较分析英汉委婉语的文化个性,探求中西文化的异同。在翻译委婉语时,要准确把握其语言规则、语境和个性文化,做到文化的移植,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不断国际化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多元化文化理解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要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外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牢固的语言性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即跨文化交际能力。鉴于目前大多数学习者和教师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目的出发,着重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因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日语教学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强弱,不仅反映出一个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天赋的高低,更反映出其对社会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而如对日本语言文化了解不多,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当两种文化表述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容易根据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常常先入为主,从而产生误解。因此,日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只理解语言形式的表面意义上,要特别强调其文化背景,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尽可能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费解和不快,以达到交际的具体目的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初级汉语教学与文化内容初探何重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课中深化所含及的中国文化内容,同时专门系统地开设中国文化课,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很低,如何适宜地扩展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内容?就这个问题,本文着重从学习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