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毛传》全名《毛诗诂训传》,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训诂传注。对后世的训诂传注和训诂专著,均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毛传》的作者究竟是谁?诸说不一。《汉书·艺文志》云:“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又《儒林传·毛公》云:“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都语焉不详。到了三国时代,吴国的两位学者陆玑和徐整对此才有了较详细的叙述。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之为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  相似文献   

2.
陈云豪 《殷都学刊》2012,33(4):73-79
《毛诗诂训传·唐风》残卷,为初唐写本、奈良朝钞本,现藏日本东洋文库.今存113行,大小字约2200字.所存内容为《毛诗唐风》中的《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八首诗及《毛传》与《郑笺》.本文在详细介绍此写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试以该卷为底本,取阮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四部丛刊本《毛诗》及敦煌本《诗经》进行校读.以期对该写卷的价值,特别是对诗经研究的价值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翻开《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的道家类,有下面的记录: 道士成玄英注老子道德经二卷,又开题序诀义疏七卷,注庄子三十卷、疏十二卷。 这就是说,作为道士的成玄英,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著述有《注》二卷、《开题义疏》七卷,关于《庄子》的著述有《注》三十卷、《疏》十二卷。在庄子疏十二卷的后面附有小注,极简略地叙述了成玄英的经历。小注说: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诗·卫风·木瓜》是一首优美的古代民间情歌,全文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对于“木瓜”一词,《毛传》解释道:“木瓜,?木也,可食之木。”《尔雅·释木》说:“?,木瓜。”郭璞注:“实如小瓜,酢可食。”陆玑也说:“?,叶似柰叶,实如小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投我以木瓜”下)以上都只解释了“木瓜”一词,而未训?“木桃”、“木李”。  相似文献   

5.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出于《诗·卫风·氓》。其中“复关”一词,众说纷坛,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毛诗诂训传》解为:“复关,君子所近也”。朱熹《诗集传》解为:“复关,男子之所居也。不敢显言其人,故托言之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解为:“男子所居之地”。此三种解释可集为一义,即:“男子所居之地”。 第二种:陈奂《诗毛诗传疏》解为:“复,反也,犹来也。关,卫之郊关也。”《集疏》释为:“复关,犹言重关。近郊之地,设关以讥出入,御非常。”  相似文献   

6.
《毛诗》《传》、《序》作者考滕福海《毛诗》之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又叙其渊源云:“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  相似文献   

7.
《毛诗正义》“疏不破注”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按照海太宗“疏不破注”的原则,以《毛诗传笺》为准绳,以隋刘焯、刘炫的义疏为稿本编撰而成。一般认为《毛传》、《郑笺》都是《孔疏》“疏而不破”的“注”,其实不然。所谓“疏不破注”,不是“疏不破传”,而是“疏不破笺”。举证有六:《笺》标新立异处,《疏》极力圆通之;《笺》泥于诗序处,《疏》极力附会之;《笺》以兴为赋处,《疏》极力敷衍之;《笺》援礼入诗处《疏》极力申述之;《笺》误说意旨处,《疏》极力弥缝之;《笺》考释欠妥处,《疏》极力曲全之。总之《郑笺》之阙失,亦《孔疏》之阙失。  相似文献   

8.
清代《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在名物训诂研究上,至乾嘉时代有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等三大名著传世。在清初三大家中王船山《诗经稗疏》在训诂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开清人《诗经》名物训诂研究之先河,此书对前贤故训能择善而从,又不因循守旧,钩沉辨谬,探赜发微,订正古注,补证成说,在继承中有发展,在训诂实践上有新说,在训诂理念上有新见,皆足以启迪后学,实为体现王船山《诗》学造诣和成就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敦煌写卷S.4400正面所写《敦煌王曹镇宅疏》,是宋初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敦煌王曹延禄因居宅之“百尺池畔,有地孔穴自生”而恐惧有灾祸生于宅内所举行的斋醮仪式上所用的文字,写卷缺题。对于该文,前人曾做过校录,其中主要的有:刘铭恕《斯坦...  相似文献   

10.
李树军 《学术界》2024,(1):175-181
魏源《诗古微》有两种版本,一种是道光初年刻二卷本,另一种是道光二十年二刻二十卷本。《诗古微》初刻本与二刻本关于《诗经·国风》次第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其初刻二卷本《国风》次第不同于《毛诗》《左传》和《诗谱》,是一种全新的顺序,在二刻二十卷本中,魏源放弃了这一次第,而借鉴了郑玄《诗谱》的次第,并对其义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魏源《国风》次第研究前后的差异与其今文经学理论的探索密切相关。魏源《诗古微》关于《国风》次第的研究对于现代的《诗经》学研究仍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诗谱》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毛诗》作笺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问世时曾被治《诗》者广泛征引 ,后传本浸佚 ,北宋欧阳修对其残本进行过补订工作。至清代 ,诸儒又根据欧阳修的补亡谱重加厘定 ,从《毛诗正义》中辑出《序》及《谱》文 ,并据经疏、《释文》及类书所引加以校订 ,即今所见到的各种辑佚本。《毛诗谱》将《诗》三百篇分国置谱 ,分述各国之地理方位 ,并追溯其政治源流 ,体现了郑玄“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的解诗思想 ,及“念述先圣之玄意 ,思整百家之不齐” ,发显学术济世致用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历代齐诗辑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汉代治《诗》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以齐诗的著述为最多,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诗经齐诗》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八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共计一六○卷。而鲁诗共八十一卷,韩诗共七十八卷,毛诗共五十九卷。从著述的数量上足可反映出西汉齐诗学繁荣。然而,从四家诗的流传来看,除毛诗得以传到现在外,齐、鲁、韩三家先后亡佚,而以齐诗失传最早。《隋书·经籍志》谓:“齐诗魏代已亡”,是以《隋书》已无齐诗著述。  相似文献   

13.
《荀子》引《诗》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一书,在议论之余,每每引《诗经》为证。《荀子》所引《诗经》,与今本《毛诗》相比,文字全同者占大多数,也有少数同于《三家诗》而异于《毛诗》者。这些文字上的差异,大多属于同音或者声近通假。从《荀子》引《诗》中,可以看到荀子对诗句的理解以及他所赋予诗句的新“义”,其实这就是荀子的《诗》学。从文义与《诗》义的关系这个角度分析,《荀子》引《诗》有五种类型。探寻《毛诗》及《三家诗》与荀子的关系,可证《毛诗》确是出自荀子,《三家诗》中,至少《鲁诗》、《韩诗》也与荀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语词、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研究对校释古籍、了解古代的科学文化与考证语言发展的历史以及字典辞书的编纂,都有重要作用。浙江对训诂学的研究,有传统的优势,晚清以来,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浙籍训诂学家,如俞樾、孙诒让、章炳麟、王国维、沈兼士、马叙伦、朱起凤、张相等,留下了《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名原》、《札迻》、《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观堂集林》、《联绵字谱》、《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段砚斋杂文》、《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辞通》、《诗词曲语辞汇释》等不朽的名著。  相似文献   

15.
在汪灏等编集的《广群芳谱》卷二十八“石榴花”条中提到的“脱果法”,其具体内容,可以在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果谱》中见到。这一内容,陈淏子《花镜》卷二和杨巩《农学合编》卷七也有引录。“脱果法”,张宗法《三农纪》卷之五作“脱  相似文献   

16.
有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是从一九五二年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十多年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我差不多讀过两遍,为了从毛主席的书中找解决自己思想問题和工作問題的答案,有四十多篇文章,反复讀过很多次,还經常写笔記、写心得,我讀书写字有許多困难,可是,再大  相似文献   

17.
《黛吟草》附词一卷,沈淑兰撰。沈淑兰,字清蕙,号吴兴女史,浙江吴兴人。归安诸生吴方敉妻。生于顺治九年(1652),卒年不详。(沈淑兰《黛吟草》,沈尔煜序)有《黛吟草》,前有沈涵、申玮、金恺、沈尔煜序。附词一卷,收词58阕。康熙浣花轩写刻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菊窗诗余》一卷,刘慎仪撰。刘慎仪,号菊窗,山东德平人。刘加隆女,举人李图南继室,年二十九卒。有《和雪吟》一卷,有乾隆三十年葛周玉序,徐定邦跋。附《菊窗诗余》一卷,收词10首。嘉庆七年重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绣香居存稿》附诗馀一卷,陈结撰。陈结(约1611~约1692),…  相似文献   

18.
《毛诗》在西汉初兴之际 ,其经本只不过是与《鲁诗》、《齐诗》、《韩诗》、“阜诗”等相似的一种文本 ,其“古文”的简本已不见于西汉有关的文献记载 ,但《毛诗》却历来被列在古文经派。本文拟就《毛诗》“古文”经本何以不可考见及《毛诗》何以归于古文经派这两个问题 ,作一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意象”,应当是“意”和“象”的统一,这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陈应行《吟窗杂录》载旧题白居易所作的《金针诗格》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海之类是也。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白氏把意象统一在“意”之下,但他所标举的“意”更多地具有了“理性”因素,明显地带有  相似文献   

20.
论草窗词     
<正> 周密,号草窗,宋末元初词人。词集有《蘋洲渔笛谱》二卷,《集外词》一卷;诗集有《草窗韵语》六卷。草窗生前盛负词名。著名词人吴文英把他比作张先,洞晓律吕的杨缵称赞他的乐府妙天下。可是到了清代以后,词人和词论家对他的作品却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对草窗的词如何全面而公允地加以评价,就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了。一对于草窗词的评价,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全盘肯定;毁誉参半;全盘否定。浙派词人的观点属于第一类。朱彝尊、汪森所辑的《词综》,选录草窗词达五十七首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