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5年5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林蔚文研究员的新著《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全书36万字,分为百越民族历史概述;人口、土地与社会形态;原始宗教与图腾神灵信仰;社会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百越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影响等六章。书中还配有几十幅插图和照片。这是作者继2003年出版《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之后的又一部研究百越民族历史文化的力作,值得祝贺。 30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层次,《中国百越民族社会与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脱颖而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作者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文献及文物资料, 结合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有关资料,通过对涵盖于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以及越南等地的百越民族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7月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蔚文的新著《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百越民族经济在整个百越民族历史上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越民族著名的水稻种植、纺织业、造船业、铜铁手工业等等 ,更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为中外研究者所瞩目。一个多世纪以来 ,尤其是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百越民族的名称、族源、分布、文化习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有关百越民族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尚感薄弱 ,此前没有一本专著问世。因此 ,林蔚文研究员的这部新著…  相似文献   

3.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代的少数民族,史称“百越”,指明其中还包括有很多族团。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中国民族史》指出在春秋有于越,战国有杨越,汉有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尚有山越。其分布地区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他把“百越”和华夏、东夷、荆吴并列为汉族四大来源。  相似文献   

4.
百越民族绘画史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我国南方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百越人民所创造的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百越民族文化中的美术,也是中国美术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百越美术包括了百越民族的绘画、雕塑、工艺及建筑艺术等方面。本文则专述百越民族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根据百越地区古文化中发现和出土的绘画作品为主,并结合一些有关文献的记载,力求将百越民族绘画艺术及其特色作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并希望得到美术史和民族史的学者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5.
族群源流史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材料、语言学材料等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自然科学的介入则揭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分子人类学在体质人类学的基础上将研究触角深入到基因层面,从而为解码族群源流提供了新钥匙.《岭南民族源流史》一书是分子人类学真正走入人文科学领域的系统性论著,标志着传统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开始进入系统结合的阶段.《越文化发展论》一书同样重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其对於越族源的讨论在材料运用上的综合性以及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都堪称族群源流史研究的典范.这两本专著为我们重新看待秦人源流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5月始创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以来,民族研究所就致力于民族学科建设,历经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青海地区民族学学科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两部风格,出版《青海地方史略》、《青海省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撒拉族档案史料》、《撒拉族史料辑录》、《青海民族史料摘抄》(明实录)、《十族族源讨论集》、《青海民族史料辑录》(上卷第一、二分册)、《民族语文散沦》、《青海民族史入门》、《民族学探索》、《青海少数民族》、《撒拉族政治社会史》、《民族宗教问题论集》、《中国婚俗文化》、《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青海藏族史》、《伊斯兰文化新论》、《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民族理论概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撒拉族史》、《土族婚丧文化》、《撒拉族语言文化论》、《语言心理民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历史与文化》等独、合、参编论著百余部。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民族学学科的发展。“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学科的活动在于现实的需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院、所领导及时调整了民族学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提出: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大民族学”学科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试谈马王堆一号、二号汉墓的族属问题》一文在《民族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之后,引起史学界的广泛重视,认为这是运用民族学资料去研究、解释出土文物迈出新的一步,向考古学和研究民族关系史方面提出了新课题。许多学者在百越民族史,苗、瑶史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作者40 多年来对东北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认识,分别就东北范围的界定、民族史研究内容的确定、东北民族源流、东北民族形成、东北民族分布、东北民族语言、东北民族体质特征、东北民族经济、东北民族文化习俗、东北考古文化族属、东北民族政权史、东北民族关系史等十二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史研究的突破——评何光岳《商源流史》一书傅朗云何光岳著的《商源流史》,1994年1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39章,前21章为94节,后18章不设节、目。连同“前言”,共54万字。何光岳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出版了《楚源流史》、《南蛮...  相似文献   

10.
《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中记载的“鸟田” ,有的学者诠释为“以鸟助耕” ,这纯属误解。本文通过对百越民族谷物起源神话的分析 ,得出”鸟田”、“雒田”研究的新结论 :它们来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鸟、狗取稻种神话 ,原意是指水稻、浮稻和水田。  相似文献   

11.
论湖北境内古越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越族分布地域很广,《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语:“自交址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性,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百越所居之地甚广,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如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和湖南诸省。古人和今人对古越族分布范围的划分是大体正确的。然而,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近、  相似文献   

12.
从同源走向异流的越南百越系民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越南各民族中与古代百越民族存在源流关系的有京、岱依、侬、芒等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数量多,对越南国家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中国与越南除了有山水相连的地缘关系外,还有一些民族具有亲缘民族关系,研究这种亲缘民族关系,对发展中、越国家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百越史研究中,似有个定论,即骆越族是古代越族的一支。但是,综观现有的考古学、民族学材料,并参照史书记载,这个结论似与事实有悖。一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先谈谈史载关于“百越”的界域。《汉书·地理志》注引臣赞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是百越族群分布的大致范围。具体的族称,论者认为是越、句吴、闽越、东瓯、南越、西瓯、骆越等。于越是百越族群中最早见于文献者。《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40年)“于越来宾”。说明至迟在周成王时,于越族与周王朝已有交往。究其实际存在的时间,或可与殷商同  相似文献   

14.
百越民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古代民族的泛称,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后,百越族群便基本消亡。作为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其文化的传承、与中国东南地区、东南亚民族的关系向来是学界探讨追溯的课题。为了总结以往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  相似文献   

15.
论菲律宾的梯田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勇 《世界民族》2001,10(3):61-67
文章描述了菲律宾高山民族的起源、衣食起居、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并从考古学和民族学角度将其与中国百越民族进行了比较.认为,菲律宾高山民族祖先是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高山民族的梯田文化源自中国,是由中国移民带入菲律宾的;菲律宾政府强调民族一体化的政策、外界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因素的变化,使得梯田文化日益商品化,其前途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16.
论西瓯骆越的地理位置及壮族的形成梁敏壮族的先民源于我国古百越民族集团中的西质、骆越,这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学者的共识,但对西瓯、骆越究竟是百越民族集团中的一支或两支以及西瓯、骆越的地理位置却有些不同的意见。①我们认为西瓯和骆越是百越民族中文化和语言等互相...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百越民族史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17—21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汉、壮、傣、瑶、侗、黎等十一个民族的九十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傣族及边疆现代化建设问题”,“百越民族与现代民族关系”和“百越民族文化特点及贡献”。会议共收到了九十篇论文。  相似文献   

18.
无纺树皮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在华南、东南亚至太平洋群岛,是百越先民和南岛语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亚太土著民族志丰富的土著文化遗存,不仅为认识人类服饰全史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认识华南、东南亚、太平洋土著民族史及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亚太土著地带的树皮布文化圈,突显了"百越—南岛"古今文化的源流及其共同体性质。  相似文献   

19.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先秦秦汉散居于我国南方各地的百越民族各支系,其音乐舞蹈颇具民族特色。作为百越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人的音乐舞蹈对当时乃至后世部分后裔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进步,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拟据有关资料,对古代越人的音乐舞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