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语代词分类详尽、用法复杂。其人称代词使用率偏低,表达形式多样,与汉语、英语中的代词用法有较大差异。人称代词的特点及指示代词的多元性恰恰成了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掌握日语代词的难点。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受到了英语、汉语代词用法对其的迁移影响。基于这种现状,对日语、英语、汉语三语代词的分类及功能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学习者易受迁移影响的地方,目的是使学习者能有效利用正迁移,警觉负迁移影响,从而获得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阿泥河”、“哈尼桥”及类似名称均与哈尼族无关。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人称代词虽历经变化,却很少有人称代词既可以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作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本文就古汉语中“伊”字做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其演变过程,指出“伊”有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及“伊”字作人称代词时的移情功能。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成立的中阿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沟通的重要平台,其创造性地构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新范式。中阿合作论坛成立10多年来为中阿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各方面交往的深入发展,中阿合作论坛的相关机制在某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双方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以来,阿拉伯国家联盟内部权力结构面临的重组,域外国家如美国在该地区活动的加强,中国与伊郎、以色列外交关系的处理,对中阿关系和中阿合作论坛的进一步发展均产生了严峻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有必要理清当今阿拉伯世界格局,适时调整相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推动中阿合作论坛向更高水平的合作模式演变。为此,首先,应将国际法作为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点,不仅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国际法,而且还要倡导用国际法来解决双边或地区热点问题;其次,应确定对阿外交的重点国家和区域,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交往;再次,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坚持国际正义;最后,在对阿关系中要进行全面交流,不应仅限于政府间对话。当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中阿合作机制:一是提高中阿合作水平;二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三是重视人文交流,加强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云南丽江泸沽湖畔摩梭人“阿注异居婚”产生的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其对当前人类婚姻家庭模式“一夫一妻制”的启示.指出由于“阿注异居婚”组建家庭的双方或多方——兄弟姐妹之间是不允许发生性关系的,因此,也就拆除了困扰着“一夫一妻制”的“性嫉妒”的顽瘤,从而使其婚恋更为自由、灵活、和谐,而不像“一夫一妻制”家庭那样在性和感情方面不断产生烦恼.  相似文献   

8.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具有位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阿Q相的国内外普遍性,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文化、社会根源等方面可以看出,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从出土文献来看,第一人称代词"予"在汉代才出现.在此之前,"予"的前身是"舍".西周早期"舍"就从"余"中分化出来,承担"余"的本义"赐予、给予".大约在春秋晚期或战国时期,"舍"还成为与"余"有别的另一个人称代词,这个人称代词到了汉代写作"予"."予"的字形有两种来源,其中一种来源就是在"舍"下加"(O)"变成"舒",再由"舒"字分化出"予",即()."予"与"余"非同词异写的关系,二者在出现的时代和来源上都是不同的.今本<尚书>中有第一人称代词"予"不能证明周代就有第一人称"予".在出土文献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出土文献将汉语史的一些问题真正置于历史的时空当中,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的“所”字有一种作为后置词的用法,即用在一个名词后面,提示处所,有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或“那儿”,有些则没有办法确切地对译成现代汉语。这种用法迄今未被很好地讨论。本文以《史记》中的语料为基础,对“所”字的这种功能作一分析。一、后置词“...  相似文献   

12.
有明一代,沈诘纳陕奂染哂屑蟪傻囊庖澹院笫烙植松钤兜挠跋臁I颦Z力主戏曲的创作及评价均应绳之以“合律依腔”,这既是正确和必要的,却又失于片面性和绝对化。对“汤、沈之争”,不应再纠缠在“派”上,而应客观地评价双方的得失,科学地总结戏曲创作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估量这场论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活用”的“扩大化”、“普遍化”倾向,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或没有充分重视汉语语词的历史发展。应该用历时的、发展的观点,用系统论的观点,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解说古汉语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以来仅有一种用法,而古代汉语中,以来却有两种看似对立的用法。自今以来这一组合在先秦两汉时期较为活跃,这一用法的形成跟位移动词来的非常规用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在说话人自我投射的心理操作下实现的。后来由于范畴内部其他成员的竞争,以来的将来指向用法在魏晋六朝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5.
南京方言中存在两种与普通话不完全对应的结构:“V不起来”与“阿/还VP”。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部分对应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很容易忽视二者的区别,直接把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用法带入普通话,因此,只有明确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在学习普通话时避免方言语法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6.
五四之后,启蒙思潮从原先寻求文化变革的思想启蒙变换为一种召唤暴力的阶级性革命启蒙,这种阶级性革命启蒙一直延续到十七年文学叙事之中;改革开放之后,启蒙思潮重新兴起,主要表现为经济意识的启蒙和受抑制的人性解放.从20世纪中国启蒙思潮视角,观照20世纪乡土中国文学典型作品,解读<阿Q正传>等文本所构成的"阿Q精神谱系"与启蒙思潮的内在关系,分析中国农民走向现代性的外部压抑性结构和内在思想阻力,对于探寻新世纪历史语境下"新启蒙主义"与农民思想解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学已死,并且看不到近期复活的迹象,因而“儒学复兴”说是误用词汇和幻象。经济与文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文化发展.分析表明,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不是儒学,而是民族文化传统。儒学的价值在于它的典籍、论著等“死材料”有些还能体现活着的文化传统。中国现代化可能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在全国确立普遍的规范体系,而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很难生长出这样的规范体系。最后指出,中国文化的本性不具扩张性、进攻性,驳斥了“儒家文化的攻势”说。  相似文献   

18.
代词根据其作用和分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实际生活中,代词的分工常常被打破,从而出现各种“移位”现象.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第一人称代词向第二人称代词的“移位”.其次,事物指示代词用作人称指示代词、指示代词之间以及反身代词的“移位”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家以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而得以绵延不绝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地就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的。道教利用并神化老子和老子之道,其渲染的“老子化胡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的一种心态,它的最早提出,具有将外来佛教纳入华夏文化系统之中的意义,这与华夏民族历史地形成的自我中心论和大一统观及其在文化观上的表现——华夏文化正统论有关。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良莠混合学说,主要是指其中既包含了合理的因素,又包含了不合理因素的学说。其中,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所引用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及斯亦不足畏也已等,就是这种具有良莠混合形态的学说。鲁迅在小说中以敏锐的思想之力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说给予了否定,其否定所采用的基本艺术形式就是反讽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