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是一部大型古典丛书。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藏区各地在元、明、清各代出现了各种雕版印刷的不同版本《大藏经》,它对于继承和发扬藏族古代文化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藏文《大藏经》的内容和卷帙 以德格版本为例,共326部,4,569种。该丛书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甘珠尔》,又称“正藏”,计有书籍1,108种,系噶举派僧人贡噶多杰在十四世纪时  相似文献   

2.
《百拜祈愿文》在敦煌藏文佛教文献中多有保存,而且这些写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敦煌写本和收入《甘珠尔》中的《百拜满愿文》相比,敦煌写本P.T98V号与《甘珠尔》本最为接近,敦煌P.T22号写本类未传至后世。从内容和结构看,《百拜祈愿文》应属于祈愿类佛教文献,而传统的藏文佛典目录中将其列为佛经。藏文史书中有关《百拜祈愿文》的传说尚无佐证,应是后世的虚构。  相似文献   

3.
《大藏经》是一部中国佛教典籍丛书 ,亦是一部中国佛经总集。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后 ,历经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的发展 ,佛教典籍被大量译成汉文 ,并被汇集成编。初称《一切经》 ,原意是指汇辑汉文一切佛教经典的大型综合性丛书 ,兼收中国、印度等国佛教典籍 ;隋朝灌顶所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首次使用“大藏经”名称 ,之后这一名称才被广泛采用 ,并成为一切文种佛教典籍丛书的代称 ,包括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巴利文和日本文等多种。大藏经的本意 :大者 ,穷天地之极尽也 ,比喻佛典包罗万象 ,智慧无边 ;藏者 ,梵文之原意是…  相似文献   

4.
俄国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蒙古学、佛学和藏学研究所东方文献部藏文库收藏着成书于 1 1 - 1 4世纪的两部藏文佛学经典《甘珠尔》和《丹珠尔》 ,它们占据了该库收藏的大部分。《甘珠尔》基本上收入古印度梵文经、律和密咒 ,它们是印度和西藏的翻译家 (罗扎巴 )从古梵文译成藏文的。《丹珠尔》收入了对《甘珠尔》经文的注疏和诠释 ,此外还收入了印度和西藏作者在各个领域的独立作品 ,按印、藏分类法它们属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学科。该文库保存着数部木刻版《甘珠尔》和《丹珠尔》 ,分属奈塘版、德格版、北京版和卓尼版。藏文库中的《甘珠尔…  相似文献   

5.
我与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中《佛经版本》的作者李际宁同志是忘年交。二十多年来,亲见他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工作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成长。他走的路子很正,挑选的主攻方向极准。他主要研究汉文佛经版本。国内外专门  相似文献   

6.
闻名于世的佛经巨著蒙文《甘珠尔》经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是研究蒙古族文化史、科技史、宗教史、文艺理论、翻译理论、语言学、天文学、哲学、医学以及气功理论等方面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历史上,蒙文《甘珠尔》经曾两次正式成书。第一次为1602—1607年和1628—1629年,由锡哷图固师与公噶斡节尔、萨姆丹僧格等主持;第二次是循清康熙帝圣旨,于1717—1720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因存世量少、记载欠详,万历版一直是众多藏文《甘珠尔》版本中存疑最多的版本,其刻板究竟是否为重新刊刻、42函的续藏是否为《丹珠尔》等情况,一直因缺少实物证据或原始文献记载而众说纷纭。从对波兰藏万历版孤本、万历版《大明皇帝御制勅谕》等一手文献的重新梳理中,可以清晰得知,万历版《甘珠尔》并非重新刊刻,而是奉万历皇帝之命,以永乐版的木刻版印造而成,印刷时以黑墨代替朱墨。新刻的万历版42函续藏,补充的是一些经常念诵的经品,包括《甘珠尔》中的《吉祥真实明经》《延寿无量佛经》等部分经品,以及许多藏族高僧大德著作,如八思巴的《长寿佛赞》、宗喀巴的《释迦牟尼佛赞》《缘起赞》,而并无万历版《丹珠尔》。故万历版可称为永乐版之增补重印版。万历版及其续藏是明代朝廷和皇帝对藏传佛教的重视态度的直接体现,更是藏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增补后的藏汉大藏经合璧并行,形成了汉藏显密经典的大圆满,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宗教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部蒙文《金字甘珠尔经》(残卷 )。该经卷规格为72cm× 2 5cm ,在宝石蓝色周边的倭缎青纸面上以金汁写就 ,字迹工整 ,虽只剩 2 0卷 ,不足1 / 5部 ,却堪称无价之宝。蒙文《金字甘珠尔经》成书于呼和浩特席力图召① ,后来曾藏于盛京黄寺 (今沈阳实胜寺 )。在历经 30 0余年的战乱后 ,蒙文《金字甘珠尔经》有幸重返成书原地呼和浩特。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原内蒙古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莫尔根巴特尔先生和额尔敦陶克涛先生回忆 ,该部《金字甘珠尔经》是由珠德巴先生于 1 95 7年 2月自沈阳实胜寺送来…  相似文献   

9.
《蒙译史概要》(蒙古文)是仁钦嘎瓦所撰的关于蒙译历史的著作。该书简明介绍了自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蒙古族的著名翻译家和他们的代表性译著。全书由前言、十三——十四世纪时期的蒙译概况、十五——十八世纪时期的蒙译概况、十九——二十世纪的蒙译概况等四个部分组成。该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可洪音义》是五代时期一部以辨析手写佛经中的俗讹难字为主要目的的大型佛经音义著作,随着佛经音义研究的深入,它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并得以挖掘。作为中古时期的一部佛经音义,《可洪音义》所展现的丰富的文献材料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沾溉后世受惠无穷——欢呼《存目丛书》出版刘乃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即将结稿,全部丛书出齐,真让人不敢想象,这样一部巨型丛书,能够在三年时间完成。看来这部丛书的完成,可以说是“多快好省”。《四库全书》列入存目的书共六千七百多种,经过二百多年战乱、水火、...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简论刘宏起《三字经》是一本十分有影响的书。1990年10月,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英译《三字经》,当月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展出,同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之中,把它作为道德教育教材之一。又据1994年5月13日《...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一部比世人喻为“亘古未有”、“中华文化总汇”、“天下第一书”的《四库全书》容量还多数百种著作的又一部特大型综合性丛书。这部丛书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1992年提出,国家领导赞同,丛书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策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牵头。13位著名专家任顾问,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刘俊文和中华书局著名编审张忱石分别为正副总编纂,47名学者任编委,“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协助”,按经、史、子、集四分法的仿古分类体例编辑,于1997年编纂结束。积极研究《从书》的编纂,充分展示,吸收编纂成果,对社会有关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丛书集成初编》和《百部丛书集成》是当代两部富有实用价值的大型丛书.《百部丛书集成》是台湾艺文印书馆新近在《丛书集成初编》基础上编成的,虽然所收的书完全相同,然所采底本、编印方式、检索手段尚有不少差别.《丛书集成初编》在丛书选目、子目删汰等方面,荜路蓝缕,有创始之功;《百部丛书集成》在更换底本、影印存真等方面,踵事增华,有后出转精之誉,爰分别略加评介.  相似文献   

15.
波兰亚盖隆大学所藏《甘珠尔》源于德国人尤金·庞德。他于1881-1888年间在北京收集了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运回柏林。二战期间,《甘珠尔》等文物被运到波兰克拉科夫,藏于亚盖隆大学图书馆,至今少人问津。这部《甘珠尔》有108帙,每册均有永乐皇帝所制序言,包括了不同时期的印本。这个版本的《甘珠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量极少,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衮卜扎布是 1 7世纪至 1 8世纪初期乌珠穆沁蒙古族著名学者、翻译家 ,他所编辑的《智慧之鉴》及《衮卜扎布辞典》是印藏蒙词汇翻译的标准手册 ,由于有了这两部辞典 ,使《甘珠尔》、《丹珠尔》两部经典才得以译成蒙文 ;他编撰的《恒河之流》是一部蒙古黄金家族简史 ,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蒙古文化瑰宝之中有德格、纳唐、拉萨、卓尼,康熙版和蒙古大库伦版的《甘珠尔》、《丹珠尔》,以及用纯金、九宝、黑墨、朱砂刻印的十几种大乘经。其中就有现库存于我国国立图书馆的110卷《札泽藤班甘珠尔》,即“HYXЭT”(孔式)《甘珠尔》稿本。这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虽然有研究文章发表,但不少人不甚了解此版本的价值。了解和研究《甘珠尔》的这一版本,不仅对古代文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代印度、西藏、蒙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可洪音义》是一部以校正写本佛经中的疑难俗字为主要目的的大型佛经音义。本文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例,从订讹误、考难字、通异体、补例证、增未收等五个方面,举例说明《可洪音义》在字典编撰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张宗茹《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以下简称《综录》),是由上海图书馆集全国四十一个大型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编成的目录;是我国目前最完备的一部丛书目录。1982年阳海清编撰《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相似文献   

20.
回鹘文《金光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的佛经,在译文中大量地使用了汉语借词。文章将以Ceval Kaya整理刊布的土耳其文版《回鹘文〈金光明经〉》为底本,运用译音对勘法,穷尽回鹘文《金光明经》中的汉语借词,通过汉语借词与回鹘文译音的对比,归纳汉语一回鹘语的对音规律。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建立回鹘语和汉语的语音对应关系,探讨回鹘语从汉语借词的途径和规律,而且也可以提供汉字音值的音韵学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