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出虎水,源于金源之地,环绕海古旧土,是女真民族的摇篮。清澈的按出虎水不仅培育了女真族慓悍的习性,而且也滋润了女真族独特的森林文化。本文将对按出虎水侧女真的活动和女真文化,从几个侧面做一简述,不妥之处,敬请学界前辈和专家不吝教正。 1 按出虎水(今为阿什河),源于今哈尔滨东南阿城县东,流经阿城注入松花江,全长约150公里。按出虎,其意为“金”。《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由于按出虎水流域为金源之地,把按出虎一词译名“金”,定为国号。《三朝北盟会编》云,吴乞卖等皆以杨朴之言,推尊阿骨打为皇帝,“号阿赤阻,女真  相似文献   

2.
在11世纪和12世纪之交,以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一带)为活动中心的北方民族女真人在民族英雄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迅速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建立大金国。在转战南北、伐辽灭北宋的同时,逐渐重视文治,形成了一度辉煌的“金源文化”,促进了北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在中国文化史上谱写了一曲辉煌的篇章。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正月初一在按出虎水之畔的御寨登基后,按出虎水流域就成了女真族的肇兴之地,金上京就成为金朝“三都”中的第一都。至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  相似文献   

3.
过去常听到“秦赵同祖”的话,查阅史记,觉得此说有据。依照《史记》“本纪”诸篇的记载:夏的祖先鲧,商的祖先契,周的祖先弃,秦的祖先伯益,都是传说中黄帝的后裔。在氏族和部落形成的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只是由部落往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速度上有快有慢。据记载,在虞帝舜时,鲧的儿子禹治水,功劳卓著;商的祖先契为司徒,“百姓亲和”;周的祖先弃“主稷,百谷时茂”。这三人都成为舜帝的贤臣。而  相似文献   

4.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自西周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殷”是盘庚迁都至帝辛亡国时的国号、王朝名称。殷墟卜辞发现后,罗振玉首创新说:“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号尚称商。”此说先后得到了王国维、陈梦家、郭沫若等甲骨学专家的认可、补充和发展,在学界颇有影响。现在,距罗振玉提出此说已80年了。依据周原甲骨及文献史料看,因盘庚徙都后国号仍可用商为国号而说“殷代无所谓盘庚以前称商,盘庚以后称殷的事实,旧式史籍中的殷、商之分是毫无根据”的观点并不与史实相符,不足信从。  相似文献   

6.
晋东南及其周边神话与中国文化及文学之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毓庆 《中州学刊》2005,(1):170-171
所谓"晋东南及其周边神话",主要指太行、太岳之野及古之三河--河东(今晋南临汾、运城一带),河内(今河南安阳、新乡一带),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带)的神话.这一地区的神话包含着中国上古神话最精粹的内容,几乎所有上古英雄神话及以"灾难"为母题的神话都与这里有关系,如:炎帝植谷(太行山区传说甚盛,见<管子·轻重戊>等)、精卫填海(晋城市长子县发鸠山,见<山海经·北次三经>)、黄帝蚩尤之战(运城盐池附近有蚩尤城,又见钱穆考证)、夸父追日(河南灵宝有夸父峪)、女娲补天(崔伯易<感山赋序>:太行山一名女娲)、后羿射日(屯留三嵕山有射日处,见<明一统志>及地方传说)、愚公神话、共工颛顼之战(太行山东侧,见徐旭生考证),以及尧、舜、禹、丹朱神话与夏、商、周始祖诞生神话,皆集中于这一地带.  相似文献   

7.
仝建平 《晋阳学刊》2009,(1):126-127
“太行山忠义社”是南宋初年两河地区不愿从金者自发组成的地方抗金武装,曾集聚活动于太行山区。“自靖康以来,中原之民不从金者于太行山相保聚。”其中一支武装的首领本名梁青(一作梁兴),人称“梁小哥”,本是怀、卫间(今属河南)人,曾经率众归附过岳飞;因其曾率众在河东平阳一带重创金兵,史书称为“平阳义士梁小哥”。  相似文献   

8.
袁崇焕,字元素,又字自如,广西藤县白马圩人,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公元1584年(明万历12年4月28日)。他从小奋发读书。1597年(万历25年)应藤县试补弟子员,入学后,更加勤奋。1606年(万历34年)到桂林乡试,名列前茅。1619年(万历47年)去北京会试。当时辽东经略杨镐统兵二十四万抗清失败,(清当时的国号是“金”,史称“后金”,本文为了前后名称统一,故一律称清),朝廷急  相似文献   

9.
读到胡阿祥先生的《夏国号考说》(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不能说没有收益,但其中可以讨论之处也不少。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请胡先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同仁,给以指教。一、叶玉森释“夏”何足为据《夏国号考说》以为“夏”字由蝉而来,甲骨文已见,依据是多年前叶玉森的释字。叶氏把甲骨文中头上长角、身有羽翼、身下复有虫足形的一组相近的字,说成是与蝉“逼肖”,遂疑卜辞假“蝉”为“夏”,故释为夏字。从字形上看。该组字是某一虫形无疑。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虫,学者间是有争议的。唐兰、夏禄以为“ ”,为秋虫,声与…  相似文献   

10.
河北的蚕织历史,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安阳商墓中考古发现有粘在铜戈上的丝绢残片,表明早在三千年前在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带,就已经有了蚕桑织生产。《尚书·禹贡》指出:兖州“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是说在大水过后,人们从丘陵上搬下来,居住在平地上可以种桑养蚕了。由於这里蚕业发达,所以向天子进贡的是漆、丝以及用筐子盛着的锦绮等织品。兖州是当今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平原,这一带从殷商到战国,一直是蚕桑丝织的重要产地,秦汉以后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丝织品。据《西京杂记》载,汉昭帝时,大司马将军霍光的妻子赠给皇后乳医淳于衍散花绫二十五匹,这些“匹值万钱”的散花绫,就是出自“钜鹿陈宝光家”(钜鹿郡治,在今河北平乡县境)。  相似文献   

11.
汉代的长安     
汉长安故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在秦代是一个乡聚名(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二),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二○○年),始把它作为首都的名称。公元前二○二年,刘邦彻底打败项羽,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他本想建都洛阳,经齐人娄敬和谋臣张良建议,始决定定都关中。大概因为当时咸阳一带已被项羽焚烧,汉朝廷最初设在秦旧都栋阳(位于今临潼县东北)。到公元前二○○年和公元前一九八  相似文献   

12.
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南史》之循吏、儒林、文学部分,发现数处标点有误,故不揣浅陋提出商榷。 (一)《阮长之》(1704页):“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李元德……”按:陈南为两地名,陈郡治在今河南淮阳县,南顿郡治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故正文亦言二郡太守。专名线不当连为一线。 (二)《甄法崇》(1705页):“尝以一束苧就州长沙寺库质钱,后赎苧还,于苧束中得五两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还寺库,道人惊云:“近有人以此金质钱,时有事不得举而失,檀越乃能见还,辄以金半仰酬。”往复十余。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后徙居长安(今西安市)。李氏家族本是关陇贵族,世代为将,故李世民自小尚武,善于骑射,强悍骁勇,诚如他自己所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以贞观政要·政体》)①隋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年轻的李世民审时度势,力劝其父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攻入长安,次年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李世民被封秦王。后李世民又挂帅亲征,历时七年,扫干群雄,统一全国。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灭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即帝…  相似文献   

14.
“华夏”刍议——兼谈“炎黄”应为“黄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炎黄”这两个名称差不多天天在人们的口头上或文字中出现,然而究其原由,却不甚了了,这不能不令人遗憾.在我看来,“华夏”中的“华”,就是“夏”,“夏”也就是“华”;“夏”是取之于夏、商、周三代中的“夏朝”,本义是华美的意思;“华”、“夏”二字义通.“华夏”主要是指夏、商、周三代王族和近亲宗室贵族等各级统治者控制的大小“宗国”和庶民.秦、汉大一统以后,“华夏”便成了封建王朝及其地域的代名词,与“中国”有着相同的含义,时或也指“汉民族”.今天的中国称“华夏”  相似文献   

15.
邱靖嘉 《文史哲》2022,(2):45-59+166
《金史》记载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建国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长期以来一直被奉为信史。刘浦江先生撰作《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一文,首次对《金史》的开国史叙述提出深切质疑,引发学界争议。在刘文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宋元文献及石刻材料有关金朝建国记载的仔细考辨,能够大体复原出金初历史的真实面貌。阿骨打当于辽天庆七年(1117)采纳谋士杨朴的劝进意见,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建元天辅,《金史》所记开国史乃是出于金修《太祖实录》时的改写与重塑,并不可信;至于刘文提到的吕颐浩所谓“女真于宣和四年(1122)方建国号大金”之说也不准确,它所反映的史实可能是金朝从“大女真·金国”的双国号制向“大金”单一国号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王昊、张甫白在《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著文说,满族先人属女真(朱理真、珠申),后因出渤海震地,改朱理真、珠申为满珠,满珠是女真语“木杜·珠”的本称。到清太宗时,女真已由原所始兴的震地南下定居于辽东古称真番辰国的地区,真番亦即满番汗,亦即真番、辰毫之地。当时  相似文献   

17.
旬邑沿革考     
旬邑,地处古雍州,因系公刘迁豳之地,故有“公刘旧都”之称。据《路史·国名纪》载:“邠之三水东北二十五里栒原上有古栒城”,可见栒邑由栒原而得名。 早在夏太康(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时代,后稷的曾孙公刘为避戎狄,由庆阳迁豳,国号曰“豳”,其地就在今旬邑县。到古公亶父时才由豳迁往岐山县的周原地区。 西周时,文王第十七子姬荀,封豳地,为郇侯(郇是旬的同音),故为豳国,都城在今之职田镇。西周时置邑·属王畿,为栒邑,这就是旬邑名称的由来。周平王东迁,以豳地赐秦襄公,承郇侯之封,仍置邑为郇邑。 春秋战国时旬邑属秦。秦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据《史  相似文献   

18.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曾在越国居官20余年,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灭吴复国,官拜上大夫。灭吴后,范合急流勇退,弃官从商,在商海中度过了下半生。他先到齐国经商治产,致资数十万,尽散于亲友邻居。后转移到中原交通抠纽定陶,号陶朱公。父子耕畜,待时转物,从事农、牧、商结合的综合经营,由于他经营有方,所以又致资巨万,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富翁。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先,顶礼膜拜,并把商业称之为’胸朱事业”。范蠡之所以能够在经商治产中大获成功,与他的商业经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夏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随着建国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文化和城邦遗址,已不容置疑。但夏时代尚有许多问题还未解决,由于年代久远,地下考掘实物太少,要肯定地回答一些问题是相当艰难的。比如文字,夏的文字至今还没有系统地发现,但已有了刻画符号甚至较为复杂的已具有了字的意义的符号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图画与刻写符号就十分可能是当时主要交流形式。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夏部族姒姓,以“女”为偏旁,反映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的痕迹。传说中的鲧,实质上正是母系社会的代表,以“鱼”为偏旁,它的意象表征着当时的社会对生殖的崇拜。如西安半坡出土的绘有口含双鱼人面纹陶器,还有绘有鱼、蛙等陶器图纹,这些绝大部分是远古人追寻生殖崇拜的孑遗。“禹”字,  相似文献   

20.
张良拜师     
吴明 《快乐青春》2014,(5):61-62
张良,字子房,秦汉时期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因逃避战乱来到河南南阳,后来又搬到沛国,算是沛国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