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告贬辞褒用论析曹德和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都带一定褒贬色彩。褒贬色彩取决于词语所反映的对象以及人们就对象的感性认识;在褒贬色彩形成后,特定的褒贬色彩连同所附丽的词语在使用上要受到对象的制约。故意把带有褒扬色彩的褒义词语或带有贬抑色彩的贬义词语用于同它色...  相似文献   

2.
日化用品的说明语是典型的说明语体,它在语言方面有多使用短句、使用第二人称、在词语使用上求新求异、多用省略表达法以及大量使用褒义色彩强的词语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宗教的复兴造成宗教词语的再生。在大众传媒语言中宗教词语并没有局限在其原始意义上,而是突破了自身"狭窄"的使用范围,大量地进入社会生活中。在俄罗斯大众传媒语言中使用宗教词语,最初是使用它的本义,进而大量使用其具有修辞功能的转义。此现象说明宗教词语带有鲜明的否定评价色彩。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的要义在于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与文学、美学息息相关。在我国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常以色彩词语象征各种事物或某种精神:首先,多以服装颜色的差异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其次,以抽象的颜色象征对待革命的态度;另外,以纯净的颜色象征心仪的对象;还有的用浓重的颜色象征炽烈的感情。许多作品通过运用色彩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来表现不同事物,从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语体色彩存在差异的同义词语的选择,是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难点,容易出现偏误。文章选用一百多个有鲜明语体色彩的词语,通过"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检索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体色彩偏误的分布特点及偏误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古汉语人物容貌"美丑"类词语构成极为丰富。通过对其中核心词语"美、好、丑、恶"所作的定量分析以及对词语反义组合、同义聚合关系的历时演变研究,可以揭示这一组词语在中古时期基本的使用情况并有助于准确把握词义。  相似文献   

7.
安岳方言存在大量的"X到"类词语。从词性看,"X到"类词语可作副词与动词;从句法成分看,"X到"类词语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和状语;从使用频率看,"X到"类词语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X+到"类词语在安岳方言中的语义丰富,口语色彩浓厚,使用广泛。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价值等角度来分析安岳方言中的"X+到"类词语现象。  相似文献   

8.
浅谈词语的感情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浩瀚的词海里,词语是纷繁复杂的.但它不是七拼八凑的乌合之众,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的体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做不同的分类.一般地说,词语除了理性意义、语法意义之外,还具有色彩意义.词义中蕴含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我们称之为词语的感情色彩.词义给人一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感觉,我们称之为词语的形象色彩.词义体现不同的交际情趣或格调,我们称之为词语的风格色彩.词义表现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称之为词语的民族色彩.词义反映不同时代的精神或风尚,我们称之为词语的时代色彩.词义体现不同阶级的思想或爱好,我们称之为词语的阶级色彩.总之,词义系统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论汉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表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产生形象色彩的词语类型有着自身的聚合规律:它或来自词或成语的生动的内部结构形式;或来自某些拟声词或描摹性的形容词。在语言运用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对增强词义的明晰性,构筑丰富的同义关系,强化语言的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对词语形象色彩的认识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词语的释义。  相似文献   

10.
词汇义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借代词语理性义并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具有间接性。借代词语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场合、语境等的需要,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义。综合运用修辞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相关理论,从词汇学角度全面分析借代词语理性义和色彩义,有助于深入全面理解借代词语词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山西省大同市大普恩寺(先称做善化寺)保留最完整的碑刻之一,也是善化寺所存碑碣中刻立最早的一方。对碑文中的1088字的用字现象做了认真的辨析后发现,在这1088字中,按保守统计,有264个异体字,4个通假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为了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便于阅读古籍,我们有必要对上古汉语的用字现象做更细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小议对应词     
对应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两种语言中完全对等的对应词,同时要注意两种语言中多数对应词在意义、用法、搭配、色彩、文化内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减少和避免学习第二语言(汉语)中的词语偏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民族对于颜色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在颜色词的使用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西班牙语与汉语互译时,翻译者需要善于比较西班牙语与汉语颜色词的词义和内涵,考虑不同的文化因素,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减少误译。在西班牙语颜色词的翻译过程中,应结合颜色词汇在汉西双语中不同的文化涵义,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异同举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双重性角度分析了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运用 ,指出颜色词常常负载有相同或不同的文化内涵 ,论证了多彩的语言和缤纷的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莫里森小说的色彩语言有着深厚的意蕴,它揭示小说主题,预示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这些独特的色彩语给小说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2009卷)所反映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5个年度的媒体用字用语调查情况为依据,对媒体词语调查的技术支持进行了分析,历时地比较了5个年度媒体词语的使用情况,包括年度词语的出现种类、使用频率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并从年度间共用、频率变化角度分析了词语的稳定使用分和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年度词语使用的特色,反映社会生活对词语使用的影响;将媒体使用的词语与已有的词典进行对比,反映稳定使用的词语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为频率词典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到副词修饰。从认知上看,表现为六大颜色范畴基本成型、颜色认知体现出不均衡态势、典型颜色凸显、对白、黑、红三种颜色的认知更显精细、颜色词隐喻更具体生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字记录语言,也能影响语言。在汉语中,有一些词语的用字,并非采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而是采用它们的形体特征。其中,有基于汉字形体分析理论的假会意结构,有以汉字整体轮廓为基础的各种比拟表形。由这些方式产生的词语,具有明显的俚俗色彩。  相似文献   

19.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从事物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及人物的象征意义三方面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极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主要包括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借用英文单词或字母同汉字的组合、借用外来词三种构成方式。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不仅具有简洁性、新奇性、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不稳定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联想色彩等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