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盈利性的商业保险为公共性的新农合提供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效率性原则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保障私有化向医疗保险领域的延伸。而且,根据Markowitz的E-V(均值-方差)模型,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表面看来是赔本赚吆喝,实际上优化了投资组合,提高了获利机会,是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存在农村地区需要接受医疗服务对象非常庞大与能够提供给农民的有效医疗服务资源非常有限的矛盾。采取完善基金支付制度,建立基金预算制度,政府适当增加投入;探索新模式,以“保险公司”的形式,政企分开,建立相关法律等措施,促进“新农合”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增长,资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加强其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整理,系统分析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选择及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医疗体制发展概况,对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现状作描述性统计,利用二元逻辑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农民参与"新农合"的影响因素和减负效果。研究发现:农民参与"新农合"的行为主要受到性别、年龄、家庭成员数、政策认知度、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等因素影响;"新农合"的高参与率与低减负效果形成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从稳定提高参与率与增强减负效果两个维度提出如下建议: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参与率相对较低农民的政策认知度;扩大"新农合"医疗报销的覆盖范围,简化报销手续,以增强"新农合"的减负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风险投资行为与流动性危机模型,对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及其与流动性危机的关系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对迪拜债务危机进行了现实透视,可以发现: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将导致社会风险资产总体规模高于社会有效水平;债务危机是投资机构非理性扩张的必然结果;迪拜“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是引发其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农合是政府主导、财政补助较高、农民缴费和保障水平都较低的、处于“试点”中的初级社会保险制度.将新农合提升为正规的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法》确定的发展方向.新农合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和首要任务,是贯彻社会连带、互助共济、社会契约、社会共同责任等社会保险的理念,建立科学的筹资分担机制,并明确参保农民参与新农合管理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投保人需要一个“代理人”,在保险公司绩效不佳时对其实施有效的外部干预。而政府对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介入,首要的目的正是保护广大的被保险方利益,也就是为投保人充任“代理人”,这为投保人对保险企业实施外部干预和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保险公司的干预,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保险公司日常的经营产生“硬约束”,这种硬约束能够影响到对经营者的激励。政府的这样一种地位,必然要求保险公司摒弃“股东倾向”,从而接受兼顾债权人利益的“共同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念认为,保险公司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它凭借大数定律把被保险人组织起来,产生自救行为。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也不能解释一些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率相当大,更不能解释一些保险公司在本原业务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靠投资收益走出困境。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局限性。本文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企业理论、金融工程、微观经济学和保险理论的分析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保险企业的合约性质──对保险公司的性质作出分析,并进一步对保险公司为什么需要投资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保险资金运用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公司可运用的保险资金包括资本金、保险准备金、保险保障基金和投资理财型产品中内含的代客投资基金。为了保障资金运用中“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大原则的充分协调 ,必须对保险资金运用行为进行规范 ,具体包括三项制度 :一是坚持对寿险和非寿险、资产管理性资金与传统保险基金各自的资金运用行为进行区分的制度 ;二是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及其在类别和单项运用中的比例进行限制的制度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对证券市场投资的准入及比例进行限制 ;三是坚持在投资中资产与负债相匹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符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不高,运用渠道需拓宽,保险机构资产负债也存在资产与负债期限和结构上的不匹配。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能拓宽投资渠道,实现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匹配,从而优化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结构,既有利于保险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健康发展,也体现了保险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与2015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倍差法(DID)分析了以新农保、新农合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子女经济供养、医疗供给的替代性效果,实证研究发现:新农保、新农合对其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医疗供给具有替代性,但替代程度均较低;新农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医疗参与率,降低其医疗担忧;同时,基于异质性讨论进一步发现,个人(家庭)保障能力越低,新农保、新农合对其子女养老的替代效应越明显。因此,要加大新农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险政策为农村留守老年人带来的经济与医疗福利效应,在有效提高政策补贴标准与范围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农村留守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与医疗困境,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推行以来的基本状况和运行模式进行了详实分析,指出该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办法,并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建立政府医疗救助系统和农村医疗商业保险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合理费用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疗费用的增长及其控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医疗保障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同样存在着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的问题。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了不合理费用增长的原因——“假委托人”和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的缺陷,并给出了控制费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7月在全国各地区推行以来,成绩显著.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些地区的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并不强烈,表现为参合率难以提高,影响了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供给不足影响农民对合作医疗的需求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可以分散农户的医疗支出风险从而降低农户未来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年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分位回归法分析了这种挤出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存在着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随着农户储蓄分位的提高而不断减小。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体系中对降低农村的预防性储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际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覆盖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家经济转型,体制变化,导致了以农村社队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出现了大面积的萎缩。本文以汕头市(鱼它)莲街道为例,分析了当前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分析利弊,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不断深入,将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中已成为现实的必然要求。在对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山西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应遵循的原则、策略规划,并就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信息互动、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1950年代至1970年代,浙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萌芽、发展到兴盛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浙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浙江农村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衍生物,并相伴始终。此长彼长,此消彼消。考察这一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在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对恢复和重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介绍出发,主要分析了筹资体制及补偿效果存在的问题:一是倒筹资体制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形成稳定筹资机制,影响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普遍补贴模式的不合理性。资金过于分散,单笔补偿数额低,补偿效果差,患大病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仍然突出。进而提出了四项改进措施,相对于现行做法,这样将大大增强制度吸引力,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