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家私学观是国家对私立学校的态度和看法 ,在影响私立学校发展的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日本私立学校极为发达 ,私立大学甚至占大学总数的2/3,这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私学观的内容 ,即国家在立法、补助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争取和平的思想之主要目的是成立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推迟或限制内战在局部地区的策略思想是次要的.但它在战后历史演变的各阶段其内涵主次表现不尽相同:抗战结束至国共停战协定签订阶段,毛泽东尽管认为内战与和平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但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认为只要努力争取,实现国内和平的可能性要大于战争的可能性;停战协定签订后至四平之战结束阶段,毛泽东认为这是争取和平民主的新阶段,真诚希望与国民党及国内各民主党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四平之战后至全面内战爆发,鉴于中共的力量不足以制止内战,毛泽东争取和平主要是从策略考虑,即尽可能争取时间备战,以应付全面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邱少晖 《理论界》2010,(3):179-181
近代民族私立大学法律教育的发展历经曲折,从蓬勃发展到停滞不前,最终又有复苏之势,与近代的时势变迁有很大关联。作为近代私立法律教育的主要载体,民族私立大学积极投身于法律教育实践,在学校组织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文部省分别于1948年10月和1949年8月发行的教科书《民主主义》(上、下册),作为当时人们对民主主义思想理解的最大公约数,是研究和探讨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及其局限的重要史料。该教科书的出台过程受GHQ占领政策变化的影响,最终演变为冷战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其宣扬和美化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基调的民主主义精神、歌颂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先进性及其将共产主义作为独裁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一种形式而置于民主主义对立面的思想倾向,遭到了当时日本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对的批判。尽管如此,在战后初期日本的精神废墟上,该教科书作为思想启蒙读本,为当时的日本国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一种理解民主主义本质的规范,作为思考战后日本民主主义的"原点"、剖析战后民主主义发展及其局限的文本,无论在日本教育史还是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有效推进城市复员建设,作为民国"警政楷模"的南京警察成为政府管理首都社会所依靠的重要力量。在南京市政府引导下,警政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治安管理方面进行户口调查、打击犯罪活动、监管工商经营、开展禁烟运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则采取治理城市卫生、整饬交通秩序、改良社会风气、建立消防机制等。上述举措在一定时期内改善了战后南京治安环境,强化了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但是,在当时复杂的国内环境下,以警察机构参与管理城市具体事务势必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即政府政治上的腐败制约了正常警政功能的发挥,造成警察管理社会的效果逐渐走向低效甚至失效,其成败得失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6.
张玉龙 《东南学术》2008,(5):162-167
体制内自由分子的政治重建运动经历了组建"自由主义内阁"与独立组建"中国自由党"两个彼此联系又因循递进的阶段,并彰显出异样的特征.由于情感上更多地倾向国民党政权,且视美国的支持为其行为之后盾以及预定揆首胡适的态度反复,使得这场先天不足的政治运动不得不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7.
赵婧 《理论界》2015,(2):117-120
史学界一直对商会经费问题关注不够。抗战胜利后商会普遍经费拮据,该问题却无人问津。聚焦此时的杭州市商会,其经费运筹呈现出吊诡现象: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商会运作正常,会务还有增无减。该现象是经费制度使然,即由商会经费中事务费与事业费分离所造成,实际上商会缺乏的是事务费而不是事业费。  相似文献   

8.
曹曦 《学术探索》2011,(3):135-139
二战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实施了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教育援助是其中影响深远且易被人忽略的部分。其内容广泛,涉及职业教育、侨生教育、科学教育等方面,影响也波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通过教育援助,美国实现了对战后台湾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魏文享  吴娟 《晋阳学刊》2012,(4):122-128
上海新药业同业公会是成立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行业组织,在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抗战之后,同业公会将药品市场管理的重心集中在解决药品市场短缺及外汇配额问题上,此时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较为明显,因此同业公会竭力与政府交涉,争取药源及扩大外汇配额,平衡市场供需。公会在协调行业立场、组织药品配售、平衡会员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受制于政府之行业管制,公会的许多努力难以得到政府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 2 0余年 ,是中外教育交流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全面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和民间派出的教育考察人员以及外国来华教育人士的基本情况、活动内容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交流活动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侯强 《兰州学刊》2007,(12):148-150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从无到有,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江西省于都县参议会议员群体的实际状态。文中着重分析了县参议会议员群体的形成和参政水平、议员群体的构成特点以及其实际的待遇收入情况,从而对战后的地方参议会议员群体进行历史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
论抗挫素质及其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人的心理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抗挫素质。抗挫素质及其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挫折、抗挫素质、抗挫折教育等三个方面分别探讨这个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办法,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抗挫素质及其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香港地区影子教育经历了萌芽期、快速发展期、极速扩张期、自由发展期和协同共生期五个发展阶段,具有起步早、规模大、学生参与度高的特征。考试文化的功能异化、阶层跃迁的内在驱动、正规学校教育的信任流失、学位课程的匮乏短缺和广告宣传的推波助澜,是香港地区影子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动因。未来,香港地区影子教育研究在学理层面要理性看待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政府层面要协调好政策法规与市场监管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层面要处理好研究数量与研究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于新时期,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教育评估方面存有差距,缺少完备的评估体系,因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发展我国当前民办教育事业,无疑是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就如何构建中国民办教育评估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以教育为中心”的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展知识经济“以教育为中心”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从理论研究视角看,这是关于科技与经济理论研究的必然逻辑;从发达国家的现实看,这是由科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高技术园的建立和发展以教育为中心,各国调整战略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等因素所决定的。针对此,文章提出了“以教育为中心”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陆玉芹 《晋阳学刊》2009,(6):125-126
一 钱穆曾说过:“政治事业之推动与支持,则首赖于人才。人才之培养,系唯大学教育之责。”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对新式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改革被提上日程。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民国的第一个学制——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由于模仿日本和德国的痕迹较深,没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课程、教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并未形成较大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人中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在多方呼吁和努力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所在和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胜利的法宝.本文以抗战时期中共干部教育为中心,从中央重视和强调政治保障,完善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等方面,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思想政治工作及历史经验试作探析,旨在揭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点和客观规律,丰富其学科体系和理论内涵,并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启迪.  相似文献   

19.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政治教育以战后初期盟国进行的去纳粹化的民主再教育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联邦政府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为主要政治教育场所、以校园外的政治教育机构为必不可少的补充这一政治教育机构体系。德国政治教育机构体系构成的启示主要有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终身性、进行政治教育的全社会性及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