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用WC、(W,Ti)C、TaC和Co粉配制WC-16TiC-4TaC-9Co合金混合料,经球磨后压制压坯,在1 410℃、1 430℃和1 450℃温度下真空烧结.测试烧结试样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合金晶粒尺寸明显长大.1 450 ℃真空烧结的试样综合性能较好,WC平均尺寸为0.7μm,(W,Ti,Ta)C平均尺寸为3 μm.  相似文献   

2.
用轻稀土含量为0.1﹪的WC-0.1RE-10Co硬质合金混合料,在1 380℃温度下真空烧结,制备CNMG-120408型号车刀.将刀具经喷砂和超声清洗后,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表面沉积TiAlN涂层.对涂层刀具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和切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轻稀土的添加有助于增加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3.
研究轻稀土氧化物(CeO2、La2O3、Nd2O3)及重稀土氧化物(Y2O3)对YGIO硬质合金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稀土在硬质合金中的分布状态及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轻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可提高合金的密度,重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对提高合金抗弯强度有利,随稀土含量的增加,合金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透辉石/AlTiB增韧补强Al2O3基陶瓷导轨材料磨损率和载荷的关系进行理论预测,建立了基于拉伸应力的磨损模型;采用淬火45。钢作为对磨环,探讨了其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磨损模型理论值较好地预测了试验值;随着负载的增加,试样的磨损率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摩擦系数均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透辉石和A1TiB中间合金的加入有利于改善Al2O3基陶瓷导轨材料的摩擦特性和耐磨损性能;纯Al2O3磨损率的数量级为10^-15m^3/N·m,添加透辉石和A1TiB中间合金的陶瓷导轨材料磨损率的数量级为10^-16m^3/N·m;纯Al2O3的磨损机理为脆性断裂和晶粒剥落,添加透辉石和AlTiB中间合金的陶瓷导轨材料磨损机理为机械冷焊、塑性变形、微断裂和晶粒剥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含不同量的稀土镍-铬-铜合金铸铁,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用失重法测定合金铸铁在静态、室温、高浓度碱液中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可以改善合金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及分布,使之由长条形逐渐球化,从而增强合金铸铁的耐蚀性.但稀土过量会使得合金铸铁的耐蚀性减弱.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空气冲旋钻头钻进中牙齿频繁断裂、脱落以及磨损严重,导致破岩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采用纳米改型技术,在硬质合金中掺杂纳米Al2O3制备出Al2O3/WC 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对其性能、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其耐磨性、耐冲击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3%的纳米Al2O3并添加适量的抑制剂和稀土元素能明显改善Al2O3/WC 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细化晶粒,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能得到大幅提高,较硬质合金YG8提高4~8倍。为大幅度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延长钻头使用寿命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碳化钨对自熔合金Ni60B喷熔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熔合金粉末Ni60B中分别加入不同含最的碳化钨(WC),采用氧-乙炔火焰为热源.喷涂并重熔.形成喷熔层.对喷熔层进行了宏观硬度试验、磨粒磨损试验以及显微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i60B喷熔层随WC加入量的不同.宏观硬度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喷熔层的耐磨性最初随WC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35%时.喷熔层耐磨性最佳.超过这一含量.喷熔层耐磨性又明显下降.随WC加入量的增加.喷熔层中单位体积内由WC与W2C形成的块状混合物数量增加,块状物的数量会影响喷熔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11-xMmx(Ni3.55Co0.75Mn0.4Al0.3)贮氢合金中Ml:Mm比例对其活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粘结剂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和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l:Mm比例及不同的粘结剂对合金活化性能有显著影响.按充放电电流均为60mAh/g,充电时间为7.5h,放电终止电位为-0.60V(vs.Hg/HgO)的充放电制度活化时,M11-xMmx(Ni3.55Co0.75Mn0.4Al0.3)对应的合金具有最好的活化性能和最高的放电容量.用PVA作粘结剂,该合金只需4个循环即可活化,最高放电容量为329.7mAh/g.与用PVA作粘结剂相比,以CMC为粘结剂时,各组分合金的活化性能明显变差(经过了10个循环周期,合金仍未完全活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稀土Ce对ZL101合金进行变质处理,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两个方面研究了变质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稀土Ce减小初晶α-Al的晶粒度,对共晶Si有明显的变质效果,最终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不同的Ce含量对合金的变质效果不同,Ce添加量为0.1wt%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179 MPa,延伸率4%.利用此种变质工艺可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ZL101合金.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印有电极的石英玻璃表面,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20wt%SnO2复合薄膜.研究当测试频率为0.01kHz时,烧结温度和稀土掺杂量对薄膜湿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400℃和500℃下烧结的薄膜的湿敏性能要优于在600℃和700℃烧结的薄膜的湿敏性能;掺杂稀土离子的薄膜的感湿性能得到了改善,固有阻值降低;400℃烧结的0.5wt%La2O3掺杂的薄膜在45~95RH%湿度范围内阻抗值下降两个数量级;500℃下烧结的0.2wt%CeO2掺杂的薄膜在25~95RH%湿度范围内阻抗值下降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中华学的创立,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封建正统史观的影响,建立新的古史体系;有助于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有助于推动中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稀士中碳低合金耐磨铸钢.在四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分析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对稀土中碳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硬度、显微组织、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并配合中断正火.获得下贝氏体占较大比例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复合组织.使硬度和冲击韧性达到了最佳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铝合金表面极易氧化生成结构疏松、耐腐蚀性差的氧化膜问题,利用阳极氧化法对2A96铝 合金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通过改变阳极氧化实验中的氧化电压,在2A96铝合金表面制备不同的阳极氧 化膜;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各个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测厚仪测量其厚度、显微硬度计测定其硬度、 点滴实验获取其点滴时间、电化学工作站获取其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进而对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电压范围(8~16 V)内,随着电压的升高,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硬度、点 滴时间也逐渐增加,耐腐蚀性能也随之增强。2A96铝合金经过表面阳极化处理后,其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加入不同富铈稀土变质剂和Sr对A356铸铝进行变质,分析了枝晶及共晶硅形貌,测试了几组材料的延伸率、拉伸强度和疲劳行为。试验及分析表明:变质剂对微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了枝晶分布的均匀度,使共晶硅形态趋向短粗和圆棒状。随变质剂加入量的增加,A356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逐渐增加。变质剂对A356铝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影响甚微,而提高了高周疲劳寿命。综合分析表明,变质剂对枝晶组织的均匀化和对共晶硅形貌的变化减小了初始缺陷尺寸,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离子束法合成钛铝,镍铝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金属蒸汽真空孤离子源引出的强束流钛、镍离子,进行了钛铝、镍铝合金的合成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注入条件下,钛、镍离子的注入能在铝表面形成相应的合金层,离子注入样品的磨损率比未注入样品的明显降低。借助于卢瑟福背散射和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发现表面合金层中分别形成了Al3Ti、NiTi及Al2O3相,钛在铝中能产生20%以上的原子百分浓度,其深度高达7000。最后,本文还讨论了磨损率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清人张潮所著《幽梦影》的英文翻译实例为根据,分析林语堂对增译、漏译和改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林语堂如何在翻译中实践其翻译观,即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反应法采用不同烧结温度,制备二相复合体系。分别选用La0.6Dy0.1Sr0.3MnO3和La0.5Sm0.2Sr0.3MnO3为母体,与金属Ag复合,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二相复合体系磁电阻增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烧结温度对二相复合体系磁电阻增强效应的影响很大,烧结温度低,磁电阻增强效应明显。在制作钙钛矿锰氧化物母体时,只要能形成单相结构。烧缱温度越低越好。烧结温度越低,颗粒越小。界面越多;Ag与钙钛矿锰氧化物母体复合时,烧结温度也不要高。只要能满足压片所需烧结温度,烧结温度低有利于钙钛矿锰氧化物颗粒表面覆Ag。  相似文献   

18.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2A70铝合金试样在变形程度为60%、变形温度为360℃~480℃、变形速率为0.01~1S^-1的条件下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及固溶处理。分析热变形参数对合金固溶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2A70铝合金的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变形程度和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2A70铝合金固溶处理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对于样本数据,模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对于非样本数据,模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