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命运,是人们面对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千奇百怪的人生际遇百思不得其解而臆想出来的一种神秘力量.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和文学家阐述了他们对命运的理解.从命运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模式两个方面比较张爱玲和白先勇,可以了解两位作家命运意识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性主义文学家,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充分展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命运。为了加深对当时的女性命运的了解,需要在深入研读其代表作品的基础上,就宗教神权和夫权思想影响下的男权社会女性的教育、职业等方面的命运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就女性抗争意识的觉醒和实现女性命运转变的途径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推动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依附意识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女性悲剧性的命运,苏童注重从女性自身的问题中探寻根源。人身依附意识是女性悲剧命运根源的突出表现。自轻自贱是女性依附男人的主观潜意识表征;女性间的自相残害是依附意识的曲折和激烈的反映。依附男人的实质是对金钱的依附,女性经济自立才能人格独立;文化视野的局限也是女性走不出依附男人怪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人类第一次开启对于美的探索开始,千百年来艺术与现实生活就从未分离过,随着科技的日趋发达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与前景又将怎样。本文将从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目前艺术在现实中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艺术未来的发展命运等几个角度,探究艺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绚丽夺目的宝石在大工业时代下的境遇与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从唐传奇《枕中记》看唐代士人的意识与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传奇《枕中记》卢生身上可以看出唐代士人积极进取意识,通过五种不同的形式走上仕途;第一,通过科举及第登上仕途;第二,通过到边塞建立军功扬名立万,获得显赫政治地位;第三,通过与贵族显达联姻而走进封建统治集团;第四,通过诗文干谒权贵得以被举荐:第五,通过隐逸生活,以退为进,以求受征诏为朝廷所用。走上仕途并不意味着人生道路会一帆风顺,等待士人的不是政治上的迫害,就是面临贬谪,《枕中记》中卢生的坎坷经历恰好就是唐代士人的命运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白先勇的《孽子》和余华的《活着》这两篇小说的比较分析,认为前者是先天的生理属性影响着主人翁,使其被主流的父权社会所排斥,后者是时代背景中无力扭转的命运悲剧在作祟。二者相较,蕴含其中的是浓重的命运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7.
反思:命运和命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轮功和各种迷信活动的有恃无恐突现了从理论上澄清命运问题的现实紧迫性,而"命运”一词本义的神秘性和引申义的世俗性并存给命运问题的廓清增添了难度.因此,有必要从哲学价值论和认识论层面对命运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初唐文学是在浓郁的历史意识中展开的,从思维方式到文章结构,从咏史、怀古诗的大量涌现到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功名意识的增强,甚至在密集、突出的文学意象中,无一不渗透着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印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初唐的史学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初唐的文学,缺少了历史视域的初唐文学史必将是残缺不全的、肤浅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命运一词来自民间和宗教,但要深刻理解各种命运观,就须揭示人生社会的内外普遍规定性;适当正确的命运观应当是自我规定为主导,自我规定与外在规定相辅相成的命运观;这个具体命运观引申出来的人生教益,可以决策自己和命运抗争,使自己具体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11.
人类文明史与人类流散史息息相关。流散文学的创作古已有之,记录了与人类流散相伴而生的政治文化、信仰与伦理道德观的散播、冲突与融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将流散文学研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相结合,旨在确立流散文学研究的中国立场,探究流散文学中人类流散的文化所指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与伦理内涵,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流散文学中的表征、内涵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散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最终命运”的预言有来自科学上的也有来自哲学上的,认为人类终将灭亡的看法占了主流。这样的看法给当今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也带来了种种恶果。但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也昭示着另一种可能:人类的持续存在与发展,人类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层的寓意 ,无论在精巧构思 ,还是在人物塑造中 ,读者都能在探寻其隐性寓意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伟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文化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和亲”事迹,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文学家据此生发,咏叹王昭君的作品蔚为大观。虽然时代意识投影不同,王昭君的人权意识和女性意识无一例外地被漠视被遮蔽,“自请出塞”的个人诉求升华为“爱国”之心“救国”之举。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现代郭沫若、曹禺《王昭君》,命运改写的时代意识不同,文化意识的历史继承却显而易见。以此为视点揭示“传统命名”历史继承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15.
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悲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典范。从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雷雨》在吸取并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命运观念和审美模式、展现旧中国人物性格悲剧上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创造性贡献,揭示了其对中西方悲剧艺术的借鉴、继承、吸收和融合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特点是集中性与多元性并存。女性作家多是写城市与乡村中的女性生活遭遇,从中可以看出女作家写作时对女性自身性别境遇、生活境遇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审视,建构了区别于男性文学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方式,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两性文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相较欧美舆论,韩国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度较高,态度更为中立、积极。其关注动机有两点,一是对中国外交路线、中韩关系、国际新秩序探索、国际合作等议题的高度关切;二是对文在寅政府依循该理念提出的"中韩命运共同体"的关注。韩国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促进地区和平与一体化、加强文化价值传播、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等方面抱有期待,亦在"中美争霸"、新"天下秩序"、民族主义等多维度存有疑虑。为扭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韩传播时呈现的抽象化、单向化倾向,中国应重视该理念与韩国重点关注议题与主流价值——如"东亚共同体"、多边主义、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环境卫生合作等的话语对接,在全球合作抗疫的背景下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通过主人公在被毁损的人生中最终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经历,思考并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及命运。作者认为命运是被动与偶然的、命运是非理性的,文本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命运观:既不同于西方式的抗争,又不同与东方式的顺从,而是人与人互助、人与自然共存的现代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细致地考察了古希腊神话、史诗、悲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归纳出了其命运、品性上的特点,并对其成因作了生理、心理、乃至社会学意义上的探讨,得出了结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是导致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