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以其灵活、自主、操作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学习模式,但其在发展中也受到了理论不成熟、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等问题的困扰。移动学习的成功,必须依赖良好的编码能力、高效的传输通道以及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移动教学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凸显出工学矛盾、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成人教育的特色等不适应的问题。所以成人教育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教育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在移动教学服务器的支持下,使教师和学生通过使用手机、PDA等移动设备实现交互式教学,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以其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准移动学习的新型方式,必将成为日常教学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口传心授"和"口传谱授"的学习方式保证了南音韵味的传承,但是,这种传统学习方式受到传承时间和地点的制约,很难实现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的南音学习.而微信搭建的移动社会化通讯平台,以及微信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可以满足学生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的学习需求,为南音教育实现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将传统南音学习方式与微信支持的信息化移动学习方式相结合,在保障传统南音知识准确传递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移动学习工具,帮助南音学习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和主动思考南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南音学习方式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手机操作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UC浏览器为手机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课题组开发了羽毛球在线课堂(BTN),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连接浏览的手机移动学习.文章是以基于UC浏览器和BNT的移动学习辅助体育教学为研究内容,开展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智能手机的体育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自主学习理论被引进中国教育界,教育界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英语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讨论话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英语教育方法逐渐与世界教育方法接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成为焦点,也为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就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针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学习英语课程、配备手机和电脑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自发的使用移动或计算机技术辅助英语学习的现状,了解学生对于开展移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的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分析结果为下一步在高职学院开展移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辅助的英语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格尼斯移动学习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库尔斯卡-休默·阿格尼斯对移动学习与移动语言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国际移动学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移动学习具有区别于其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独特特点。简要介绍了阿格尼斯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移动学习的特点与设计、对教学的影响、移动语言学习、评估和发展趋势,希望对于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移动学习系统存在缺少多媒体答疑互动和基于题库的作业练习、视频内容过长、教学过程不完整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移动学习系统。该系统具备短视频课程学习、多媒体互动问答和基于题库的作业练习等功能,形成了完整的学习闭环系统,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内容学习、提问和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移动学习是一种凭借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在未来成人学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了解移动学习的研究背景前提下,才能分析移动学习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指出提高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扩展延伸。移动学习的固有特性使这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更适合于语言学科领域的实践学习。通过课前、课内和课后的连贯而衔接的片段化的无缝学习来构建适合英语听说的移动语言学习模式,从而实现了讲授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的混合,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的混合,同伴间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学习的混合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自主移动学习情况展开调查,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从个性化学习计划、个性化学习方法、个性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效果四个学习要素维度,兼顾课堂、课后的时空维度,分析手机这一媒体对大学生个性化自主移动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自主移动学习与对手机依赖并存;手机媒体自主移动学习是实现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重要路径;个体特征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个性化移动学习的影响差异显著。最后,文章从教育理念转变、学校制度优化、教师适度放权、学生自主学习、个体差异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个性化自主移动学习的积极作用,有效实现大学生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当今大学生所采纳,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英语移动学习所产生的弊端进行分析,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行为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数字化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移动学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征,被语言学习者广泛接受并使用。本文以沪江网校中的听力酷和开心词场两款软件为案例,对沪江网校移动平台"随时、随地、随身"和"短、平、快"地学习外语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移动学习在沪江网校应用个案,体现了移动学习作为新兴学习途径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沪江网校搭建的网络教育平台,逐渐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使更多爱好学习的人感到,网络学习是一件乐事,并让移动学习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重要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4.
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学习应用环境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移动学习的定义与范畴、移动学习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移动学习的两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学习系统的架构进行了设计,为移动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幼儿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法和SWOT分析法对幼儿教师移动学习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和讨论。调查发现:移动学习具有为幼儿教师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优势,但也存在资源参差不齐、技术条件不够完善等劣势;大数据在线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幼儿教师对移动学习积极接受的态度为幼儿教师的移动学习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幼儿教师的移动学习仍然面临着其学习能力不容乐观、缺乏外部支持等内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6.
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业务的扩大带来了移动学习的可能,移动学习手段的出现有其理论依据,移动学习必将成为继网络远程教育之后新的成人教育学习手段,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必要补充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冲击,移动微型学习为填补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之间的鸿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介绍了移动微型相关学习理论及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探究学生碎片时间的微型学习化利用.通过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构建新型数字个性化学习模式,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贯穿生活,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18.
3G技术发展迅猛,以3G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移动学习的主力.从交互距离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中引出结构和活动两个纬度建构了基于3G的移动学习模式体系:严谨结构个别化移动学习模式、严谨结构社会化移动学习模式、灵活结构个别化学习模式、灵活结构社会化学习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现有的智能终端,将原有的Moodle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移动化改造,增设文化教学动态管理模块,采用综合文化教学法,构建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泛在学习环境,激发学生非言语交际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宽容度与灵活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探讨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对手机的利用状况和活用动机,考察了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可能性。研究分析表明,在整合的学习环境中将手机等移动设备导入课堂可能性非常高。学生非常有兴趣并期待使用手机来提高英语水平。从认知角度上看,这也符合学生非常希望学好英语,以满足社会对他们的外语能力要求。从学生的期待与动机来看,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英语课堂中的活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