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萧友梅和刘天华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友梅是中国把音乐和教育相结合的第一人,并推广到实际的教学中,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经验。刘天华则开创了器乐的改良运动,把中国传统的民间器乐和西方音乐相融合,创作出近百首民乐曲,并提出了民乐教育普及的观点。这两位音乐教育家大力推进了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堪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2.
刘天华主张将优秀的民族音乐完整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同时借鉴西方音乐改进发展民族音乐。他提倡平民音乐教育,积极开展大众音乐的普及教育工作。他通过对二胡的改革,使之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3.
刘天华先生是五四时期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革新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在北大的六年中,他在国乐研究、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为整个民族音乐及其音乐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对我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思想以及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等。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历史功绩,有助于加深对他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4.
刘天华先生以“上下求索”的精神 ,学贯中西 ,锐意改革 ,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继承优秀中国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传统的基础上 ,敢于突破创新 ,成功地结合西洋近代音乐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为繁荣和发展民族音乐开辟了新的道路。探究刘天华的音乐美学思想 ,不仅对现代音乐欣赏、演奏及创作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于当今中西音乐文化的合作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有限的刘天华所撰写的文稿、学术方面的通讯等一些文字当中,结合他的作品,对刘天华的艺术思想进行了阐述。通过阐述,试图了解在20年代前后,我国文化界对中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不同及各种思潮的相互撞击、交锋的情况下,以刘天华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家是如何挣脱封建束缚,提出向西方音乐学习的新思想,并将其运用在作品之中,从而探索出一条新路来的。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将民族器乐教学引入高等教育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器乐教学已形成体系,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改善,缺乏传承性与时代性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音乐教育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我体,通过加强教材建设、优化课...  相似文献   

7.
国乐大师刘天华的音乐思想包括不彻底的现实主义音乐观和传统文人音乐观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其部分言论及作品对现实的反映之中,后者主要体现在其偶而闪现的出世观念及作品对意韵的追求之中.  相似文献   

8.
探究刘天华的二胡音乐,无论是其作品的内蕴、音乐语言的个性、乐思的深刻性,还是其演奏艺术的探索,那份内在的承载着深刻民族文化内涵的意境,却始终令今天的二胡界人士仰止。通过对刘天华的二胡音乐艺术观、作品创作和演奏艺术意境的探论,深感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东西音乐之间“隔”的最有效的钥匙,是提高二胡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内涵,是二胡音乐创作和演奏艺术发展必由之路。二胡音乐创作和演奏艺术,也当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9.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号称“东方的小提琴”,表现力强、感情细腻。20世纪初,经我国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毕生的努力,二胡从民间自流状态纳入到艺术的领域,在普通高等音乐院校占一席之地,并创立现代二胡学派。目前二胡演奏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它为载体,作曲家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情感。本文通过对二胡乐曲的时代特征、地域民族特征、人物形象特征等几个不同方面的阐述,揭示了在二胡演奏过程中情感处理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音乐学学科     
<正>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学(含音乐教育)学科是学院评选确定的山大师院首批重点学科之一,艺术系音乐理论教研室是音乐学学科发展的本体。艺术系主任刘延津教授的高师音乐教育模式理论、音乐理论教学、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音乐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阎定文教授的高师民族音乐史论教学、祁太秧歌专题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孔繁洲教授的高师音乐史教学、声乐教学、五台山佛教音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高师音乐教育和音乐学界已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是江苏江阴人。如今,在他的家乡,正涌现出一批爱国民族音乐人士,在继承和发展天华精神和民族音乐事业,最突出的是史影、李顺华夫妇,他们两人怀着对刘天华先生的无比崇敬和对民族音乐事业的无比热爱,锲而不舍,无怨无悔,在艰难困苦中创办了江阴天华艺术学校,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李顺华女士是江阴市侨联委员,澄江镇侨联主席。本文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2.
课外音乐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包括校外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校内课外音乐活动,它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音乐活动是当前大学校园内较为常见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物质条件相对缺乏、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音乐教育领域,应当更加重视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教育资源.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二是农村音乐教师自身挖掘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传承乡土音乐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傅雷音乐教育思想散见在<傅雷家书>等傅雷作品及资料中.贯穿傅雷的音乐教育思想有三条主线:人格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及专业音乐教育思想.学习傅雷音乐教育的思想精髓,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尤其是对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实践有很大启迪.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音乐的容量和途径越来越大,大学生对音乐的需求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迫切需要研究网络信息时代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教与学的规律,将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进行整合,构建出能适应当今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刘饰艺术系主任、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上海师大兼职教授。现为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和美国音乐教育家全国大会会员。1982年和1987年分别获得西北师大理论作曲和教学论专业学士、硕士学位;1987-198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近年来,承担国家教育科学“七五”、“八五”和“九五”规划项目专项课题3项,省厅科研项目2项。出版《美国音乐教育概况》等专著、译著、合著5部。在《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译文…  相似文献   

17.
生命化音乐教育的使命及其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音乐教育是最接近生命本真的教育,生命化音乐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要切实解决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中的问题,使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必须回归其生命的灵动性,构建生命化的音乐课程并以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本文试图通过对生命教育以及音乐教育的本体论解读,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探索我国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为构建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证了音乐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如何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许多不足,如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对其认识不清,学生缺乏基本的音乐素养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正视存在的诸般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改进公共音乐教育,可以尝试走区域校际合作、校内部门协调合作的道路,在致力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推进公共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及特征为切入点,结合赏识教育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优势,贯穿完整的音乐活动过程,提出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实践策略:提高赏识教育意识,创建快乐音乐教育氛围;增强教师音乐素养,保障赏识教育全面渗透;创建民主音乐活动环境,推进赏识教育深入开展;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因势利导赏识教育运用;开展家园共育,发挥赏识教育可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