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研究和分析高校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并从个人智识视角、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期望视角、学校教育和环境视角、性别视角、风险视角、社会结构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整合视角,以期较为全面地把握专业选择的不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深入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凌文辁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宁夏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发展因素,然后是声望地位因素,最后是保健因素;不同性别间体育专业大学生各维度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声望地位因素维度,汉族和其他民族有显著差异;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还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期望找到完美工作;声望地位因素维度,来自农村和来自小城镇的学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和专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研究这一问题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科研课题《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流动》课题组,于1996年对重庆市八所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本调研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对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考入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差异、不同专业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学生父母职业对高等学校类型和专业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对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和专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研究这一问题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科研课题《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流动》课题组,于1996年对重庆市八所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本调研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对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考入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差异、不同专业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学生父母职业对高等学校类型和专业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学历,作为家庭背景的重要因素对子女教育选择产生着主要影响。以云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州市的5所高中890名高三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显示:高中毕业后上大学依然是高三学生的主流分流意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对高三学生高等教育选择影响较小;社会资助等渠道可以解决了上大学的费用问题,但学生担心上大学是“高成本”“高就业风险”的风险投资而选择放弃高考;家庭中父母亲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对孩子的高等教育选择影响较大,就职业及学历而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比母亲大。“没钱也要上且能上大学”暗示教育分流不合理让社会分工失灵,“能上大学也不上”暗示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无处发挥。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让低收入群体的文凭发挥功效;父母高期望还需妙招指导孩子才能成才。  相似文献   

6.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状况表对263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女生总体差异不显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女生有一定的心理差异,父母为城镇下岗职工与父母为干部的女生差异显著,父母职业为工人和个体工商者的女生差异不显著,单、双亲家庭女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3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城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差异显著,且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家庭背景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应关注这一群体,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择业观对职业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生个体择业观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究其原因,除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大学生先赋地位即大学生家庭所在的社会阶层的影响。由于社会各阶层自身拥有的资源程度不等,使得大学生在社会资本存量上有着不少差异,其中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获得和教育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这也进一步影响着他们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决定着他们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高职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发现学生的性别与家庭背景对其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大,而学生所学专业及年级因素的影响较小,表明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职业的认同与选择已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考察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期望,结果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期望水平偏高,且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发展因素,其次是福利因素,最后是声望地位因素;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声望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比大三学生在择业时更看重声望因素,工科与理科医科比文科与理科都看重声望因素;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期望的薪水有点过高,尤其是大一、大二年级与工科、医科专业;地方高校大学生期望的工作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地区以及东部沿海省会或开放城市,期望的工作单位主要是学校、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业。本研究结果启示,不仅需要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而且更应该将职业辅导贯穿在各个年级与专业,以便引导大学生形成恰当的职业期望,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最注重自我实现因素,然后依次为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和才能发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住址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方面则无显著差异.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我国学者对师范生任教意愿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师范生任教意愿研究的对象多为免费师范生,而研究的角度主要从师范生自身发展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我国师范生任教意愿的因素,缓解我国教师城村分布不均的问题,尝试以师范生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师范生任教意愿的影响这一较为新颖角度展开。利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广东省Z市某师范院校140名师范生的父母职业背景对他们任教意愿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父母大多学历较低、收入不高;父母的职业背景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有影响;教师作为工资福利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符合师范生们对父母职业背景“保优去劣”的期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师范生的任教意愿。  相似文献   

12.
浅述大学生应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职业都要求有一定的能力与之匹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很多,但最基本的只有几种,这几种职业能力也是在工作中最需要的能力,需要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中选聘“村官”活动的多重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多重而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当村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存问题的重要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的良好途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自我价值、转变择业观和高教理念的重要举措,应坚持并探讨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现实,从转变就业观念,接受社会选择;遵循客观规律,提升核心能力;舍弃浮躁心态,脚踏实地工作;合理定位定目标,职业生涯早规划;提升职业素质,打造个人品牌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提出: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只有把现在的工作做好,才有机会做更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专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问卷对6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小于女护生得分;志愿录取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调剂录取护生得分;自己喜欢而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其他原因选择就读的护生得分;学生干部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大于非学生干部护生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满意度护生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录取方式、就读原因、是否为学生干部、专业满意度是影响专业认同总分的主要因子。结论:护理教育者应着重对男性、调剂录取、非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非学生干部、专业满意度差者及高年级护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其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全日制自学考试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专业认同感现状。结果发现,自学考试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专业认同感随年级不断上升;成绩较好和中等学生专业认同感高于成绩较差学生;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于父母和他人意愿、被迫就业等;所处班级班风较好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于一般和较差的。不同性别、生源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专业认同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 10 5 5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调查 ,可以看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价值、人际交往基础、人际交往对象、人际交往内容、人际交往自主性等方面的一般特点 ,通过比较了不同性别、学科、年级、地区等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在人际价值观上的差异 ,对加强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有:在消费观上渴望自食其力又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恋爱观上既希望追求内在美又缺乏长远打算;在择业观上喜欢选择收入较高且工作不太艰苦的行业。在对待理想与金钱上,表现为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有崇尚实用主义的明显倾向,并且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因此必须加强对其价值观的教育,指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对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调查表明,师范生在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和成就动机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就读意愿的师范生在专业承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规范承诺因子的水平最高,理想承诺因子的水平最低。这意味着,师范生对专业责任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但还没有将个人理想很好地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师范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适应性、成就动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能够显著地预测专业承诺水平。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应当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专业学习指导,提高师范生学习适应性;促进专业素养发展,增强师范生成就动机;强化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师范生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专业意识是学生今后专业发展的导向和动力,对其专业成长具有指导作用。对某师范院校2012级和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对口生与统招生的专业意识进行了比较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口生的专业兴趣高于统招生;统招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困难大于对口生;对口生在就业方向上更倾向于到幼儿园任教,统招生则更多倾向于从事科研工作或者转行;在对待幼儿教师工作的态度上,统招生呈现逐渐喜欢的发展趋势,对口生则保持原有的喜爱程度;在对幼儿教师工资的看法上,统招生和对口生都认为幼师行业工资太低。高校应针对两类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层、分类教学,纠正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某些误解,这是提升两类学生专业意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