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呼唤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着重分析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主要优势及其多种培养模式,指出在复合型外语人材培养中要应校制宜,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全面培养各类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它为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理工院校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学科、设备和师资优势,培养既具有很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又掌握另一门外语知识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应逐步向“双外语”的模式发展。文章着重讨论英语专业教育应发挥理工院校办学优势,指出培养双外语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培养双外语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外语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运用教育学原理,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旋律;探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并为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对目前外语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交流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实施,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为此,外语人才的培养应有未来意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就是当前的一个主要议题.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二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外语教学,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分工协作,共同培养21世纪的外语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 2 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我国教育部和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奋斗目标。本文认为 ,仅培养“复合型”不够 ,还应当注重“应用型” ,并改造原有的“知识型”和“研究型” ;现有各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之间应当分工协作 ,各自有所侧重 ,共同来培养 2l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单一知识结构的外语毕业生逐渐受用人单位的冷落,而对具有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入手,着重探讨了想要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必须先建立复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外语专业教学应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外语院校(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似乎还不够充分、深入.笔者从理论的层面入手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基本理论问题;(2)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社会与科学发展意义;(3)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必须尊重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大量需要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精通外语、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兼具专业知识的通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改革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双外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之路,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本文在概括性地了解我国当前高校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培养双外语复合型人才这一主旨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我国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我们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具有知识广泛、日语基础雄厚、交流能力强等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强化外语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人才的专业外语水平,分析高校专业英语水平现状,论述强化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使得外贸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培养"外语+外贸"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对外语专业教育的需求。英语专业应实施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有效策略培养实用型外贸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是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主要议题,本文就我国的高等法律教育应如何顺应这一世界性历史潮流,改革现有的法律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剖析了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的动因,提出了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以及为我校乃至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这个迫切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高层次的复合型、实践型法律人才的法律硕士的培养,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法律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该文从我国法律硕士培养的实际出发,指出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应当朝着复合型、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就业市场压力的逐步增大,社会对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为我国外语专业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论述目前高校外语专业采用的主辅修制模式培养社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剖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多元化的趋势,这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格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及如何认清外语专业定位问题是摆在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笔者通过对外语专业联合其他专业培养人才的研究及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理工类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之比较,阐述了国外外语界对外语专业的界定,旨在借鉴其经验并探求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各外语院校校(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些模式从理论上讲,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又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等方面.在此,我们根据本次课题的研究情况,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外语教学改革现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英国大学教育模式及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因此,英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拟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教育模式中寻求一些启示,探讨英语专业教学如何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扩大,我国经济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势在必行,面向21世纪人才的需求,大量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已日益成为21世纪社会的强烈呼唤和迫切需要.现在已是1995年,还有5年,20世纪就要结束,21世纪就要开始.今后培养的大学生,其一生都将工作、生活于21世纪.众所周知,前瞻性是高等教育应有的属性,因此,高校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为21世纪培养人才,并使之能够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21世纪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应该是适应性较强、基础知识比较广博的通才,并非知识过于狭窄的单一专家.因为当代科学的发展,有从分离走向综合的趋势.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内部与外部互相渗透,人文科学内部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之间也在互相渗透.因此在专业改造和课程设置调整方面也要有一种科学的预见性.要力求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深刻的变化,注意适应由分到合、由专到博的新趋势.同样,面向21世纪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本文仅就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改造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人才是一种“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模式,它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适应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人才的综合发展,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优化课程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开设活动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