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译者主体性在林语堂自译本《啼笑皆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警醒国人的翻译目的和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决定了林语堂必然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其审美观促使他进行了创造性翻译。文章结合典型例句对其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身处中国文化变革的交替时期,20世纪30年代起从“译入”转向“译出”标志其文化身份的转向。通过“译入”,引进和吸纳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化,实现对现代性文化认同建构;通过“译出”,评介和传播中国智慧,寻求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并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林语堂以翻译《浮生六记》这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为开端,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以实现双向认同。因此,研究《浮生六记》翻译的跨文化动因,有助于我们探究译者诉诸的文学相关功能及推崇的文学理想形式,了解译者主体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之互动。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他以著书或译书的形式实现"对外讲中"的目的。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为例,分析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翻译策略,以期对今天的对外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个案研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此书时,在归化和异化策略间转换,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情调,译者对中西文化的领悟力令人赞叹。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观出发,分析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更好的体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以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个案研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此书时,在归化和异化策略间转换,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情调,译者对中西文化的领悟力令人赞叹。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观出发,分析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更好的体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彰显文化的独特性又要使其融入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以求同存异,和谐发展。林语堂早在20世纪初亦有如此先明之举,他力排众议地以中译外和异语写作的方式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文章通过分析林语堂文化外宣作品《吾国与吾民》中的创造性翻译案例,发现在对待文化传播和中译外问题上,林语堂以其独特的文化态度,从一个广阔的国际视野,来对中国文化信息进行创造性翻译,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主体性,也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双语能力和灵活的创造性翻译手法。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译者立场的研究为数不多,法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贝尔曼在其《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提及译者立场。他强调,批评者在批评一部译作时,首先要考察译者立场。本文拟考察近代来华传教士口译活动及口译活动之外的译者立场,其立场大致可分为:传播宗教之立场、帝国主义立场、传播西学之立场以及传播中国文化之立场,以期待彰显其立场,为译者立场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提出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进行阐释,结合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中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指出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时,译者宜主要采用文献型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可读性为目的时,宜主要采用工具型翻译。  相似文献   

9.
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英译本对中国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从典籍文化翻译的视角,重点考察美国译者 Francis Ross Carpenter 的《茶经》英译本中关于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效果,并对译者英译过程中准确再现原语负载的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得与失进行综合评价,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展现了在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下,译者的翻译总是处在两种文化意识的博弈中,试图在两者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有效地传播东方文化,又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喜爱。在这两种文化意识影响下,对原著和原作者的责任、对目的语读者的责任以及东西方语言的差异,成为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举例考察林氏《浮生六记》英译本对原文文化元素的处理,希望能为强调翻译这种跨文化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以及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展现了在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下,译者的翻译总是处在两种文化意识的博弈中,试图在两者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有效地传播东方文化,又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喜爱。在这两种文化意识影响下,对原著和原作者的责任、对目的语读者的责任以及东西方语言的差异,成为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举例考察林氏《浮生六记》英译本对原文文化元素的处理,希望能为强调翻译这种跨文化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以及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在向外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恶意改写甚至被曲解,而林语堂的作品却是个例外,在国外倍受好评。林氏《京华烟云》实为后殖民文学,但据后殖民译论研究,其创作过程也可视为一个翻译过程。杂合这一后殖民文学最大的特点在其翻译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并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上。通过杂合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林氏把弱势的中国文化根植于西方强势文化中进行传播,不但没有使之失去自身的文化烙印,而且使之得以在其他文化中重生,这就是林氏成功输出中国弱势文化的秘诀——杂合策略。杂合策略满足了权势两方的需求,并调和了两者的对立,同时又瓦解了对归化和异化的争论,在传播弱势文化的过程中它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众多的英文译本中,林语堂的译本《老子的智慧》以其精炼与忠实久传不衰。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点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写作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京华烟云》包含了部分中国诗词佳句的翻译,可视为翻译实践的范本。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为视角,探析诗词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特点及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翻译视角解读英译本《聊斋志异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及研究,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聊斋志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书中有很多东西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对英语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把《聊斋志异》中的文化信息准确而又完整地传递出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开展中西交流,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英译本《聊斋志异选》的分析,探讨了书中体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方法,指出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应该利用多种策略,以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林语堂选择翻译《浮生六记》是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浮生六记》译文是林语堂在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等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产物,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及适应性选择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着手,简要阐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策略,并以此为基础,结合Nida对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的分类来分析林语堂早期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林语堂先生对文化传输采取的异化策略有利于把相对弱势的中国文化作为异邦文化带入英美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翻译研究经常忽略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作用,使之屈居于从属地位,境地尴尬.本文试图结合翻译研究中的阐释学理论,并在对汪榕培《墨子》一书译本及其阐释基础上,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及对作品阐释层面上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宗教在他国的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间性”的生产过程,禅宗在中国的诞生正是如此,《坛经》作为五家七宗的根源,是禅宗的奠基之作。禅宗是融合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间性”产物,加之国内外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禅宗术语翻译带有明显的“文化间性”特征。研究发现,《坛经》英译呈现出异质性与融合性的“文化间性”特点,使禅宗在异国的传播与接受效果产生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揭示和比较《坛经》术语英译中的“文化间性”特点,发掘禅宗术语英译中“文化间性”的不同形态,以促进学界对禅宗术语英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的翻译从16世纪开始,已经历了三次高潮。从理雅各服务基督教传播、融合中西思想、归化特征明显的翻译,到韦利传播中国文化以医治西方的弊端、为忠实内容而不惜牺牲文字优美的翻译,再到林语堂既忠实于中国文化又兼顾西方读者、努力再现源语内容和语言美的翻译,《道德经》的英译策略经历了从归化法为主到力图同时传达原作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的异化法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从认知到认可再到欢迎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