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人的思维是一种意象思维,多采取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常常通过刻画审美意象来抒写情感、创造某种艺术形象。在传统文学思维中,"西楼"意象就是这样一种意象思维。它经历了从诗词中的西楼具象到意象的形成及对戏曲中西楼意象的演变,通过对袁于令《西楼记》中西楼意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它对建构戏剧情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有三组颂诗,曰《周颂》《商颂》《鲁颂》。三《颂》虽同为庙堂祭祀之乐,而辞风却异,简言之,《周颂》简略古拙,《商颂》《鲁颂》词繁夸侈。造成三《颂》辞风差别的原因在于祭祀中的主导表意方式的变化,即《周颂》承袭了远古祭祀方式,以舞娱神,是谓舞乐;而商、鲁二《颂》受礼乐文化较深,借歌表意,是谓歌乐;以舞娱神,则歌诗非其所重,其辞必简;借歌表意,需长歌方能尽其情,其词必繁。从《周颂》到《商颂》《鲁颂》,体现了《诗经》颂诗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戏剧和汉乐府诗歌分属两个不同的时代,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男女主人公对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比较其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不难看出东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剧中张生的形象在动态的发展中变成了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代言人。本文试从《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三部作品中分析张生形象的演变和转型,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相似文献   

5.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制度的影响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文章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东汉末年、曹魏和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个阶段,将门阀制度放在不同阶段进行讨论,以找出其政治内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倡导并实践一种局部、细节上生活流式的写实和宏观上“意象”张扬的小说写法,典型地体现在以《高老庄》为代表的几部长篇小说中,但是在《秦腔》中,“意象”衰减了,这源于贾平凹面对当下乡村现实时的迷惘和彷徨。《秦腔》削减了“意象”,却继续发扬了那种呈现式的生活流写实手法,这种写实手法在艺术上坚持了作者对浑朴苍茫之境的一贯追求,并渗透了贾平凹个人的生命体验,写出了一种面对故乡消逝时的超越性的悲哀,这是《秦腔》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游龙戏凤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话本小说《客窗闲话》与杂剧《梅龙镇》和电影《龙凤店》,是非常重要的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虽然围绕皇帝微服出游展开想象,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了主题相应地发生变化。《客窗闲话》突出原道说教意义,强调"戒色";《梅龙镇》描写充满神性的皇帝的情欲追求;《龙凤店》则展示了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赵庆伟  陈敬阳 《延边大学学报》2022,(6):40-47+137-138
《皇华集》是明代中朝两国使者记录双方交往和异域见闻的诗文唱和集,其中涉及鸭绿江的作品占比极大。通过品读这类诗文,不难发现鸭绿江意象的文化内涵在壬辰战争前后发生了重要转变,即由普遍观念的“华夷之限”转变为“捍卫中华”的重要藩屏,由两国使节私人友情的见证转变为两国人民集体记忆中的国家友谊象征。其转变的实质是两国关系发展和相对实力变动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C位一词最初出现于2010年,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成为使用群体较为广泛、常见的一个词。从产生至今,其经历了从电竞行业用语到舞台娱乐行业用语,再到日常语言的过程,成为具有三个义位的多义词,其演变是人类认知机制中隐喻机制和联想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C位的演变路径和演变机制,能为探究现代汉语新词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提供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10.
威廉·莫里斯作为英国19世纪伟大的社会主义思想家,其最大成就在于以艺术为切口,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艺术为目标,去改造社会。他将信仰从信念的对象转化为基于历史和经济分析的实体,并作用于未来美好社会的构建。但是,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罗斯金、马克思、浪漫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等思想。探析隐藏在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理论渊源,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英美文学史上被认为"开现代诗歌之先河"的意象派,对中国唐诗有着较为明显的学习和借鉴,本文试图从英美意象派运用意象组合的三个技巧--意象脱节、意象并置、意象叠加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论证英美意象派对中国唐诗在诗歌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上的吸纳,证明在"意象组合"理论上是"东诗西渐",并非"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12.
“改革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乔光朴”式的强烈民族文化认同,中经“印家厚”式的家庭伦理认同,“康伟业”、“林珠”式的跨国文化认同,“吕建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最终发展到“朱卫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的危机及宗教式认同.“改革题材小说”中文化认同的蜕变使作品的审美品格经历了从悲壮、情调叙事、悲凉到悲剧的演变.然而这样一种历时的、被动地依据时代和社会变革书写文化认同的方式体现了“改革题材小说”的缺失.《古船》以史诗般的审美风格体现了文化认同的构建必须纳入到对自我与现实的双重超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并不失文学审美特质的综合性思考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3.
“风”作为一种自然景象被古代中日两国文人所喜爱和描绘。唐诗和《古今和歌集》分别作为中日古典文学的代表,二者描写的“风”意象既有心有灵犀的感同身受,又有因人而异的别具一格。唐诗中描写的“风”意象风格多变,内涵丰富,关注人的社会体验和道德,而和歌中所表达的“风“意象内容单调狭隘,更多关注个人体验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15.
古代的神话在其产生之初,其角色与今天全然不同,它不仅只是文学和艺术的作品,而是作为一种对生存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理性自然观逐步建立,神话观点受到根本的动摇,淡出人类主流的认识方式。然而神话思维并未因此退出人类认识范畴。神从直接的因果联系中退隐而出,却仍作为更上层原因隐现着;神从可视的自然中退隐而出,却仍居留在思想的更深层,泛化为无处不在的神性,栖身于哲学和宗教之中。而神话的社会角色也从诗意的生存转化为生存的诗意,作为人们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的结晶,回归到其文学和艺术的本位。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我国文坛上焕发着瑰丽色彩的神魔小说。它所塑造的孙悟空形象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文化精神——追求人性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自然的自由”过渡到“理性的自由”的过程。“自然的自由”体现了自由的本真状态,也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由设定的理想状态,而“理性的自由”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从<清平山堂话本>到"三言二拍",话本小说经历了由书会才人口耳相传到文人创作案头文学的发展过程,其体制、模式、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了话本小说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从微观的角度,以<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和<古今小说>中的<明悟禅师赶五戒>为例,探析话本小说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莫言的《酒国》是在鲁迅传统及《狂人日记》的影响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于"吃人"主题的再现从而与《狂人日记》取得了某种精神对应。两篇小说中的"吃人"内涵同中有异。第一层面都指向真正的肉体"吃人"。第二层面是指向象征意义上的"吃人",《狂人日记》侧重于文化文明层面的批判,《酒国》侧重于现实政治层面的批判。两者的"吃人"都具有巨大的同化性与普适性,启蒙者形象被彻底解构,表现了改造"吃人"文化的艰难。两者都表达了对未来的焦虑和渴望。第三层面可作普遍的人类学意义上的理解。产生于20世纪的《狂人日记》和《酒国》体现的人道立场、启蒙态度、民主观念与批判精神,使之和古代的同类"吃人"题材的作品划上一道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小说注重描写人性的纯美和质朴,他一直着意在文本世界里构建希腊式"人性"的小庙,《萧萧》便是经典的一例。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制于意识形态的牵绊,电影《湘女萧萧》则将小说里对人性本然的描写悄悄做了位移,成了反思封建社会和人性的工具,湘西也被描绘成束缚人性的"铁屋子"。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一家,法家突出的特点是追求绝对君主专制。体现了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的《商君书》重"壹",集大成者先秦法家思想的《韩非子》尚"道",而从"壹"到"道"正勾勒出法家追求绝对君主专制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