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与效用.关于人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也应如此认识和说明.人们在社会中结成的价值关系实际上有三种,由此形成的价值,有着三种具体价值,即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的为人价值.这三种具体价值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结、互相作用.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为人价值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时互相分离并立,有时也相互协调统一.社会的为人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时互相分离,有时也互补互辅.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石里克伦理学与功利主义伦理学从产生背景、基本理论、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认为石里克的伦理学受到功利主义影响,具有功利主义倾向,但产生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伦学反映着各自社会经济关系,因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在同是把快乐论作为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功利主义凸显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石里克强调社会利益主体的快乐;边沁、密尔始终无法圆满解决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而石里克较好地处理了"求快乐"与"利他"的关系;石里克采取的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比功利主义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人文与科学是高校的“一体两翼”。本文从分析高校目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现状出发,在分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理工科院校走向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受到教育观念、时代特征、社会和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是实现两种教育在理工科院校融合的有机统一体,也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青年马克思认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最终导致了个人分裂为市民和公民,这一分裂意味着个人要么是纯粹个体和利己的存在者、要么是纯粹普遍和虚幻的存在者。为此,他提出只有人类的全面解放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分裂,才能使个人同时既是市民又是公民,青年马克思所主张的这种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不仅构成异化劳动思想的切近前提,还间接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从微观上说,是指人类个体的处境。人的生存是一系列的选择,没有哪一次选择是一经选择便一劳永逸。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人就意味着人在旅途。从宏观上说,人是社会的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个体与社会不可分离,他只有合理地置身于社会中,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才能成为真正的个人。抽象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者在建构自由理论过程中存在两次逻辑抽象,第一次导致自由权与自由分离,第二次导致生命权与自由权分离,最终使自由与生命走向对立。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生存状况的研究,揭示出自由主义自由论缺少生命关怀的理论缺陷及其现实根源,从而将自由理论建立在对个人生命活动状态的考察之上,为建构生命自由论设定了基色。生命自由在内涵与外延上超越自由权和生命权,它以现实生命个体为主体,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命共同体为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与其他自由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动态平衡。生命自由论为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7.
知情权指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这促使媒体去收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关的信息,从而保证公众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隐私权则要求与社会生活无关的个人讯息不能给予报道,但是名人因为有别于普通人,其隐私有时甚至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无法截然分离。本文探讨了名人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未来新闻报道中平衡两种权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整体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演进起到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良好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激励作用,确保了改革的成功。但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和现实的挑战与冲突中趋于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建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把个人精神生活、一般思想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适当分离,在个人观念的竞争中实现接合;应提炼现实、接轨世界、转型话语,以社会公正与和谐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积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接合中的主导权;应继续保证政治统治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突破了原子式个体和国家伦理实体两极对立的政治哲学研究方式,从现实的、具有社会特质的个人出发,提出了人民主体性的国家建构思想.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立宪君主制的国家观,揭露了黑格尔通过国家伦理实体规范个人、实现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统一观点的抽象思辨性,并同主张通过抽象个体间的契约形成"公意"的国家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同国家的人民基础相契合的制度,主张建构人民性的行政权和立法权有机统一的国家体系,以便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劳动和享受分离的问题.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政治哲学研究方式、重视国家解决社会利益矛盾效能的观点、把建构人民主体性的国家作为实现人民自由的重要途径的思想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名誉权属于人身权范畴。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对人身权作了专节规定,其中也规定了名誉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本文主要讨论名誉和名誉权的性质和法律特征。一、名誉的性质和特征名誉,从字义上讲,是指个人或者集团的名声。《民法通则》没有给名誉下定义。关于名誉的概念,说法甚多。限于水平,本文不打算给名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名誉,通常认为是一定社会中对特定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的社会评价。名誉的性质是:1、对个人或社会组织的社会评价,体现了名誉的根本性质;2、名誉与人身不可分离,与…  相似文献   

11.
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是贯穿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在现代社会的双重展开催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所催生的现代分工使个人越来越成为机器的附庸,思想启蒙所唤起的人本精神则使个人自由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和政治的目标.如何实现劳动分工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成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反思和重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秉承这一问题,马克思把劳动分工与生产力、劳动异化和阶级斗争对接在一起,力图通过无产阶级运动来消灭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建立生产力高度发展与职业选择高度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涂尔干把劳动分工与社会团结、社会失范和社会道德对接在一起,力图通过普遍社会道德来克服社会失范,建立个人主义与社会整合相结合的有机团结社会;韦伯则把劳动分工与理性化、祛魅和工具理性支配对接在一起,通过勾勒价值伦理迷失、工具理性支配和诸神之争的社会景象来表明个人自由的灰暗前景.通过对劳动分工的深刻分析,三大思想家展示了个人自由的三种前景:通过消除外部强制来实现个人自由;通过重构个人认知结构来实现个人自由;个人自由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结构化理论、延误的现代性、现代性的经验和反省性与自我认同五个方面对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吉登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三种现代化动力基础上成功地阐释了传统社会的解构、现代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建构以及现代性自身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个人化写作”的创作主张 ,将个体与群体分离和对立起来 ,体现的不是现代文化意识。创作决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 ,作家在创作中面向内心要求要与面向现实生活相结合、个人表现的欲望要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相结合、自我艺术追求要与社会期待视野相结合 ,创作个性的追求要与创作人民性的追求相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创作经验证明 ,如果不自觉完成以上这几方面的融会 ,创作个人化追求就会走上“私人化”的歧路  相似文献   

14.
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个人的性质、地位与作用。但西方的个人主义基于狭隘的二元论和抽象的形而上学,把个人理解为自然自发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无牵无挂的人,割裂了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紧张,并引发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泛滥,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运作和稳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必须超越个人主义这种狭隘而抽象的个人观念,把中国传统的个人观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观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看作是自然属性、道德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历史属性相统一的整体,强调个人的个性与社会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权利与个人责任和义务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建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观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著作中对"个人"的论述,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类的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是以阶级群体、整个人类对美好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与建立为背景、框架和前提来进行论述的.这是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真正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其他一切人学理论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强调的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与社会发展目的的根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结构化理论、延误的现代性、现代性的经验和反省性与自我认同五个方面对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吉登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三种现代化动力基础上成功地阐释了传统社会的解构、现代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建构以及现代性自身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受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收入、教育与职业等传统客观指标,社会因素则分为社会交往与主观认知两方面。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相较于客观社会地位,当前我国的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偏低。其次,社会因素对于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要大于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公平感与幸福感对于个人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339名免费师范生,探讨个人自尊、集体自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个人自尊和社会支持处于较高水平,集体自尊处于中等水平;个人自尊、集体自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个人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最大,集体自尊次之,社会支持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9.
法学家的技艺就是法学家深入社会、解剖社会,从社会中获得关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个人、特殊公共利益团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通过社会这个途径,法学家才能实现对法的关系的真正把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把个人的社会活动看作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共同的基础,三者的统一构成个人现实生活的基本内容。在政治异化中,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发生了分离并使得解放仅仅停留于抽象的政治领域,奴役和剥削关系在市民社会中仍然保留着。但政治异化发生的原因必须到市民社会的结构中去寻找,马克思早期理论探索的重点因此由法哲学转向了市民社会,并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这样,马克思的早期思想探索过程便表现为“国家和法→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逻辑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向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