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早期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历史本体论;在晚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他纠正了前期解读的错误,把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解读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当代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其受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他的解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中西方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希望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一步步地冲击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体论,一重重地阐发了马克恩哲学的原本精神;我国哲学改革中提出的社会关系本体论、理想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从不同侧面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丰富思想。所有这些,经由实践本体论的提炼和综合,使实践本体论成为最富成果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出场的文本路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著作,由于以往对《手稿》的哲学革命价值的忽略,使得对其价值的重估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马克思在哲学研究范式和哲学本体论这两个纬度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马克思哲学革命在本体论上实现了从“世界何以可能”到“人的解放和自由何以可能”的转变,我们应并在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化危机和人的生存困境引起了本体论研究的复兴,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合法性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该文对文化危机、本体论复兴以及哲学界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认识逐一进行解读,希望借此能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关键有二:其一,马克思明确地将哲学阐释为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其二,对象性原则、生产性原则和运动原则共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马克思哲学虽然没有本体论学说,但是有本体论思想的;马克思哲学不是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建立在真正属人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哲学在现代哲学看来已落入不可自拔的理论窠臼,成为被诘难的标靶和被遗弃的对象。然而,痛贬本体论哲学学科化的种种时弊并不意味着本体论哲学本身超越性意义的终结,更不意味着哲学致思的终结。在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思想是关于人的生存本性理解的形上视阈、本体论维度和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进行了“整体的批判”,这种批判本身说明他的哲学包含本体论的思想和语言,否则他不可能彻底炸毁传统形而上学的神圣殿堂,真正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怪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代人类遭遇了虚无 ,因此 ,哲学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进行研究。马克思发动的颠覆传统本体论的哲学革命 ,在当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生活本体论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诸多误解,其中有的固然是出于ontology汉译的原因,有的却是由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扬弃”性质,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扬弃了的本体论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思想。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就属于后一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生活本体论,它是对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交锋与争鸣的重要问题,争论的焦点围绕三个问题:什么是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要做到四个直面:直面历史、直面逻辑、直面分歧和直面文本.这样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哲学是有本体论的,不能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实践本体论"或"关系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书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肯定,显示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它提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即实践这一原初范畴内在地蕴含着“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当是”两个维度,恢复了超验性和人学立场.该书揭露了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及其原因,这有助于恢复马克思哲学的睿智和本真性.该书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创造性诠释,揭示了回到历史和恢复人的在场性对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体论承诺,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的具体展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达到的成就表明:马克思的运思依其先有的本体论原则,直接进入到“活生生的”人的世界,并循着对人的存在的揭秘,为理解和变革这个世界制定了全新的纲要和方案,而其共产主义学说所表征的无非就是人的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造成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有一个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自我意识的本体论、劳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等几个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解读,提出:对《提纲》第一条的基本观点不能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而要把它首先看作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变革。只有从本体论上理解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观点,才能正确理解《提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克思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的研究经历了三种范式: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体现了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绵延的无尽之学,未来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哲学界会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即存在论)问题有更新的突破,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也会有更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激情本体论既不是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也不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而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一种有益探索,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理解,一方面缘于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本质和功能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则缘于我们对“本体”范畴本身的不同理解。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新世纪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看法各异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观点进行述评,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建设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公开发表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围绕着其中的异化、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全世界性的讨论。这一讨论至今仍在继续着。然而,对于《手稿》中的认识论思想,却并没有象异化、人道主义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讨论,甚至有的研究者断言,《手稿》的哲学思想是本体论而非认识论的①,否定《手稿》的认识论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成史上的地位。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而且涉及到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们认为《手稿》中提供了马克思科学认识论的思想萌芽,它所阐发的许多认识论思想的新质,比人道主义重要得多,而且更具有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向科学认识论转变的前进性。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哲学诠释为物质本体论,不符合马克思思想的实质,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种诠释不仅遮蔽了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本体论重建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深刻意义,而且混淆了马克思同恩格斯在思想上的异质性,也不符合本体论所固有的逻辑自洽性的内在要求,它不可能担当马克思为自己的哲学所确立的意识形态批判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讨论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场讨论无意中引出了一个原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哲学究竟有没有本体论?一种由来已久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已经抛弃了旧哲学的本体论,也不再保留本体论这一概念。但是,更多的人提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从而又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