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建筑角度对"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和全生命周期能耗指标方法进行解读,论述了全生命周期与建筑节能的关系,通过对建筑体型、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能意义及策略的分析,指出其对寒地办公建筑减少能耗有极大帮助,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极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
建筑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我国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有外保温和内保温,外保温优势明显。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与节能材料相辅相成,所以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真正地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3.
校园教学综合体人员密度高,单位面积建筑能耗高,节能潜力大。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基础教学楼项目节能设计为基础,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从建筑平面和造型、室内布局及建筑细部等方面,利用Phoenics、Ecotect、eQUEST等模拟软件,展开校园综合体空间设计与建筑节能的耦合设计方法图解分析,提出结合微气候因素的综合体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策略,为今后寒冷地区的高校综合体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井煤矿地面建筑节能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地面建筑通过采取总平面布置节能、建筑外墙保温措施、建筑屋面保温措施、门窗节能措施及建筑遮阳、建筑材料节能、地面保温措施、建筑单体节能等措施以后,把建筑物的能耗降到了最小,收到了预期效果,完成了节能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全球建筑节能的迫切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对节能的要求,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现状,提出建筑节能工作中须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重大比例,推行建筑节能政策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筑节能技术轨道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建筑节能技术在缓解能源短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入技术经济学前沿思想的技术轨道理论,首先提出了建筑节能技术轨道的概念。其次,针对行业特征,建立了建筑节能技术轨道的约束体系、分类体系和核心体系:约束体系包括技术约束、经济约束和社会环境约束;分类体系包括建筑构造系统节能技术轨道、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技术轨道、能源供给系统节能技术轨道和运行管理系统节能技术轨道;核心体系包括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轨迹、形成轨道、可能轨道、最优轨道、延伸轨道和转辙轨道。最后,着重分析了建筑节能技术轨道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能耗与日俱增,节能建筑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是新时期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建筑施工技术与节能环保理念充分结合,发展节能建筑,是当前建筑企业的重要任务。文章中结合笔者个人工作经验对节能建筑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节能建筑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选择理论的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行为因素已显化为影响建筑节能市场运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建筑节能市场主体间的行为关联,认为购房者的行为选择是建筑节能市场的源动力。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影响购房者建筑节能行为的因素,并从消费行为引导的角度提出扩大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的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行为节能的意识;(2)实施经济激励,合理分担节能行为成本;(3)建立建筑节能能效标识制度,减少节能消费行为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朝着绿色、可持续、低碳的方向前进。然而,建筑的能耗约占整个社会的1/3,而建筑给排水的能耗又在建筑能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来自于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等。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节能节水成为人们选择房子的一个条件。节约建筑能耗不仅要靠在民众中的宣传,更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能源的充分节约的规划。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充分采取各种节能、节水措施,推动绿色建筑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在于利用外部性资源促进村庄的内源性发展,村庄内源性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农民能力建设。农民能力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农民能力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另一方面,农民能力建设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旨归。因此,研究农民能力建设的内容、途径及其机制创新,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新村计划"到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实践,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中国农村发展探寻出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化推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格序,可谓毛泽东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天换地探索与尝试,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之路探索的先河,尤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文章就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尴尬现状,从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优势条件出发,就更新观念、广开渠道,为农村图书室(馆)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能源消费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CH4或N2O等,通过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中国1990-2008年农村生活用能足迹显示:近20年来中国农村生活用能总足迹增长趋势明显,年均增长7.32%;薪柴、秸秆和煤炭足迹比重持续降低,沼气和电力足迹比重显著上升。利用恩格尔系数作为中国农村富裕程度的衡量指标,考察农村富裕程度对各类生活用能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对薪柴、秸秆足迹的影响作用不甚明显,与煤炭足迹同向变动,与沼气、电力足迹和总足迹反向变动,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潼南农村公路建设为例,阐述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五个重庆”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归纳为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无疑是最重要的主体。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且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把子女、配偶和老人留在了农村,形成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妇女大多正处于劳动力年龄的黄金阶段,她们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这意味着她们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已经成为经济和政治及其他领域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区的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从机遇因素、机遇联系和机遇优化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的机遇依附进行研究,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优先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机遇依附的主要路径;提出确立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机遇依附的路径系统、建立机遇因素与农村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健全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机遇依附路径机制等优化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有所提高。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治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政治冷漠现象,大大阻碍了当前我国农村的政治发展。在农民自治过程中消极地行使选举的权利、以敷衍态度参加村务民主管理和决策、对村干部的制约出现监督缺位、对自身政治参与权利的损害抱着无所谓态度等政治冷漠现象依然存在。然则政治参与民主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村庄利益驱动力太弱、农民个体素质不高、农民非理性政治参与造成农村治理过程中政治冷漠现象的发生。积极推进农民政治参与民主机制的完善、强化村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文化建设和培养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化解政治冷漠现象,进一步地为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中国梦的建设创造有效助推力。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四川省创立了以璧山县为中心的华西实验区,1950年结束。在“平教会”的主导下,华西实验区在战后农村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中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研究它的建设实验,对研究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当今中国的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