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女性和结婚的观念和习俗,所以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免在交往中发生误解。比如,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常常本无此意,却因某些言论和行为伤害了对方,或被认为你是在求爱。相反,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国家这方面的礼仪,也会误解了对方的  相似文献   

2.
习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等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语言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文化传统方面中华民族与俄罗斯存在差异。中国与独联体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中,为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首先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民族习俗与中国的差异与融合。对在日常俄语教学中出现的汉俄民族文化习俗差异与融合进行阐释与对比分析。学习、了解并掌握中俄民族习俗知识,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和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大学俄语兴趣,培养文化差异意识,为其今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礼仪,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的一个方面,是不同民族间相互频繁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文化交往过程中,混杂着合乎情理的礼仪现象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礼仪情节。对这些礼仪形式,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对其不容易作出准确判断,因而,人们便附加这样或那样的礼仪性细节来加以表明。在民族文化的交往中,我们看到,邢些刻板、固定的礼仪形式,长期以来被人们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祖先留下来的礼仪,是人们共同采用的,是合乎社会规范的,是借助社会力量和个人的监督来实现的。广义地说,传承下来的那种拘泥固定规矩的礼节便是习俗,它是整个民族传统的支柱和基础。布加热诺科夫对礼仪一词作了这样的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习俗。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邀集我国知名专家学者编撰 ,隆重推出大型丛书《中国民族风俗志全书》。本丛书将着重介绍我国 56个民族的生产、交通、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家庭、村落、岁时、节日、丧葬、宗教、道德、礼仪、口头文学等风俗民情。丛书每个民族一册 ,共分 56册 ,为迄今为止我国首部最为全面汇集各民族风俗的大型文库。本丛书初定今年年底出版。我们衷心希望得到民俗学、民族…  相似文献   

5.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聘使往来一直未断,并且在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交聘礼仪。如:使节携带什么形式的外交文书;进入对方境内,接、送伴使按何种礼仪接伴和送伴;到达对方京城,馆伴使按何种礼仪陪伴;以及如何设宴、巡游、用乐、朝见、进国书和对方皇帝如何接受国书等,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甚至于使节的立、坐位置,都有严格要求.本文不想对宋金交聘礼仪做全面探讨,仅就宋金关于外交文书和接受外交文书礼仪的斗争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社会交往上的较大的差异这一问题,从迎宾礼仪方面、宗教信仰方面和公共场所方面研究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礼仪的特征。结果表明: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礼仪,对学习俄语、增进中俄两大民族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人民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认知差异会导致译者在语义理解和转译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民族特征和思维习惯的认知差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如何确定对所译作品的认知视点,成了译者能否成功地完成信息从原文传递到译文的决定性因素.而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人员在认知不同文化进行翻译过程中可以依靠的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民族中,满、汉两个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在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研究一下这两个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对把握和促进现阶段的民族关系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 民族间的交往总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的,这种交往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  相似文献   

9.
藏族饮茶历史十分悠久,在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藏族喜好饮茶,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藏族饮茶习俗无论在茶叶品种、饮茶方式、饮茶器具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武汉市民族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武汉市制定规范民族法规政策,保证了少数民族在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居住的散居化趋势明显,扩大了民族间的交流;少数民族从事职业多元化,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层次;民族通婚率的提高,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成为武汉市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礼俗互动是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西方哲学观念和方法解释中国思想史,造成思想史与哲学史混淆,当前中国哲学史面临合法性的挑战,给思想史研究带来困惑,发掘中国思想史的本土特色,是解决这一诘难的重要思路。任何民族的思想都是基于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物的思考,但怎样认识这三大问题,却受到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认识和解释系统,其不同点即为民族的本土特色。中国人对“物”的理解,看重的是物与物的关系及其人对物的感知,从自然代谢推向人事兴亡,自然观与历史观合而为一。对天、对人、对物的认识充分伦理化,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特征。传统中国是为礼俗社会,礼与俗,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俗一旦形成为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精英文化通过以礼化俗把观念形态推向下层民众,从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精英思想社会化。礼俗整合的后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中国思想史应该突破观念史的局限,从礼俗互动中阐明思想的发展脉络,这是对中国思想史价值的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关中解放前、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丧葬礼俗的葬前礼俗、葬礼、葬后服丧之礼的简要描述 ,探讨了丧葬礼俗的沿革及规律。同时通过对陕西关中传统丧葬礼俗细节的考察 ,阐述了这种丧葬礼俗的文化特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社会礼仪、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指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灵活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礼与俗的关系,是礼学思想落实于社会生活实践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古礼繁琐难行,俗礼有违经义等现实问题,朱子重新制定《家礼·昏礼》以重整夫妇之大伦。首先,立足于古礼之基本精神,朱子大幅删减婚礼的繁文缛节;其次,严厉批评民间流于轻浮的鄙俚婚俗,但也酌情吸纳其中不害义理的仪节。最终,既契合古礼精神又切于人伦日用的《家礼·昏礼》在民间社会广泛流行开来,并由私家礼仪逐渐上升为国家的婚姻之礼。朱子通过“以礼化俗”的方式,使得儒家礼仪落实于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而实现化民成俗的目标,这对于当今重建儒家礼仪文明与人伦价值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太平广记>为主要研究对象与视角,并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做综合研究,总结唐代婚姻礼俗现象,并探究其形成发展原因.还原历史,再现真实,认识了解唐代婚姻礼俗文化,是本文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在英语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了解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原则和交际功能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对外语教学、翻译和其它应用语言学科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学习西方的社交礼仪将关系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社交礼仪教学作为一项新的内容必将促进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谈起,对此次改革的内容和导向作用作了评述,进一步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社交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翻译已不再被简单地当作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这决定了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要性。本文试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文化差异的各方面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普及率的逐年提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近年来,微博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政府微博备受关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和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认识政府微博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这一交流平台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