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得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与人权的结论,通过对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与人权之间关系的分析,强调只有消灭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才能扬弃资产阶级人权的内在缺陷,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那末,什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我认为,还是马克思自己讲得最好。他曾经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 为什么说消灭一切阶级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呢?因为阶级的存在仅仅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是同私有制的出现和存在分不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资产阶级生存的基础,是资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根本条件,也是无产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根本原因。因此,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消灭资产阶级和任何剥削阶级,进而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成为无产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现实,对贫困根源进行挖掘,对反贫困的途径和现实指向进行了探寻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工人的异化劳动、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阶级的差别和压迫都是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原因,而究其根本,贫困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要通过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和历史的生成中,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实现对贫困的消除和全人类的共同富裕。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以及阶级差别下的贫困问题,他的反贫困理论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实践性、历史性,也是对资产阶级反贫困理论的超越。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反贫困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学说。它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的哲学",对构成资产阶级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法律的社会结构以及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进行总体批判。这种总体革命观要求把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来对待,它的目的在于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柯尔施的这种"反哲学"为我们从本质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自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翔实地论述了当时工人阶级极度贫困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理论上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必然性。在当代,由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无论从直观上考察,还是从有关的统计数字看,与恩格斯所描述的状况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当代已被否定,现代科技革命也改变不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历史趋势。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从而在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无产阶级怎样“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如何“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呢?无非有两种办法:一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手段无条件地没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以马克思的重要原著为基础,以《资本论》为视角,分析了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权景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对无产阶级的关怀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人权现象的哲学基础,揭示了人权的发生和演变机理,论证了资产阶级人权观的经济基础以及“天赋人权”的理论误区,从而为工人阶级的人权要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1852年,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写道:“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后来,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改。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实现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是历史的必然。理论上恩格斯总是积极配合丰富马克思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①恩格斯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②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列宁对哲学一直有浓厚兴趣,哲学研究是他全部活动中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他所撰写的哲学论著和政治、经济论著中富有哲理的论述,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哲学家,并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阶段。这期讲座介绍的是列宁的两篇哲学短文:《辩证法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从理性自由主义转向激进民主主义,这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密切相关。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针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颠倒,以及对其法哲学中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的超越,从理论上说,主要是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作了初步的研究,"依靠法国的理论",站在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一个结果。马克思颂扬民主制与人民主权,也试图以"真正的民主制"超越资产阶级的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达到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为以后的思想转变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用了四十年时间写成的一部关系人类历史命运的伟大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创立了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这以前,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麻痹工人阶级,总是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公平合理”的社会。马克思为了彻底戳穿资产阶级的谎言,为了在理论上全面武装无产阶级,在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透彻的解剖,“他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体自然差异的外在表现,无法被消灭。绝对贫困是个体脱离分工体系后的遭遇,导致了社会解体,必须予以消灭。遗憾的是,慈善事业、社会救济或通过惩戒逼迫贱民成为劳动者等方式,都无助于消灭绝对贫困,消灭现代社会成了维护现代社会的唯一方式。黑格尔陷入了困境。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逻辑前提,认为相对和绝对贫困都是阶级压迫的产物,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依据唯物史观,指出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也克服了黑格尔的资产阶级立场,指出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劳动者在“阶级意识”的作用下,能够通过革命消灭阶级压迫,改变自身贫困境遇。同时,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个体自然差异将无法成为个体获得财富多寡的最终根据。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的困境,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源泉。劳动、资本、国家是马克思阐释社会共同体的三个维度。国家是马克思反思社会共同体最早关注的问题。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迷雾,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掀开了国家共同体的虚假面纱。资产阶级国家共同体是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历史生成的,国家共同体的秘密存在于市民社会。资本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共同体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青年时期从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实质是围绕国家问题的政治哲学研究向围绕资本问题的经济哲学研究的转向。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理解市民社会秘密的钥匙。劳动是马克思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立足劳动立场,把建构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无产阶级。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条件是劳动社会化的充分发展,主体力量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最后一章中尚未来得及对阶级问题作全面和系统的理论阐述,就与世长辞了。然而,在他留给后人的大量论著中,又充满了阶级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当马克思对重大的政治和历史事件进行评述时,他勾画的是相当复杂的阶级构成。例如,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中,马克思至少提到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金融贵族、农民、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流氓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高级教士等阶级成份。但是,当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时,他提出的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模式。例如,他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断言:“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两大互相对抗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正是在这个关于阶级矛盾简单化和阶级结构两极化的问题上,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对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预言提出了挑战。中产阶级的扩大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时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世纪之前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庄严地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工人阶级运动的方向———实现共产主义,即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消灭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就必须以自己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前提。今天,一个世纪过去了,百年沧桑,世事如云,国际社会的环境和工人运动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已完全不同,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使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如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所预言的那样很快灭亡,而且伴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反而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部分工…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未来社会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初级形态,马克思中后期的经典著作同样从哲学角度论证未来社会学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中,马克思用经济学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剩余价值学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唯一条件,将其作为判定马克思未来社会观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不可取、不公允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政治斗争的历史舞台。这时的工人阶级不仅从政治、理论上、而且从组织上都对独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另外,随着工人斗争的日益深入,一些自发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说明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客观物质条件已经成熟。但是还应看到,当时的工人运动毕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各个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发生、发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然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在不同国情的国家将会有不同的具体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走这条道路的过程中,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成功的创造,它所提供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一、从设想到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都有过设想,其要点大致如下:第一,假如无产阶级能用和平赎买的办法来废除私有制,这对于无产阶级“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样就可以做到文明地、有组织地转到社会主义,以免资产阶级所有制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过程中使生产受到损失。第二,能否实行和平赎买,这大半不是取决于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9.
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直接思想资料。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反工人阶级立场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本质的剖析,论述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积累学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便对如何理解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特别是绝对贫困化问题,展开了激烈地争论。为要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搞清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是什么,应不应该把贫困化区分为相对贫困化与绝对贫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产阶级是否改变了贫困化,等问题。本文就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