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代新道家学说的构建,既应当继承发扬传统道家的思想,又应当回应工业文明发展所造成的人性扭曲问题。可以从"道"论、人性论、伦理价值学说、修养论与境界论、个人自由论与社会和谐论、社会国家治理学说等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新道家学说,以期为实现当代新道家的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包含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主张尊重和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最终建立人与人(包括当代与后代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道家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暗合体现为两者都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目标,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以及通过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的共同路径。道家思想对当代法治发展的价值体现为推动立法理念生态化、完善执法全程的生态化、拓展司法文明的内涵和推动守法主体思维方式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3.
建立当代新道家学说,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站在时代的立场,发扬历史上道家思想的优良传统,重构道家思想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新道家的宗旨是实现“三回归”,即“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朴实”(倡导自然朴实的人性,反对人性的扭曲 )、“回归和谐”(倡导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和谐)。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发扬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人的思想和行为要遵循道、理(客观规律)办事,而人的本质在于追求自由创造,自由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与实践,同时一个人的自由的获得,又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没有超越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成为自由自在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家以一种超功利的尚美体验方式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通过"道法自然"的尚美观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主张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使人的生存适应于自然。道家的这种生态思想在梭罗瓦尔登湖两年的生活中得到了实践,解读梭罗与中国道家"尚美、简朴"思想,深入发掘他们思想中的智慧,使其融入深层生态的理论中,将可能实现深层生态学的新超越。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了自然、保护、和谐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借鉴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方面,“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崇尚和谐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道家为主要理论来源的全真道继承了这一思想,其中,长春真人丘处机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对这一思想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全真道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身心和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主张人类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能够满足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应当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危机问题日益突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环境伦理学是许多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动物伦理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动物伦理,其中道家"克欲、无为"倾于自然的思想十分有代表性,本文旨在梳理道家思想中有关动物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9.
道家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莫过于物我为一体的整体观念 ,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 ,知足知止的开发原则 ,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等几个方面。弘扬道家的生态伦理 ,有助于建构当代新型的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道家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与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哲学、伦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