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苏东巨变被西方人称为“天鹅绒般的革命”(因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乱和流血 )。“天鹅绒革命”是社会主义版的“经理革命” ,苏联及前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实际上陷入了一个“赶超的陷阱” ;苏东巨变在意识层面是以社会思想转变为动因 ,以颠覆性话语为手段的“思想———话语”型的社会变革。苏东巨变的历史原因以及这种巨变的貌似平静的方式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苏联(苏俄、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对宪法进行修改,通过制宪和修宪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透视苏联(俄罗斯)的制度变迁。1918、1924年的制宪及时而有效地确立了新制度的权力结构和社会秩序。1936年的修宪确认并巩固了高度集权政治制度和指令性计划经济制度,全面催熟了苏联的国家机器。1977年的修宪相对平淡,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修宪则是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后,惊心动魄的流血斗争是俄罗斯宪法的助产婆。苏联(俄罗斯)修宪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反复研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19日,市社科联召开纪念鞍山解放6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市社会科学界各学科及各学会团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对鞍山解放60年来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就鞍山巨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回顾和分析,同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鞍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4.
朝鲜主体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朝鲜现实而创立的思想理论,是朝鲜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国际共运步入低谷时期和“无中心”时代,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国际共运发展道路。本文站在国际共运理论的视野上,对朝鲜主体思想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主体思想是国际共运理论的一个部分、一种探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列宁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然而,怎样认识和对待列宁主义,怎样评价列宁的哲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仅是哲学理论界)却有着相当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之际,列宁主义是否还有生命力?列宁哲学思想的命运如何?无疑成为当前国内外各种争议的焦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周雨风 《理论界》2008,2(4):15-16
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西方经济学已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受到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能在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才能得以坚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它以全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文选》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在坚特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发生巨变的年代。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了。冷静观察不难发现,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而且向多极化过渡的速度加快了。当今世界,不是美国一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由作者主持的《浙江20年巨变的经济学分析———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书稿中的一章。它把浙江的巨变放在全国宏观环境中来研究 ,从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 ,对巨变的动力源、巨变的微观基础、巨变的资源保障、巨变的经济支柱、巨变成功的保证诸方面 ,总结浙江体制变迁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验。特别是重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结构、加速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以及作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的民众的诱致性制度创新与作为“第二行动集团”的政府的正规的制度安排的合力作用的经验 ,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延新 《学术论坛》2012,35(1):62-6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俄罗斯的各民族发展和民族间合作。  相似文献   

11.
自从电视艺术披着现代电子技术的盛装君临艺坛以来,许多中外学者都在悉心研讨它的基本特性。有的比附于古老的戏剧艺术,象苏联的罗伯尔特所说的那样:“您越是严格遵守亚里斯多德的剧作诗学,尤其是三一律,您的剧本就会愈加出色”。有的从大众传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变,由美苏对抗的两极世界逐渐转向多极世界。现在正处于这个转变的过渡时期,当前的世界错综复杂,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多种趋势,综合起来,大致有四个主要特点、五个发展趋势。 一、世界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美苏为首的主要矛盾已降为次要矛盾,西西矛盾、南北矛盾、两制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西矛盾上升原因有二个,一是由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50—60年代以后,德国、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它们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二是苏联解体后其共同敌人消失。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社会学或资产阶级社会学,从某一些人看来,不过是谈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和地理环境论这类理论的学问,而这些理论基本上是为了辩护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这些人由于有了这样的看法,便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学的反动性,否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研讨的必要,甚至连听到社会学这个名称都不乐意。但是从又一些人(包括作者在内)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学在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失掉了存在的价值,但继续研讨还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和中国,除掉間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学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叶,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世纪末叶,这个国家发生了巨变,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回顾历史,反观现实,不能不思索: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有何内在的联系?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是不是早产儿?社会主义的曲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等等。对这些问题求得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答案无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冒昧,试引言之。完整…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理论界》2000,(2)
原苏联和东欧的巨变 ,使社会主义进入了令人忧虑的低潮。一切关心社会主义事业命运的人都在问这是为什么?并竭力寻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刘建川、王增杰在《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一文中 ,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制度、运动的统一体 ,有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过程 ,而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正处在这个转变过程之中。社会主义要取得胜利 ,取决于两点 :一是制度选择 ,二是发展模式选择 ,其中发展模式是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键。在和平环境里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的群众路线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首先我要对"变"做一个界定,"变"不仅是"突变""巨变",一夜之间的戏剧性变化,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变法,即"演变""渐变""缓变"。后者可能更是常态,而巨变、一夜之间的变化不是常态,毕竟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渐变、缓变、演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动因.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呈现出了与苏联及东欧巨变完全不同的自身鲜明特征,它不仅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对社会变迁、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在政治领域里,威权主义体制下的多元化是改革的主要成果和显著特征.对有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探讨应该建立在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基础上,这个认知基础就是必须区分东西方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整合全社会所有力量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相似文献   

18.
苏联意识形态思想形成于列宁时期,历经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几代领导的变迁对苏联社会产生重要作用,苏联意识形态的崩溃是苏联解体的先导。所以,研究苏联社会意识形态变迁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0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中苏学者哲学研讨会”,参加研讨的中国学者有肖前、夏甄陶、陈先达、黄楠森、韩树英、高清海、陶德麟、陈晏清等三十多人,苏联学者有苏联科学院凯列、科兹洛娃、索洛维也夫、斯维列夫、尤金、布列娃、普列特尼柯夫等人。研讨会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两国学者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交流了看法,中国学者还就改革开放后十年的哲学成就和哲学体系改革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三次巨变视角下的农村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小涛 《学术论坛》2005,1(5):125-128
中国近现代三次巨变在农村引起了深刻的变迁。以土地所有制、乡村政治组织结构、宗族势力和社会习俗为表征,从历史的大视野进行检视,可以对三次巨变有一个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