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朋友们,近期我们陆续收到了部分邮局退回的刊物,经核查,多数为订户地址变更和原写地址不详所致。如果您的收刊地址变更,请及时告知我们,以确保您按时收到刊物。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我国关心南亚问题研究的同志们早就希望有一个自己的活动园地,借以进行学术交流,互通学术情报,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为促进我国对南亚问题的研究和普及南亚知识,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和南亚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这一宿愿而创办的《南亚研究》现在终于同读者见面了。我们想趁此机会在这里说明一下这个刊物的方针任务,同时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希望,向广大读者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开卷,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的特稿《中国榜样VS美国榜样》带着我们追昔抚今,对中美建交30年来的往事一一梳理回顾。亦借此稿,寄予我们对中美两国美好未来的衷心祝愿。敬告读者:3月15日,我们将正式开通读者呼叫中心96655,以加强与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呼叫中心提供读者咨询、投诉及新闻热线服务,作为接入口,将给您带去更多的方便。  相似文献   

4.
订阅提示     
2013年《天津社会保险》已经开始接受订阅,本刊工作人员提醒新老读者订阅时关注以下几点:1.认真填写您的征订单。请您务必将姓名、单位地址、单位名称、邮编、电话等通讯方式填写详细并字迹清晰,以确保您能按期收到杂志并方便我们及时沟通。2.选择分中心领取还是邮寄。  相似文献   

5.
曲伟 《学习与探索》2006,(1):256-260
曲伟(以下简称曲):感谢米亚斯尼科夫院士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第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俄罗斯院士,我们想采访一批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俄罗斯资深院士,通过宣传他们先进的治学之道和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促进中俄高层学者的相互交流,展示俄罗斯院士的风采,学习院士的成功经验,推动我们的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采访内容将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我院刊物,分期分批地加以刊登,在累计采访20位左右院士时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访谈文集,也为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献上一份礼物。请您谈谈对我们这一想法的意见。米亚斯尼科夫(以下简称米):您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谈到商品时曾指出 :“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刊物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 ,首先就是因为读者需要 ,读者是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党刊作为党的喉舌 ,历来是各级党委用以指导基层党组织工作、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性指导刊物 ,其各项工作都受到上级党委的指导和支持 ,这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各类期刊无法比拟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期刊业蓬勃发展 ,党刊 ,这个“不愁嫁的皇帝女儿”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 ,各种文化生活类、文学艺术类及新涌现的党刊 ,互相间“争夺”读者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 ,读者的阅读取向趋于多元化 ,广大…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一.服务读者我们永远的承诺时至岁末,本刊陆续收到一些读者反映未能按时收到我们寄出的杂志。为保障读者朋友们的利益,凡在发刊后没有收到当期杂志的读者,请您及  相似文献   

8.
一份刊物必须属于一个时代,必须为最广泛的读者所接受。《社会》的刊名赋予了这份杂志的使命:走在改革和开放的最前沿,向读者提供了解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的基本途径,向公众展示活生生的现实社会的图景。我们深信,充分体现时代气息、体现公众性是一份刊物具有生命力的保证。改版后的《社会》杂志将是一份集公众性、社会性于一体的新闻性月刊。  相似文献   

9.
为深化杂志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通过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杂志内容更加贴近读者、贴近实际,我们在欢迎广大读者投稿的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办刊思路和刊载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积极改进,并表示由衷的感谢。日前,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对栏目的设置和投稿的要求比较关注。同时,对不少来稿因不符合栏目的设置而不能刊用也感到非常遗憾。根据读者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读者投稿的针对性,提高刊载率,下面,我们重点为各位读者介绍一下本刊的特色栏目与投稿的相关要求,以方便读者来稿。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拓殖大学日本文化研究室室长冈田一吕教授致函本刊,并寄来该研究室主办的学术刊物《日本文化》创刊号,表示了加强双方学术交流的良好愿望。现将刊物中的“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一文译出,以飧读者。作者今西仲二,系拓殖大学商学部教授,专攻经营学总论。译文略去了原稿中的有关图表。  相似文献   

11.
订阅提示     
2008年,《天津社会保险》在广大读者的关爱和支持下,刊物质量和发行量有了大幅的提高和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刊物影响力的提升和读者队伍的壮大。在此,我们要向广大新老读者们深情地道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国外社会科学》今年第1期与读者见面了.编辑部愿借此机会,向关心本刊并给我们大力支持的读者、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读者可以从本期的栏目和内容看出,我们力求通过综述、论文译介、论著提要、书刊评介、访问纪实等形式,向读者介绍当前世界学术界思潮和学科流派,传递各国社会科学理论信息,为科研、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提供情报服务.我们诚恳希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译作者的大力支持,把刊物办得更好、更活.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本刊25周年主题活动之一,"25名温暖读者大搜寻"活动现已全面展开。如果您是本刊的忠实读者,收集了本刊从1983年5月到2008年5月的所有杂志,赶快来参加活动吧!您将获得本刊25周年"最温暖读者"证书。前25名读者,将成为本刊"终身VIP读者",享受终身赠阅杂志。如果您累计收集本刊已达到100期,同样可以参加此次活动。前25名读者,将成为本刊"VIP读者",终身享受7.5折订阅优惠。  相似文献   

14.
有来有往     
新年到,新气象。青岛画报特此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杂志成长和发展的忠实读者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建议和意见,或褒扬或批评,我们都将认真对待,始终将读者的意见视为前进的不竭动力。编辑部在新一年的栏目设置上做了调整,调整的栏目包括编读往来改为有来有往,影像改为流行,并增加了画说名企等栏目,希望作为读者的您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本刊先后收到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来信,询问《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具体内容。鉴于这些来信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因此,本刊发表唐业继的文章综合解答,不一一复函,敬希原谅!本刊自开设《社会信箱》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心和支持,在此,深表谢意。今后,《社会信箱》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释疑解惑,传经授艺。读者朋友,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您的生活遇到困难时,当您的工作碰到问题时……欢迎您把心里话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力为您分忧。《社会信箱》是您永远的朋友。——编者  相似文献   

16.
读者朋友们,在2007年第六期杂志中,我们随刊附送了一份信息反馈表,以期通过此种方式与广大读者互动,倾听读者的心声。截至本期发刊,已有近千名热心读者给我们反馈了信息。在这些反馈中,读者们指出了本刊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我们今后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可读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08,24(5):70-72
作为精神产品的学术期刊,是编辑主体和科研主体共同劳动的结晶,二者的沟通与融合是刊物质量提升的基本前提,二者的互动互进是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同时,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必将影响和敦促读者,启迪其科学思维,陶冶其学术素养,铸造其良好人格.编辑、作者、读者三者具有趋同性,这表征着科学研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学术信息和情报资料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体制的开放,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将成为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为适应这种形势,本刊自今年起,将每年向读者系统介绍前一年国际社会科学界的重大事件.由于这是一个新的栏目,加之目前社会科学领域尚未形成有效的情报检索网络,因此我们刊登的资料不可能包罗万象.尽管如此,编辑部将尽力逐步完善这件工作,以便有助于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国际学术界动向,并对我国学术界的国际交流事业尽一分力量.本刊也迫切地盼望所有关心本刊的读者能为这个栏目提供资料,以便使这个栏目的内容逐步完备和系统.本期所载内容包括1985年1月至1986年6月的学术会议;其他方面将于以后续登.  相似文献   

19.
把期刊办成适应读者需要、深受读者欢迎的出色的出版物,这是全国浩若繁星的众多期刊的编辑们的共同愿望。这无疑需要多种条件,多方努力。其中,编辑部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群体意识,这是能否办好刊物的十分重要的主观条件。创新——期刊使命所在编辑部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这是办刊目的的要求。没有创新意识,刊物对读者就没有吸引力,它就没有多大存在价值。我们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20.
不是文化研究的视野决定了文学现象的研究,而文学存在决定了批评的眼光和方法陈彦晖:(以下简称陈)傅老师,记得1998年国内一家刊物在采访您的时候,您说最喜欢自称是行者,这样的称呼对您意味着什么?傅道彬:(以下简称傅)行者就是在路上,我喜欢道路,路不仅是具体的,也是象征的,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问路,无论是生活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如此。《庄子·齐物论》里有一句话:“道,行之而成。”这句话本意是说路是走出来的。道家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道”,其实道就是路,我们在精神上的一切追寻都是问路,都是探索新的路径。陈:您的谈话里充满了诗意的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