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满蒙藏文档案文献和传记史料,对满藏最早建立互使关系起过重要作用的唐古特籍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1646)的名号、法号及其历史事迹等作一考察.他与蒙古鄂尔多斯部首领关系密切,在拉萨获"国师"及"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号,以熟悉蒙古喀尔喀、准噶尔和藏区等地政治形势、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利条件,毕生致力于增进这些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加强藏满政治和文化交流起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末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俺答传万历五年条有"五藏刺麻"一语,检查当时史事,五藏刺麻是乌思藏格鲁派僧人锁南坚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五藏不是名号,乃是藏语地名■(dbusgtsang)的记音,而明清《西番译语》里■字读音近乎汉字"五"。至于清代西藏地区的满语名称wargidzang(意为西藏)是汉语地名"西藏"的翻译,并非藏语■(乌思藏、五藏)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达赖五世朝清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644年(清顺治元年)正月,清朝尚未进关,顺治帝自盛京(今沈阳)派遣官员偕同蒙古和硕特部著名活佛伊拉古克三进藏,邀请“喇嘛教”的领袖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到内地来和顾治帝相见。但是,达赖五世直到1652年(顺治九年)才接受邀请,起程前往内地,达赖五世为什么受到清廷的特殊重视,他在  相似文献   

4.
试论西藏政教上层与满州清政权的初次互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和戴青绰尔济喇嘛为首的西藏政教上层的使用,于公元1642年到盛京与满洲清政权联系,这是西藏各派政教首领与满洲清政权正式通使的开端。在此稍前,满洲统治者皇太极也曾派出过一个以察汉喇嘛为首的使团前往西藏,后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中途作罢。此后,满洲清政权对西藏各派政教首领的初使得以在同伊拉古克三使团回返西藏时随行而完成。这种联系为西藏地方与清政权的关系发展打开了局面,对  相似文献   

5.
《青海社会科学》今年第2期发表了孟珂的《塔尔寺的三块蒙藏文对照碑》一文,就青海塔尔寺文殊殿内现存清代乾隆、道光年间的三通蒙藏文对照碑文进行了汉泽、注释,并加以简要说明。因该碑“对研究清朝中期塔尔寺的寺院经济情况及其与蒙古族的关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现将有关部分摘要如下。 一、蒙古族僧人罗布藏噶桑等献银买地供给僧人口粮碑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呼图克图职衔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传入蒙古地区。长期以来,黄教在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出被蒙藏民族佛教界所共同采用的新的佛教名词术语。这些新的名词术语既有梵语、藏语,也有蒙语和汉语,有些名词甚至由两种乃至三种民族语言混合构成。如人们熟悉的黄教两大领袖人物“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称号中,“达赖”是蒙语,意为“海”,“喇嘛”为  相似文献   

7.
扎藏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从有僧人活动到形成正规寺院,历史久远;该寺以蒙古族为主要僧源,清代以来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原住持活佛扎藏曲结,封有“诺们汗”名号,至今历七世.  相似文献   

8.
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派系原为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萨迦派。及至15世纪初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黄教),此后噶当派并入格鲁派。此四大派系一直传承发展至今。藏传佛教的东传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先是从青藏高原北向传入西夏,对西夏文化影响甚大。佛教是当时西夏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西夏设有管理佛教与僧人的机构,僧人数量很多,据载,仅一次佛事活动即发愿度党项、汉、吐蕃僧人三千。吐蕃僧人很受尊崇,有的被封为“国师”。那一时代,藏传佛教还北传至辽、金,但对内地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族共和”的口号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报0出的。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口号象“五族共和”一样为中国各民族,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1912年五月,孙中山先生新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  相似文献   

10.
仰华大会     
仰华寺大会,是公元1578年发生在青海大地上的有关藏传佛教历史和蒙藏关系历史的一桩大事。 土默特蒙古俺答汗隆庆五年(1571)被明朝封作顺义王后,明蒙休战,通贡互市,边境晏然。俺答汗在经营西海的过程中,被藏传佛教格鲁派所折服,在阿兴喇嘛的劝说下,他决计皈依黄教,并在西海地区建寺,使之成为政治宗教活动的中心,与黄教上层结成同盟,发展自己势力。于万历二年(1574)命其子侄在察卜齐雅勒(今恰卜恰),动工庀材,召请汉匠,修建大乘法轮寺院。明廷闻之,从“化其悍暴,鼓其恭慕”出发,也资助建筑材料,予以鼓励。两年后竣工,明廷赐额“仰华寺”。  相似文献   

11.
大智法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封授藏族僧人的最高封号为“大法王”。曾先后封授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得银协巴(de-bzhin-gshegs-pa)为“大宝法王”,封萨迦派高僧衮噶扎希(sa-skya-pa-kun-dgav-bkra-shis)为“大乘法王”,封及格鲁派宗喀巴大弟子释迦也失(shrva-kya-ye-shes)为“大慈法王”,号称“三大法王”。鲜为人知的是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还曾封过一位“大智法王”,即明代著名著传佛教高僧班丹扎释(dpal-ldan-bkra-shis)。本文在广泛参阅明代汉藏史料及历史文物的基础上,从班丹扎释身世、拜师学经、奉旨西行及在北京建寺译经授徒传教等方面对大智法王班丹扎释的生平事迹作系统而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四川师范学院教授李安宅先生所著《拉卜楞寺》一书英文本,已于1982年8月出版于东京。 拉卜楞寺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是一座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的黄教寺院,规模弘伟,制度严格,若干世代以来培养出不少知识渊博的僧人学者。三十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3.
知识荟萃     
“班禅”和“达赖”一样,都是藏传佛教黄教的一个转世系统。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固始汗为了分散五世达赖在黄教寺院集团中的领导地位,并巩固自己的统治,赠第四世班禅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称号。至此才有了“班禅”的称号。清康职五十二年公元(1913年),册封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立了班禅世系。第一世班禅克珠节,本名格雷贝桑,又作凯珠巴格勒克或凯珠卜格勒克巴勒藏。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生于后藏所属拉堆江达雄切窝(今西藏昂仁境内)。幼年拜凯珠增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后成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最著名的门  相似文献   

14.
周智生  李铭 《民族研究》2022,(4):125-138+142
为了实现大一统格局下蒙藏地区的“长治久安”,在清廷的统一调度下,云南调兵筹饷直接参与了康雍时期“驱准保藏”、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和平定阿尔布巴反叛等三次军事行动。文中对于历次滇军入藏的组织过程及行军路线、后勤供应及其影响等史事进行了梳理和呈现。滇军入藏既是清廷在大一统政治格局中加强边疆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川滇统筹协同安藏的基本前提,由此拉开了川滇藏安防一体建设的序幕。滇军三次入藏支援平叛,不仅维护了边疆安定,而且对于加强滇藏交通建设,促进滇藏贸易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滇藏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朝著名的三大法王之一,色拉寺的创建者释迦也失,他一生的宗教活动,在明朝历史上,对沟通藏、汉、蒙等民族间关系,维护和发展藏、汉、蒙民族的团结,起过重要作用。释迦也失于公元1354年(藏历第六饶回阳木马年)出生在西藏拉萨河下游蔡贡塘(今拉萨市东郊)一个地方官员的家庭。自幼出家,后拜西藏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根本上师,与宗喀巴朝夕相处,  相似文献   

16.
达赖喇嘛的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圣识一切”系汉语,为佛学知识渊博、无所不知之意;“瓦齐尔达喇”系梵文,为执金刚,有坚强不坏之意;“达赖”为蒙古语,意为海洋;“喇嘛”为藏语,意为上人。此名号始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是明朝万历五年(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赠给他的一个尊号。一、二世达赖喇嘛是后来经黄教寺院集团追认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既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三品僧官和全权代表、又是俄国政府驻西藏政治密使的俄籍布里亚特僧人德尔智,无论在西藏僧俗上层,还是在俄藏关系中,都是举足轻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本选译记述了德尔智的出身、经历和1910年以前的主要活动,诸如,1853年德尔智生于俄国外贝加尔省霍林,自幼入寺为僧,1873年(18岁)冒充我国外蒙喀尔喀人前往拉萨学经,1888年(35岁)获佛学最高学位拉让巴格西,随即被举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读,与达赖朝夕相处;1895年达赖喇嘛亲政后,德尔智成为他所倚重的政治智囊,受到重用,被提升为三品衔僧官大堪布,并在一切政教事务方面拥有发言权;德尔智利用一切机会向达赖喇嘛、摄政等高官,灌输“亲俄”、“联俄”思想;为抵御英国侵略,达赖喇嘛派遣德尔智于1898、1900、1901和1906年秘密出使俄国寻求保护,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接见,并与俄国外交大臣等政要举行会晤;1901年德尔智被沙皇政府任命为驻拉萨政治密使以后,完全按照沙皇政府意旨行事;他还力促俄国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建立“正式”关系、建议沙皇政府在西藏设立领事馆,并采取步骤加强对蒙、藏的影响,在文化、经济方面对蒙、藏进行和平征服,等等.此外,本选译还记述了英军入侵西藏和在西藏的暴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摇摆等.总之,本选译记述了俄国插足中国西藏,向西藏伸张势力,同英国争夺西藏等情况,为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18.
洪武二年(1369),明西征军攻克临洮,始与吐蕃接触,自此数次遣使进入藏族地区招谕当地僧俗官员上层人士弃元降明.三年(1370)五月,明军复从临洮进入河州,逾半月,明廷即命令三名僧人出使。为首者名克新。此即《明实录》洪武三年六月癸亥条下所记:“命僧克新等三人往西域招谕吐蕃,仍命图其所过山川地形以归。”据此可知,克新乃明初汉僧最早入藏者,然而今存洪武朝实录经过数次修订,记事未必首尾完具,即以克新为例,其出使抵西域何地,返归复命于何时都不见记载。克新此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利用汉蒙文史料,对清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的缘起,清朝和西藏双方第一次联系的细节、使者等作了补充论述,对有些论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清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主要是为招抚喀尔喀,清朝第一次遣使中止是由于清朝与喀尔喀之间关系恶化所致,顾实车臣绰尔济即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作为一个香客沟通了清朝与西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青史作者廓·宣奴贝(又译作桂·宣奴贝或廓诺·迅鲁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著名僧人和佛经翻译家。生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享年九十岁。宣奴贝勤奋好学,遍访名师。他一生所依止问学的著名僧人有六十多位。“他翻译了许多梵文经典,成为当时精通梵文、学贯五明的著名藏族学者。宣奴贝著作宏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