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颇受好评。但论者往往忽略这一短篇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即塑造了活生生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典型形象。而这一点,无论是小说评论,还是小说教学,都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塑造艺术典型的要义是要写出活生生的鲜明的个性来,写出“这一个”来。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典型;没有鲜明、生动、独特的个性就没有成功的艺术典型。个性,是作品提供的人物所固  相似文献   

2.
《奥勃洛摩夫的梦》是《奥勃洛摩夫》中重要一章,冈察洛夫在这一章中从时空维度以梦的形式选取典型场景、典型环境,描写了奥勃洛摩夫卡人们的生存生活状况,从而揭示了“奥勃洛摩夫性格”在“穷乡僻壤”和“昏昏欲睡”的生活中被熏染、养成的过程,通过梦境描绘了农奴宗法制下沉闷、停滞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奥勃洛摩夫性格”形成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表明了作者对农奴制度的批判和否定.  相似文献   

3.
“奥勃洛摩夫性格”是冈察洛夫塑造的典型人物性格,表现为慵懒怠惰、冷漠、惧怕变动和耽于幻想等综合特征.“奥勃洛摩夫性格”是俄国农奴制度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其实质反映的是农奴制度必然灭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奥勃洛摩夫性格”具有世界意义,成为懒惰不求进取的代名词,促使时人反省自身,去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专利楚奥"是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专利权人,也可以指此类专利权人行使其专利权的现象。专利楚奥往往有"放任侵权"或"欺诈、要挟"之嫌,在导致一些企业受到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加剧了专利制度的"工具化"倾向,影响了专利诉讼制度等的健康运行。不过,专利楚奥也探索出了一种专利运营模式;因此,对其不能一味地予以反对或是支持。应对专利楚奥,可从专利性判断标准、专利权人不当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来完善具体的专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素有“诗魔”之称的台湾“创世纪”诗人洛夫,向来被人称为超现实主义诗人,彻头彻尾的“现代派”。于是,洛夫的创作被划分为这样三个时期:《石室之死亡》的“黑色时期”,《魔歌》的“血色时期”以及从《时间之伤》开始的“白色时期”。洛夫成了“彩色的魔术师”、“语言的历险者”。好象洛夫与中国文化传统,诗歌传统毫无瓜葛了,好象洛夫在超现实主义写作甬道上走出了中国。当然,有的人,根据洛夫在有些场合讲的,说他后来“回归现实”,此说的另一层意思是,洛夫在60年代的创作丢了中国传统,完全洋化去了。如任洪渊在《洛夫的诗与现代创世纪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上魏公子信陵君、齐公子孟尝君、楚公子春申君、赵公子平原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从历史形象论出发,对四人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四人形象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历史对四人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7.
姑蔑本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经历了源于华夏,由中原播迁东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终融入汉民族统一体的曲折历程,并在先秦夷夏互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周初东征践奄,姑蔑作为被征服国族,一部分留居鲁地逐渐融入华夏;其主体部分则与徐奄等夷人族群辗转南下越境,并在越国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发挥过重要影响。楚灭越后,越地经战国纳入统一的秦汉帝国版图,其境内的姑蔑族也在汉晋以后逐渐融入汉族。  相似文献   

8.
典型,在西方早期基本上是类型说。尔后,逐步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在我国,曾先后出现过“阶级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个性出典型”说、“中介一特殊”说等。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逐步揭示了典型的特征和本质。《文学理论简明辞典》(李衍柱、朱恩彬主编)对典型的界定是“典型就是典型的艺术形象。当艺术形象能够把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概括进来,因而能够通过鲜明的个别形象的描绘反映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时,就成了富有典型性的形象,即典型形象,简称典型。”恩格斯在《致敏·考茨…  相似文献   

9.
冈察洛夫凭借奥勃洛摩夫形象缔造者的身份,跻身19世纪俄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大家之列,而距离说的创作理论又为其争得了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席位。探讨其文学实践与美学主张的矛盾与背离,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辩证地接受他的文学观点。  相似文献   

10.
变色龙     
“变色龙,爬行动物,体表颜色能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张博士阅读着这篇给他带来灵感与启发的文章,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服装——“变色龙”。变色龙服装,顾名思义,就是像变色龙的体表一样,能根据需要变换颜色。张博士发现,人们为了不同情况和原因,不得不更换衣服,这样便带来了各种麻  相似文献   

11.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中记载了楚先祖的起源地和迁徙地.简文“昔我先出自”之后的两个待考文字,经重新考释,隶定为“邕追”,读作“雍丘”.雍丘是颛顼的发迹起家之地.新蔡楚简中“昔我先出自雍丘”的记载,与《离骚》、《史记·楚世家》等传世文献中所记楚人奉颛顼为远祖的内容相吻合.新蔡楚简中还出现了“老童”、“祝融”、“穴熊”等其他楚先祖的名字,记载了楚族由中原南迁沮漳河流域、江汉流域的路线,对研究楚族的起源、楚先祖的世系以及楚族迁徒路线具有重要的证史与补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典型”的形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演变为“他者”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作者与其塑造的“典型”互为主观。中国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互为文本”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他者”,更是一个文化形象的“他者身份”,这个身份隐喻了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奥勃洛莫夫》写于十九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是冈察洛夫的得力之作。作者通过对奥勃洛莫夫这一典型人物和他所处的典型环境的真实描绘,不仅揭示了“多余的人”及其旧时代即将结束,和“新人”及其新时代即将来临,而且还批判了农奴制的腐朽没落和反动本质,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昭王南征伐楚,是西周早期的一件大事。然周昭王因何伐楚,史载不备;伐楚的结果怎样,史载不明。本文钩稽古认为,周昭王因楚要“封号”、求“分器”、欲“自尊”而伐楚,虽然周昭王在伐楚返回途中因偶然事件陨命于汉水,但是伐楚是以取得胜利而告终的。周阳王伐楚获胜,使楚的欲望受到长期抑制,为此后西周时期南方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如何塑造理想人物是冈察洛夫通过文学作品提出社会问题和展现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对理想人物的选取与刻画不仅与冈察洛夫的文学典型观有关,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俄国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冈察洛夫理想人物的塑造过程、性格确定及其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以冈察洛夫为代表的19世纪中期俄国自由派作家的社会观、伦理道德观和文学创作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南充方言“篾”、“鲰”之义逐条进行训释。“篾”是小的意思,字又写成“蔑”或者“”等。“鲰”是脾气古怪固执,心胸狭小的意思。字又写成“邹”、“奏”或者“纣”等。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小人物”形象一味认同的态度是解读上的一种偏失,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褪去笼罩在“小人物”身上的道德色彩,从理性的层面对“小人物”形象重新予以审视,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小人物”形象是奴性意识的化身,是善良幻想的典型。“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的抨击,基本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似文献   

18.
《楚辞》之“灵”,所见57处,涉及诗文33篇。“灵”字的大量出现,暗示其与楚文化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楚“灵”作为楚文化的有效载体,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祭祀过程中对楚“灵”身份与职级的严格划分,楚“灵”所选祭仪的精致性与科学性,楚“灵”所吟诵词与今之苗族巫师咒语的相似性,楚“灵”所奏祭祀歌舞集理性克制与感性娱神功能于一体的复杂性,以及楚“灵”所承载的楚地先民的登霞信仰等方面,呈现出递进式的文化谱系。对《楚辞》“灵”字进行系统且多方位的文化释读,不仅有助于溯清楚“灵”身份问题,使楚“灵”谱系得以具象化,更能管窥《楚辞》文本背后的文化渊源与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19.
洛夫诗中的思致和情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夫坚持“以小我暗示大我,以有限暗示无限”的诗美追求,他对诗质的要求很高,认为诗必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美。这种美可谓为“有意味的形式”,是作者内在的气质、涵养、精神与艺术表达方式的圆融合一。洛夫的诗思是气韵生动生气灌注的,既血肉丰满又充满动感,其作品意蕴的繁复深邃和感性的丰盈充沛互为表里相依相托。思想的知觉化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表述方法,也是洛夫诗歌创作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四十年代的成名作,它标志着反映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的诞生。在这不到一万字的短篇里,不仅唱出了青年男女争取个性解放并取得胜利的崭新的主题,而且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典型形象,尤其是三仙姑这一独特而复杂的变态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