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成本论成本 ,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实现了成本计算与控制的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在于划分作业、寻找作业动因。本文在介绍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如何对第四类作业即发生间接成本、期间费用的作业进行划分 ,寻找作业动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阐述了作业成本制下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从各种资源耗费的累计开始,通过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将间接成本分本配到成本计算对象。利用已获取的成本动因的数量进行数学运算,可达到间接成本分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成本核算方式。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流程分析和对作业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的比较,得出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动因是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并结合案例分析证明了作业成本核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成本计算方法与改革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分析了制造成本法的特点 ,成本计算步骤 ,适用条件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导入了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观 ,介绍了作业成本法成本计算步骤 ,提出了推广应用该成本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改革成本计算法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成本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校作业成本核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高校的特点出发,可尝试引入作业成本法来核算其教育成本。在实际应用中,高校作业成本核算包括确定作业与作业中心、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费用分配至作业中心、确定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等具体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会计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业成本会计基于成本动因理论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自动化制造的间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的困难.准时化制造的组织方式有利于以作业中心为单位进行成本跟踪,作业成本会计很好地完成制造成本的计算,而且可以检查出并消灭非增值作业,发挥了优秀的成本管理作用.在营销领域,通过细分营销作业划分同质作业中心,作业成本会计可以将营销成本合理分配到成本中心,在适当的时候还改进某些作业细节以方便成本计算.作业成本会计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但其成本管理的作用有普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内部核算单位作为责任中心加强独立核算,为了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正确的考核与评价,必须根据各责任中心业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作业成本法(ABC成本法)的重点是对生产成本中的间接费用依据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并可以通过对作业价值链的分析消除和压缩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最终降低产品成本,在这方面的优点是传统成本法无可比拟的,因此企业在制订内部转移价格时应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融合作业会计与作业管理集成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于间接费用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从而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真实、客观的财务信息。对物流系统来说,作业成本法既重要又实用,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本文主要是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情况、及其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巨大优势,力求使人们能够对企业的物流成本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希望能引起企业管理者对作业成本法的重视,改变我国目前企业物流系统中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情况,实现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选取恰当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B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年的成本数据,借助成本动因合并的矩阵模型,选取该院4个具有代表性的勘测设计科研项目进行成本动因和成本动因合并分析,指出成本动因合并的矩阵模型成功降低了勘测设计企业间接成本矩阵的维度,简化了成本分配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勘测设计企业成本动因数量的选择提出完善成本动因维护制度、落实滚动预算、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和网络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最后一公里”即分销配送环节的流通成本在农产品成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大。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以时间作为分配资源成本的依据,通过估计和测算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和作业单位时间数,来获得成本动因率,再利用成本动因率对各项作业活动进行成本分析。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分销配送环节的流通成本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总资源能力的利用情况和流通成本在各作业环节和各客户之间的详细分布,为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进而达到有针对性地控制“最后一公里”的流通成本,实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业成本法以企业内部作业链为主进行成本分析而忽视了资金占用资本成本,导致成本核算不够全面。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增加值的思想构成的集成价值计量将资本成本纳入成本管理过程,有效弥补了传统作业成本法的缺陷,使管理者能得到一个清晰的获利能力与经济损失的概念,并将其注意力与专业化的作业集中到发生经济损失的地方,并且他们能够维护、保护、扩展能获利的经济业务。本文探讨了两种方法结合的可行性,并结合实际例子对此法进行介绍、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物流动态联盟企业的成本核算若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会造成该组织成本管理间接费用分配不合理、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消耗不明晰、成本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物流动态联盟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通过对物流动态联盟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分析,构造了以运输、仓储、和管理为主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为物流动态联盟成本核算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针对性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但也有学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TDABC主要被应用于服务行业,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有力的盈利能力分析工具。而ABC的发展,除了TDABC和RCA等从方法上对ABC进行改进外,更多的研究在于成本分析边界的扩展上。成本管理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的同质性、成本性态、成本系统复杂性与有效性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作业成本法(ABC)与业务流程再造(BPR)都基于“活动”这一内在联系,将ABC法引入BPR中,建立了流程成本计算模型;并以具体事例进行了业务流程成本的计算。同时,探讨了ABC法如何为BPR实施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实现顾客满意对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意义 ,讨论了目前我国市场上顾客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以及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实现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改革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改革,阐述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比较国外大学实行科研间接成本的做法,并对我国科研经费资助中的间接成本补偿改革和特点进行分析。从开展办学资源成本核算、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推进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针对研究型大学办学资源配置现状,提出一种公用房资源成本核算模型。结果表明,应对措施不仅有效调节了资源,而且对发挥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