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宝生 《社区》2009,(8):33-33
儿子小时候,我和他妈一直对他讲:“从小就要养成听话的好习惯。在校,要听老师的;在外,要听叔叔阿姨的;在家,就要听爸妈的。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他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在下面按铃让我给他开门。 他扬扬手里的奶粉,不是说奶粉不够了吗要多美滋的,贵呢。我接过来,先问一句,妈可好?  相似文献   

3.
一向乐观豁达、待人处事温和儒雅的朋友小梁把他妈给气病了。住进了医院。小学时,小梁成绩优异。深得老师赞赏和喜爱,说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回到家,父母对他也  相似文献   

4.
黑王辉 《老友》2011,(12):42-42
我常常请朋友、同事吃饭,就是没有请母亲吃过饭。每次,我说要带母亲出去吃饭,她总是说:“何必花那钱呢!在家我给你做几个可口的菜不就行了。你嫌妈做的菜不好吃吗?”我哑口无言,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5.
我妈是个急性子,不论做什么事都说“快点,快点”;爸爸是个慢脾气,不论做什么事都说“慢慢来,慢慢来”。妈妈是动手派,下班一进门就忙乎起来,只听见她干活的声音,听不到她说话。有时我问:“妈,你怎么不说话呀?”她说;“忙着干活还说什么呀?”爸爸是动嘴派,从他一进门的第一句“谁在家呀”开始,他走到哪儿,就把声音带到哪儿。他在家的时候,多数时间是坐在沙发上发号施令……爸爸和妈妈的性格差异很大,爸爸是一池春水,而妈妈是一团烈火。都说水火不相容,可10年来他们过得很和谐。别说战争,就是“摩擦”也很少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爸爸的风…  相似文献   

6.
旭林 《山西老年》2011,(11):23-23
在广场晨练时,与一位朋友交谈,他说当天要回一趟村里的老家。我问他有啥事?他说看望老妈,再给妈一些钱。我问他妈的岁数和身体状况,他说88岁了,十分健康。我说家有高堂是儿女的福分,应该好好孝顺啊!这段话引起他对他老妈故事的一番讲述。  相似文献   

7.
《社区》2002,(5):31-31
编辑同志:我居住的家属楼上层的邻居孙某爱好音乐和交际,几乎每天他都召集很多人在家娱乐。活动时,他们将电视和录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而且一玩就到夜间十二点以后,使我无法休息。我多次向他们提出意见,可孙某说这是他的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不知在法律上有无规定可以阻止孙某的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8.
外甥女纳纳回来了,她是我们家下一辈第一个飘洋过海读书的孩子。纳纳是前年这个时候走的。走的时候,她高中毕业,考进一所极不理想的大学,于是决定放弃,追随她儿时的伙伴,踏上了东瀛的土地。临近高考时,纳纳和她妈妈的关系已经很紧张。纳纳曾悄悄对我说:我妈时时刻刻看着我,就像看犯人似的。我也多次验证过,当院长的妹妹见了病人、同事都是满面春风,惟独见到女儿,脸上就像呱嗒撂下一幅竹帘,立时阴暗起来。纳纳要走,不能说和这没一点关系。随着出国日期的一天天临近,纳纳变得很听话,也懂得用功了。妹妹脸上的表情也变了,没了…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9,(8):60-60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白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 母亲说:“你们别拦我了,你们回来,妈煮顿大餐请你们,不是受累,是欢喜呀!”我便说:“我陪您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相似文献   

10.
沈星 《可乐》2010,(12):20-21
我对我妈很依恋。 小时候,要是我妈不在家,我枕边就放着她的衣服。闻着衣服上香香的味道,我才能安心睡着。那时,我经常思考一个无比沉重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还要不要活?就像看革命战争电影,我也无数次假想,如果我被敌人捕获,到底是招还是从容就义一样,答案每次不同,小小的我很困扰。  相似文献   

11.
二六子是我的发小儿,从小一起撒尿和泥,放屁熏人,上房揭瓦,下河捞鱼。我妈说我是二六子的影子。我说没那事儿,二六子是我的影子才对。我妈说我没羞没臊,人家什么地位。的确,这北新仓没谁能比得上二六子家有地位,有财力。六七十年代,每家还不见得有一辆自行车的时候,二六子他爸爸就经常开着汽车回来。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13,(11):61-61
【专治各种不服】每次我一说要减肥,老妈就会炖排骨或者烤鸡翅、炸肉……。今儿又是这样,我坐在桌子前手拿鸡翅冲我妈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妈淡淡地说了句:“专治各种不服。”  相似文献   

13.
平时,我和爸爸很少说话,我总感觉他对我不够关心。每次要钱的时候,他总舍不得,说:我没有,找你妈要去吧。可是就在一次为爸爸送行的过程中,我读懂了爸爸。因为家里的花销越来越大,爸爸要到另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独门妙方     
同学,看看你妈给你带奶瓶没?提着箱子推开宿舍门的时候,肖宝珠光宝气的妈正在那里忙碌着,一边帮他铺床,一边絮叨着叮嘱他,袜子每天要换,衣服送到洗衣店去,不要随便在外面吃饭,每天吃饭前要打个电话……宝贝,妈说的话可千万记住了……皮肤自皙如女孩子的肖宝,个头不高,有点瘦,戴副小眼镜,穿自衬衣黑裤子黑皮鞋,  相似文献   

15.
悦己悦人     
我刚结婚那阵子,我妈,还有大S总是对我说,要学会做饭,想抓住老公的心,就得抓住老公的胃。我还真有点动心了。  相似文献   

16.
我同学立子跟我说,护城河那儿有"卖油的",是听他哥杠头说的。我说我告诉我妈去,家里油不够吃,得赶紧让我妈去买。他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哥说的,是一种活物儿叫"卖油的"。咱俩到德胜门河边儿去看看;带上抄子,连逮"老琉璃"(蜻蜓)玩儿。  相似文献   

17.
听出假话     
范敬宜从《人民日报》总编辑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有人问他在位时感受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要学会听话。”他说,学会听话,就是要能分辨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二年级学生的电话,他说学校放暑假了,无处可去,天天一人在家,闷得不行,就随便拨电话玩。我对他讲,如果不便出门,可以写一会儿作业,玩一会儿,看看有趣的课外书或电视,从阳台上透过玻璃窗看看户外风景,帮妈妈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听了后很激动地说:“谢谢爷爷,我以后还可以给你打电话吗?”我很痛快地答应了他。  相似文献   

19.
填字游戏     
《百姓生活》2014,(6):70-70
童言无忌儿子早恋,妈妈斥道:"你还小,慌个啥?"儿子愤然答曰:"早晨我睡懒觉,你还骂我不小了呢!"3岁的女儿不听话,她妈说:"再不听话把你扔出去,再捡一个回来。"小女孩低声说:"你捡回来的小孩也是不听话的,是他妈不要的!"中了麻将毒一次,爸爸写了个"口"字问儿子:"这是个啥字?""白板。"爸爸又写了个"东"字,儿子说:"东风。"爸爸气得打了他一巴掌。儿子哭着用镜子一照说:"你怎么把‘五条’打到了我的脸上?"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份深厚的爱放在我面前,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我才后悔莫及。                                  ——题记 那天是星期六,下午我早早回了家。父母都不在家。院外有几个孩子在嬉戏,我加入了她们。玩了一会儿。邻居家的小女孩对我轻轻地说:“你外婆死了。”我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忙问:“你听谁说的,真的吗?”她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妈跟我说的。”我努力想:肯定是她听错了,外婆身子挺好的,怎么会……但是,我必须去问清楚。但父母都不在家,这使我更加不安,忙去问嫂子。嫂子的回答让我有些支撑不住。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