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管控涵盖碳基能源一切活动的管理.碳源计量是碳管控的定量依据,碳交易是为减少CO2、CH4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源计量与交易被视为碳管控水平显著提高的标记.以碳源计量中最具代表的案例,如毁林排碳、水泥生产过程排碳以及碳基固废、液废厌氧处理产CH4等,采用化学计量、IPCC模型等方法,参照联合国自然资源定价和国内外碳交易市场价格,讨论碳源计量、补偿和交易方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满洪  池熊伟 《江淮论坛》2012,(1):31-38,195
交通部门CO2排放量约占CO2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发展低碳交通是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扩展Kaya恒等式,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把1991—2009年中国交通部门的c02排放量分解为9种因素的加权贡献,并对每个时间段和每个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部门CO2排放量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总值占二三产业总值的比重、人口总量,主要负向驱动因素为单位GDP交通周转量、单位交通周转量能耗、单位城镇人口的二三产业总值、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2)通过深化资源税、燃油税等税制改革,加大低碳技术的补贴力度,调整燃油经济性标准等管制政策,加快燃料结构“低碳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CO2排放;(3)交通部门CO2排放量增加的深层原因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平衡区域问的交通设施投资,加快运输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是CO2减排的有效途径;(4)单位城镇人口的二三产业总值、第三产业的占比、单位交通周转量能耗是抑制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因此,从长期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短期内降低单位交通周转量能耗,是实现CO2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出口贸易的CO2排放效应以及发达国家环境管制政策对于中国出口贸易CO2排放效应的影响,随后利用2001年-2010年中国1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贸易有利于CO2排放水平的下降,加入中国环境管制因素进一步扩大了出口贸易的CO2排放效应;在中国环境管制的作用下,Annex B国家单方面地强化环境管制政策并未引起中国发生碳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4.
地区平衡发展的真正内涵除了指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上的缩小外,也应该体现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缩小。运用分布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碳强度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发现,两大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存在绝对收敛,但与此同时,碳强度差异呈现发散趋势,地区间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并不同步;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及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地区差异有较大解释力,而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则解释力不大。探究碳强度差异随经济增长差异变化的机理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降低将引发碳强度差异扩大,而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产业结构等决定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亦可以明显地影响碳强度差异。以上结论对中国走节能环保型区域平衡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共同边界模型和DEA-BCC模型相结合,从共同边界角度和组别角度对全国30个省市的碳排绩效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得出碳排技术缺口比率,以评价具有不同技术的三大区域的碳排绩效和碳排技术水平。结果发现:共同边界下东部的碳排绩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末,中、西部碳排绩效曲线呈倒U形特征;在碳排技术水平上,西部最低,与东部和中部差异明显。同时,利用Tobit模型分别考察了影响三大区域碳排绩效和碳排技术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发展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不能通过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应将重点放在降低能源强度、增加低碳能源消费上。我国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的总体目标。因此,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不同的特点,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实现不同地区相应的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对我国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电力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计算四川电力工业CO2和SO2排放量,结果表明四川电力工业(火电)的节能减排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依据GDP、总发电量、国家电力"十二五"规划以及四川省电力政策等,设计了3种情景,预测电力工业的减排潜力,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17年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外生政策冲击,结合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究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施后,相较于非试点省份,试点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下降明显,这一抑制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高排放强度地区以及污染程度较大的能源类型有所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主要发挥资源配置效应降低试点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具体表现为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两方面。其研究结论为绿色金融政策降低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发挥环境规制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涵义和诠释反映了其具有多层面性的特征。论文运用1996-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的三个层面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具有不同影响,对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技术进步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则对我国整体及四大区域能源强度降低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江西省发展的新模式.本文采用物科平衡算法分别从时间维度上分析江西省1995~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碳排放量的影响因子,从空间格局上分析江西省各设区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年来,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且各设区市区间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在时间维度上,碳排放与人均GDP、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分别呈倒U型、N型和U型曲线关系;在空间格局上,碳排放主要受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后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素质和碳汇等几个方面提出节能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减少CO2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是环境与生态问题,更是关乎各国未来经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碳排放权与发展权的紧密关系促使着每个国家都尽可能多地争取CO2的排放权,从而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理应为其对能源的超前消费行为买单,率先进行减排,履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所做出的减排承诺,而不是利用其政治与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在国际碳博弈中设置有利于自身的规则。针对发达国家推卸减排责任的霸权主义行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应当享有的发展权,从碳排放空间、碳排放权以及碳排放交易等多方面入手,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进行碳博弈,争取更长的排放时间与更大的排放空间。  相似文献   

12.
谷祖莎 《学术论坛》2012,35(8):109-112
伴随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CO2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协调贸易开放与CO2排放的关系成为热点问题。通过使用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我国贸易开放与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CO2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贸依存度与CO2排放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外资依存度和CO2排放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对外贸易战略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中急剧增加的CO2排放量导致了温室效应等复杂的气候变化.基于COMSOL Multiphyscis多场耦合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CO2在煤岩体中的渗流耦合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O2气体在煤层中渗流,煤层的有效压力增加,煤层渗透率随着煤层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煤层渗透率的减小,减缓了气体压力向右端的传递,煤层压力最终达到CO2的初始注入压力3MPa时,渗流停止.研究结果对CO2的地质封存(简称CCS)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交易商品的同质性和无形性使得构建全国统一碳市场成为可能。碳配额的供给一次性、履约跨期性和需求刚性等特征使决策者难以精准设定碳配额总量;控排企业间的碳排放差异尤其是行业内碳排放强度的地区间差异导致统一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容易产生"鞭打快牛"效应或者"拔苗助长"问题;此外,当前各试点市场调节和保护市场的配额再分配机制也有待完善。鉴于我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宜遵循"总量从宽、配额分配从紧"的碳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原则,使用基于历史排放—减排目标的"历史—基准趋近法"进行配额分配,以避免统一配额分配方法的弊端,并通过"碳资产池"、浮动的CCER抵消机制等配额再分配调节机制应对市场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1999~2009年间28个省市的能源消费数据,估算了28个省市11年间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引入广义矩估计法,对碳排放强度与工业企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对碳排放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私营企业同碳排放强度的变动关系不明确。另外,文章认为: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重工业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且都与碳排放强度呈同方向变动;而轻工业、企业规模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同碳排放强度反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基于江西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特点,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江西省主要年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效应是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江西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分解分析,结合江西省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江西省未来控制碳排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1995—2021年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全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两两之间均为因果关系;(2)东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显著关系,中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向显著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正向显著关系;(3)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分析均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冲击较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出台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污染物的"复合型"污染特征,文章从整体视角出发,围绕"用什么评价、怎样衡量"这条主线,构建中国省域污染排放综合评价体系。选取与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有关的污染物指标,采用基于时序动态视角的"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方法,测度1991-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外)的整体污染排放状况,计算在截面和时间纬度均可比的污染排放指数,并进行动态排序;最后考虑到污染排放的动态累计效应,在动态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将改进的STIRPAT模型与EKC假说相结合,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类研究不同污染排放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东部省份依然是我国污染排放的重灾区,减排潜力大;(2)1991-2012年间,内蒙古污染排放排序"前跳"幅度最大,整体污染状况不断恶化;四川污染排放排序"后跳"幅度大,整体污染状况持续改善;(3)影响不同污染排放水平的因素存在差异。能源效率对污染排放负向影响最大,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和工业污染治理强度对污染排放有负向影响,重工业结构和禀赋结构对污染排放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减排、降碳政策。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福建省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文章运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修正性方法,计算并分析1995-2008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结果发现:1995-2008年福建省人均境内碳排放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0%,2008年已达4.87t,目前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继续目前增长趋势,2020年福建省人均碳排放将达到发达国家高排放水平;而福建省单位碳排放产出总体上增长极其缓慢,年均增长率仅为0.75%。目前福建省二氧化碳低排放优势正在快速丧失,为此必须着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3):75-80
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构建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剖析京津冀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发现,京津冀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效应整体偏弱,各城市间的分工特点不够明显;京津冀每个城市在空间上是普遍联系的,但各城市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经济协作与产业分工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密切京津冀各城市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应提升产业分工层次和水平,巩固提升"京津唐"发展轴,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